[學子論文]從“編碼-解碼”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國》的走紅--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從“編碼-解碼”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國》的走紅

任薇

2012年12月06日14:4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平均收視率達到0.5%,超過所有同時段的電視劇收視率,和BBC紀錄片的收視差不多﹔豆瓣上獲得9.6分的高分﹔躋身微博熱門詞﹔帶動淘寶食物頻道夜間交易的高峰……以上成績都是《舌尖上的中國》創造的。最近,這部以美食為題材的紀錄片引起了街頭巷尾的熱議, 並且以正面評論為主。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它之所以能獲得巨大成功,在於“編碼-解碼”的成功統一,它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得到了觀眾的認同和回應。

關鍵詞:紀錄片 符號 編碼解碼 傳播效果

根據斯圖亞特·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事物本身並沒有意義,而是存在這麼一些表征系統,通過概念和符號構成了意義。”、“媒介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總是借助一定的符號來傳播意義,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編碼,而受眾在傳播過程中也按照一定的使用規則來對符號進行解碼,了解其傳播的意義所在。”① 依據“編碼—解碼”理論,電視紀錄片的編碼過程,是制作方將所想傳播的內容以符號的形式進行創作。而解碼過程則是受眾對這些符號選擇、理解和再傳播的過程。在編碼者的意圖上,總導演陳曉卿的說法是:“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有一層厚重的歷史感。” (來自《瀟湘晨報》報導),而從觀眾的觀感(參考豆瓣影評、微博等平台的信息)來看,這部紀錄片的編碼與解碼是達到了一種求同存異的狀態的。

《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本分析

就外在表現而言,文本就是傳播內容。而如果就構成成分而言,文本是各種符號體系。電視紀錄片的文本意義,既是傳者編碼的內在體現,也是受者解碼的外在影響因素所在。“電視語言符號系統主要包括聲音符號和文字符號”、“電視非語言符號系統包括圖像符號和音響符號”②《舌尖上的中國》運用既不同於普通紀錄片也不同於傳統美食節目的獨特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完成了編碼過程。

⑴聲音符號(解說詞、主持人或記者鏡前的講述等播音語言和節目中的現場同期聲語言):

1、文案:對於紀錄片來說,最重要的聲音應該就是旁白即文案的配音。據創作團隊稱,《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是在片子拍出來之后經過反復討論修改才敲定下來的。不同於傳統的美食類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文案中關於食物描寫的文字並沒有很多,更多的反而是寫食材的生長環境和制作食物的“人”以及這些人背后的故事。如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的第一句就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 。”一部講美食的紀錄片卻以“自然”開頭,一開始就讓觀眾感受到這並不是一部簡單介紹吃食的影片﹔這部影片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是在生活中真正的食物制作者,而且每一個人的名字都出現在了文案中,如每一集當中都有像“卓瑪尋找著一種精靈般的食物——鬆茸。”、“聖武和茂榮是兄弟倆,每年9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來採挖一種自然的美味。”這樣的文字,沒有刻意的介紹,很自然的就把他們的名字帶了出來,好像大家早已經認識了他們,縮小了與觀眾的距離感。與其他注重科普的紀錄片中嚴謹的說明文字又不同,《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在文字上很有生活氣息,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這樣的文案經過配音與畫面一起被觀眾感知,能夠引導觀眾在觀看美食畫面的同時去思考美食背后的文化內涵,為編碼與解碼的統一服務。

2、人物語言:影片中出現的人物全都是普通的勞動人民,收錄的也都是他們普通的生活語言,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藏民卓瑪說:“我肯定要起得早,不然別人就比我先到,就比我先找到……”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老黃說:“辛苦就賺來錢,不干,懶的人沒人給他錢……”沒有刻意修飾,一個個很淳朴的為生計奔波的普通勞動者形象就自然展現在眼前,而這種形象又是很能獲得觀眾的認同感的。在第四集《時間的味道》中,金順姬說泡菜讓她想起了家鄉的味道,諸如此類的語言在《舌尖上的中國》中不算少數,用勞動者朴素的生活語言,很容易就勾起觀眾對勞動者的感情﹔而把美味與鄉情聯系起來,更是刺中了中國人那顆游子心,所以才會有網友炮制出《舌尖上的故鄉》等周邊產品。

3、配音:為《舌尖上的中國》的旁白擔任配音的是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導演表演系副教授李宏,李宏的聲音渾厚深沉,又干脆而不拖沓,聽起來有一種智者風范,讓觀眾可以一邊欣賞食物的制作過程一邊有一種受教益的感覺。無論如何它是一部紀錄片,如果選用普通的美食節目中大呼“好吃、好吃”的聲音的話,影片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李宏的聲音沉穩有力、富有感情,隨著畫面的切換語氣語調都會隨之改變,這能讓影片傳達出來的感情更快更准確地到達受眾那裡。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位資歷很深的解說藝術家,其擔任主要配音演員的美國譯制片《阿凡達》曾獲得14屆華表獎優秀譯制片獎,無論是從專業性還是從聲音與影片的配型上看,李宏的配音都為《舌尖上的中國》良好的傳播效果加分不少。

⑵文字符號(屏幕符號(標題、同期聲字幕、插入字幕、整屏文字字幕)、畫內文字等。 )影片中出現的文字符號並不多,只是由於影片是按“食材、主食、轉化、儲藏、烹飪、調和、生態”七個不同的方面取材並進行拍攝的,往往每一集需要到多個地點取材,這時字幕會提醒拍攝地點,這也避免了觀眾產生地域混亂。為受眾的表層解碼提供了幫助。

⑶圖像符號(影片、照片、錄像、文獻資料、繪畫、美工制作的圖表、示意圖、模型、動畫以及各種特技鏡頭):

1、海報:《舌尖上的中國》的宣傳海報“近看,是兩根竹筷搛起一片臘肉,讓人饞涎欲滴﹔遠看,沙洲出浴,夕山披霞……”層巒起伏的山峰變成了臘肉的瘦肉部分,平靜無波的水面則是肥肉部分。(來自網站解說)在海報上就把食物與中國山水畫結合起來,與第一集中強調的食物與自然的關系相契合,展現出的是美食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

2、拍攝畫面:《舌尖上的中國》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在拍攝上,首次使用了剛投放市場的拍攝設備SONYF3。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美食的高清特寫鏡頭,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鬆茸在碳烤時變焦黃卷邊兒的過程、大米在水中膨脹變成米飯的過程、豆腐發酵時的變化、包子在蒸籠中膨大冒煙的畫面,這些富有動感的特寫鏡頭在感官上就能很快抓住觀眾的眼球﹔而年糕的糯軟、炒河粉的油亮、黃饃饃的膨鬆、淮揚菜的精美都通過鏡頭近距離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首先保証在視覺上就達到令人垂涎欲滴的效果。接收是解碼的第一步,這些讓人食指大動的畫面無疑是編碼的巨大成功。

3、剪輯:作為一部有完整體系的紀錄片,單有光鮮誘人的鏡頭是遠遠不夠的,《舌尖上的中國》在剪輯上也富有特色。在編碼——意義的生產階段,主體對原材料有選擇和加工,而選擇什麼、加工成什麼樣子,與加工者自身的知識結構以及生產關系、技術條件等主客觀因素有直接關系。③該影片的總導演陳曉卿在接受採訪時一直強調的一點是:“這個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紀錄片,而是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來自網站新聞)這些理念在影片中都得到了體現,影片聚焦在烹飪上的時間並不多,更多的畫面是在展現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制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過程看上去充滿神秘氣息,夾雜著勞動者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

畫面中大量呈現的是生長食材的土地和制作食物的人,如第一集《時間的饋贈》就是完全從大自然展開,展示大自然為我們提供的豐富多彩的食材,而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講黃饃饃就從麥田的畫面開始,講年糕首先展現農民插秧的場景,呈現了食物從田野到餐桌的全過程,對於從小在城市生長,不事農事的一代人來說除了是視覺的饕餮,同時也能了解食物的原生態。“原來蓮藕是黑的!”這是一位85后觀眾在微博上發表的觀后感,並迅速得到了響應。從這一點來說,受眾的解碼甚至超出了編者的預期。

除了自然圖景,在這部紀錄片中出現最多的畫面就是人,凌晨起來找鬆茸的人,做了一輩子蝦醬的人、在淤泥中挖藕的人、70多歲還下水打魚的人、手工包粽子的人……形形色色的食物制作者都出現在了影片中。“人”是紀錄片創作的主體,是紀錄片的永恆之塔。④這些平凡的勞動者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也體現了影片的平民化視角。平民化視角在大眾傳播中的體現更多的是理解為受眾中心論,傳播內容隻有與受眾實際利益最大關聯,才會有良好的傳播效果。⑤在看一部紀錄片的時候,很顯然觀眾更願意看到的是這些具有生活氣息的人事物,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這種平民化的拍攝視角為受眾的正面解碼提供了可能。而這些勞動者臉上滿足的笑容也是讓觀眾為之動容的地方。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