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模式是否能給傳統紙媒打開一扇窗?
根據專家歸納的定義,所謂全媒體,就是在不同產品線上努力打造融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及其他新傳播手段於一體的全方位、全天候的傳播平台。我們看到,它有效克服了單一媒體的各種短板,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資源整合。
事實上,許多紙媒都在積極拓寬自己的視野,積極打造全媒體傳播模式。如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和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合作,開辟了央視財經浙江專業市場演播室,還以60%的控股方式,參與求是雜志社旗下紅旗出版社的改制,構建展示傳媒優勢的出版平台。同時,還與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簽約合作,打造報刊與電視互動融合的新內容、新媒體。另外,還對接亞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淘寶網,創立了中國第一份網絡潮流導刊——《淘寶天下》。
在紙媒正在進行令人眼花繚亂的變身的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又為人們提供了無盡的想象,因為移動互聯網使得人們的閱讀變得更加便利。
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曹軻認為,iPad等平板電腦的技術改進,肯定會讓傳統的、專業的媒體多一個發布的平台和展示的空間,延伸到一些原來沒法關注到的讀者群,或者讓一些用戶可以第一時間看到相關的內容。[1]
揚子晚報視覺部主任劉翔認為,讀者這個概念已經不能局限於紙媒,手機讀者、網絡讀者等都是一個讀者群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與iPad的合作是維護和拓展自己的新媒體讀者群。[1]
新京報傳媒公司副總裁柯斌認為,iPad的閱讀體驗比較好,可以播放多媒體,可以多點觸屏,還可以模擬紙媒翻閱的感覺,可以放大、縮小,可以提供紙媒所不能提供的更深層次的服務。對於傳統媒體來說,應用這種工具是一種豐富和發展。[1]
但是也有人指出,雖然現在很多紙媒紛紛和iPad進行合作,但是這個合作卻潛伏著很多問題。
未來的紙媒究竟會怎樣?iPad能否拯救紙媒,有專家認為,最時髦的詞就叫多媒體融合。iPad這樣的手持終端首先一定是未來的主流之一,過去無數媒體人關於“電紙報”的猜想有了現實版。
有人分析,中國的紙媒估計還有5∼10年的發展空間,這種發展空間來自於中國國內的實際情況,而中國這種國情跟外國是不一樣的。第一,中國的城鎮化水平還不高,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現在的城鎮化水平隻有50%,而發達國家的城鎮化基本上是80%∼90%。這種城鎮化對報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中國的城鎮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比較長的一段距離,這就意味著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第二,報業發展空間還取決於受教育程度。中國改革開放以來, 受教育人口確實有了很大的上升,但是目前普及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受高等教育人口的發展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所以中國的報業發展還有空間。
也有人說,從紙媒到電台、電視、網絡,這些可以說都是劃時代的媒體的大格局,但是到目前為止紙媒還沒有被沖垮,紙媒還是有其自身的生命力,等到以后做任何事情都用電腦、都依賴電腦指揮后,這樣的生活狀態可能就不需要報紙了。不過,估計這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