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並不可怕,因為無論哪個社會,都會有極少數人出於各種動機散布謠言。謠言止於智者,隻要人們不去相信,它就不會掀起什麼風浪。
劉嘉麒:媒介在傳播方面的“推波助瀾”不容忽視。這些年,關於“世界末日”和“大災難”的影片和宣傳非常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電影《2012》和《后天》。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講,這樣的夸張和渲染無可非議,但對於一些受眾來講,他們很難分清藝術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了。
舉個例子:在影片《2012》的開篇,有一個黃石公園火山爆發的情景。巧合的是,這幾年黃石公園的火山確實處於一個活躍期。我到那裡考察過,作為目前地球上能夠鑒別出來的最大火山,黃石公園火山最后一次噴發距今60多萬年(那時還沒有人類)。根據推算,當時有1千多立方公裡的噴發岩漿堆積成高原。於是有人就預測,黃石火山即將噴發,可能給人類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火山的爆發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下能量的聚集程度和封閉性。黃石公園火山即使噴發,也不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因為在那個地區有1萬多眼溫泉、泥泉和冷泉正在緩慢地釋放著地下的能量,即使真的爆發也不會噴出歷史極值的岩漿,更不會給人類造成滅頂之災。
可見,除了前面提到的對瑪雅歷法的盲信,媒體的渲染和自然災害的客觀存在,也給人們造成了“災難就要來臨”甚至“世界到了末日”的印象。
積極、樂觀地過好每一天
記者:由於擔心“世界末日”來臨,有的人患上了抑郁症,擔心得無法正常生活,甚至產生了自殺舉動。對此,您有什麼建議?
劉嘉麒:世界末日的說法只是謠言,帶有迷信和反科學色彩。這麼多人輕信謠言,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科學知識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受到社會不良思潮影響的結果。如今,全世界人口已近70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前景依然光明。今后再遇到類似謠言,請公眾一定要多動腦筋思考,要相信科學,不要人雲亦雲、盲聽盲從。
任福君:對於公眾個人,我的建議是:相信科學,在工作和生活中學會調適心理,以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積極、樂觀地享受好每一天的人生。
對於國家和社會,我也有些建議。缺乏科學理性精神是某些公眾不辨真假、盲目跟風的直接原因。科學界一直深信:在當代社會,科學素質成為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有具備基本科學素質、被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觀念武裝的人,才可能擁有理性的科學態度,才可能客觀清醒地認識世界,從而抵制各種愚昧迷信,有效地參與社會和政治生活,履行好公民的角色。當前,中國公眾的群體理性精神有待進一步提高,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這在一些突發事件中顯露無疑。例如2011年日本核危機期間,很多地方出現了民眾瘋狂搶購食鹽的浪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