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的作品《北洋政府時期的新聞業及其現代化》獲得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獎,覺得自己很幸運。人文社會科學的工作者,如我一樣每天沉浸在故紙堆中,爬梳、思考的人很多,都在認真做著自己的學問。而我的作品能獲專家和人民大學出版社(后因我在台灣,材料不在身邊而婉拒了)同時推薦,並獲此殊榮,實在倍感榮幸。
選題的由來和書寫過程
該書的主體是我的博士論文,寫作於2006年到2007年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選題的確定是有點和自己較勁的結果。我對政治很不敏感,在學習中國歷史時,北洋政府時期是薄弱之處,因此就選定了這個對我來說最復雜的階段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由於想突破以往的研究體例和內容,有點創新,因此在本書的研究框架上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最終選定了以媒體本體史為主的研究框架,正如我在后記中說的那樣,“我下決心做一次嘗試,用完全的史料作內容,以研究框架本身代替理論支持,來構建我的研究,如果行得通,就好,如果行不通,就當作一種失敗的經驗好了。雖然人文學科的失敗不像理工科那樣容易被人接受”。
由於所需要的史料幾乎散布於塵封已久的角落,所以我將除了上課之外的所有時間,都留在了燕京圖書館。那個簡陋卻內涵豐富的地下藏書室,成了我在美國最熟悉的地方。沒有集中的材料,我幾乎掃過那裡和北洋政府或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有關的每一本書籍、每一份材料。哈佛燕京圖書館和其他圖書館中藏的中國新聞報紙的微縮膠卷,也給我的作品以巨大貢獻。材料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一點點積累下來的。
如果說這本小書還有創新之處,也就是在緒論裡面所說的那幾點:研究的思路和框架上,史料的整理與挖掘上,以及一些結論的得出上。這裡不再贅言。為了讓更多的同仁集中了解一下本書的內容,我簡單整理了一下。
作品的主要內容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是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時期,在歷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該時期紛繁復雜的政治斗爭、變幻莫測的時局變遷,催生了生機勃勃的媒體、生動活躍的報人。但長期以來,該階段主要放在“中國共產黨早期辦報活動的歷史和個別大報的歷史”,或以批評揭露北洋政府對新聞業和報人的迫害為主,歷史中的“大部分都被忽略了、被淡化了、被簡單化了。這不能不說是整個中國新聞史研究,特別是中國現代新聞史研究的一個重大缺陷。作者的這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本書序)。
北洋政府時期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環境比較復雜。整體上看,中央政府力量薄弱,地方勢力相互抗衡,造就了比較寬鬆的輿論環境,軟弱的中央政府沒能制定出有效的新聞法,而中國政府在租借地區司法權力的喪失,客觀上為新聞業的發展提供了特殊的保護。“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經濟的興起,鐵路和郵電系統的進步,人口的增長與教育的提升,思想解放和文學革命,都直接或間接為新聞媒體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但與之相關的印刷機械和造紙業,還是中國工業的弱項,每年國家要花大量銀元來進行購買,令業界非常痛惜。在這種大背景下,北洋政府時期報紙種類增長,數量增加,發行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全國報刊網絡形成。
民國成立后,官報系統呈現繁榮局面,不僅數量眾多,各個政府部門紛紛出版自己的官報,而且官報開始脫離民間報紙模式,自成一體,並多名以“公報”,成為國家發布法律、法規的權威媒體,具有自身獨特的管理體系和功能特征。
政黨報紙是該時期另一個重要的報紙大類,當時重要的黨報分別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出版的,黨如何創辦、管理和利用報紙,其內部是如何運作的,是黨報的關鍵要素之一。國民黨因為把主要精力放在軍事斗爭上,因此宣傳部的設立和組建經過了一個由不重視到重視的過程,而圍繞著宣傳部進行的斗爭,顯示出國民黨內部路線斗爭的激烈程度﹔因此該時期黨報比較混亂,各自為政,國民黨對報紙的控制也基本以津貼為主,國共合作后在共產黨的幫助下開始實施有效的管理,整肅出版物,並發布宣傳大綱。共產黨的報刊自誕生之日起,就顯示出較強的紀律性,黨對報刊的管理意識相當強,另外,中共因為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蘇共和共產國際對當時中共的報刊均有指導和支持,共產黨的新聞思想和對黨媒的管理制度與觀念由此發軔。
商業報紙是主流。中國商業報紙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文化傳統的不同,呈現出地區上的顯著差異。該時期,上海商業報紙比較發達,其次是天津等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的部分城市﹔北京因為是政治中心,商業報紙並不發達。其內部運作比較復雜,也是各類媒體中最成熟的部分,代表了中國媒體行業發展的主流。
宗教報紙在清末被關注得很多,但民國后就光彩不再,這時宗教報紙的主要任務已經轉為傳教。老牌的天主教、基督教報刊在中國傳布依舊比較廣泛,它們中有的專門傳播教義,完全以傳教布道為宗旨,有的世俗性較強,發行較廣。天主教傳教機構對該類報刊還有新聞檢查制度。佛教刊物在民國初年也是比較繁盛的,和當時中國佛教改革和救國運動相結合,出現了很多佛教刊物,雖然這些刊物大部分比較短命,但也誕生了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佛教刊物。道教、儒教、清真穆斯林等教派也都創辦了自己的刊物。
通訊社和廣播電台也是民初媒體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中國境內的國際通訊社壟斷了中國的對外報道,因此,中國業界對建立自己的通訊社呼聲很高。由於技術和資金以及觀念的影響,當時比較重要的國人自辦通訊社都是國內的地區性通訊社,他們在業務領域無法和國際通訊社進行抗爭。廣播電台的設立也是由外國人開始的,但很快中國就有了自己的電台,這些電台在創立伊始,並不以新聞報道為主,而是以音樂娛樂節目為主,同時利潤來源主要靠售賣收音機等電子產品。
新聞業物質層面的現代化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基礎。麥克盧漢說過,媒介即技術,沒有技術的支持,新聞業無法實現現代化。民初時期,新聞媒體的現代化體現在少數報館開始興建自己的館舍,建立內部資料室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的並不多。在新聞傳遞上開始使用電報、電話等通信技術,但在收費等制度問題上與政府還有爭議,彼此間有過多次協商和爭取﹔大報館開始使用世界先進的輪轉印刷機,國產的印報機開始被業界接納和使用,而更多的報館隻能租印刷廠的機器出報﹔物質條件現代化的主要障礙除了資金、技術外,觀念也是重要因素。
在運營模式上,股份制成為各報館通用的模式﹔內部機構設置也已經開始有了符合現代新聞運作的專業細致的分工,採訪編輯部門和經營管理部門分開,職能明確,一些大報館甚至有了為提升新聞報道、報紙發行和廣告收入而設立的協調部門。在人員方面,穩定的職業記者開始出現,高素質人員的出現,為新聞業的發展帶來生機﹔但整個新聞行業編輯地位高於記者,專職記者少,高素質職員的缺乏又凸顯了新聞業發展過程中的不足。報館在人員工資和福利待遇方面也有了比較成熟和完整的規章。整體上看,運營模式受報館個體發展、地域文化、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呈現差異和不平衡的特點。
報紙經營,資金、發行和廣告是關鍵。受新聞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的影響,很多新聞媒體在經營的過程中得到過來自政府、政黨等的資助。在發行上南方報業受制於地方報販,一些大報報價低於成本,報紙靠廣告支撐﹔北方報業情況稍好一點,但因篇幅較少,發行還有收入﹔在異地發行上,報館一般採用自辦發行的方法,設立分銷處或分館的方式進行。廣告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經營方式比較多樣,既有報館的廣告部門,也有社會上的廣告社﹔廣告分類多樣,策劃加強,但也有一些在當時甚至現在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開始出現。
新聞業務方面進步很大。新聞採集渠道開始拓展,但還不能擺脫對外來稿件的高度依賴,自採新聞比重較低﹔新聞種類比較齊全,在具體的寫作上已經有一定的規范,一些報紙的新聞,在數量和質量上均有提高,涌現了如邵飄萍等以採寫著稱的名記者。評論方面,種類比較繁多,以時評為代表性體裁,在具體寫作上也有了規范和模式,產生了陳布雷、張季鸞等比較著名的主筆。在新聞版面的編輯上,綜合編輯法取代專版編輯法,精編主義成為編輯們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但當時新聞質量不高,假新聞問題突出,而且多數報紙使用的還是文言文。
在新聞理論和觀念方面,業界對報紙定義和對報紙功能的認知上有了專業性的提升﹔對中國報紙的現狀也有了較清醒的認識,他們把政治獨立、言論自由、經濟自立看作報紙最重要的品質﹔整個報業對新聞自由的呼聲很高,採取了很多措施來爭取,同時對記者編輯的職業道德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實際上能做到的很少。“文人論政”的原則被很多報紙採用,成為中國報紙獨特性的代表﹔特別是天津新記《大公報》“四不主義”的提出以及艱苦實踐,使“文人論政”的傳統在這個時期走向成熟。另外,業界對保護新聞來源、新聞的商品性和新聞版權問題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新聞團體比較發達,從全國性到地區性、從學術團體到行業團體均有發展。
我的感想和感謝
歷史是復雜的,充滿令人感動和深思的細節。而歷史對於我來說,最有魅力的地方不全是發現一個“事物發展的規律”,而首先是觀察歷史的細節是如何影響歷史前行的。黑格爾說“上帝驚嘆細節”,《聖經》上說“萬物互相效力”,才誕生了生動而復雜的歷史。所以我揚棄了宏大敘事的歷史學陳述方式,轉而抓取一些細節,來展現豐富、生動而真實的民初中國新聞業。在我的眼裡,它如同一個青春期的少年,有活力十足,想象力、創造力豐富,學習進步迅速的一面,也有不成熟、充滿矛盾和反叛的一面。它被民初的社會所塑造,也成為塑造這個時代的重要因素。
書出版后,獲得業內同行和前輩的鼓勵,我深感欣慰,略舉一例:香港《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1年第四期發表英文書評,向海內外介紹該書,並稱贊該書在體例與視角方面的獨特創新,為研究該時期傳媒歷史的重要成果﹔《南風窗》、《新聞春秋》、《國際新聞界》等雜志均以不同的方式推介過本文。有專家稱它“自出機杼,頗多新意。是中國新聞史研究領域的一部有分量的斷代史研究成果”﹔“結構上擺脫了傳統新聞史研究的套路,歸回新聞業本體,按照新聞業自身的類別、結構和發展特征劃分研究板塊,將局部和個案性質的新聞史研究納入整體性的斷代史研究中,研究的系統性得到強化。”(本書序)這些謬贊都給我以鼓勵。
如果一定要寫一點獲獎感言,那我首先感謝那些塵封已久的史料,如同前世相約的故友,在我需要的時候,那麼驚喜地闖入我的眼帘﹔感謝我的導師,平和雍容大度睿智,讓我知道成熟的麥穗才是低頭的,而我離低頭還很遠。感謝我的學生,在教授你們的過程中,我也教會了自己很多……感謝上天,“萬物互相效力”,讓我有了今天的認知——對於青年獎獲得者(如果一定要扣住主題的話)的我來說,獲獎只是昨天,今天的努力和明天自己又能貢獻出多少人文知識才更為重要。歷史記住的永遠是那些真正的、對人類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知識,沒有人記住這個知識曾經獲得了什麼獎。人文社科的知識尤其如此,對此,我很有自知之明。一本書能有多少新知,能有多少經得起歷史淘沙一般的洗刷,經過十年、二十年、半世紀、一甲子,甚至更久遠時間的檢驗而存留下來,被人翻閱、給人啟迪呢?所以我真誠感謝諸位前輩、同行和吳玉章獎評審組的各位評委,你們的鼓勵、贊揚、批評,都是我保有心靈寧靜,固守學術天空,繼續前進的動力。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