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信息傳播概念及應注意的問題--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2年12月上

災害信息傳播概念及應注意的問題

徐佔品

2013年01月04日16:5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災害信息傳播是指災害信息的傳遞以及災害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各要素的總和。災害信息傳播具有鮮明的內容限制,既包含一個動態的過程,也包含災害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各個靜態要素。通過這個概念,可以發現:災害信息傳播是以災害事件的發生為前提的﹔災害信息傳播既要遵循新聞傳播的客觀規律,也要注重社會效果﹔災害信息傳播是一個歷史概念,這一概念的外延隨著媒介的發展而不斷豐富。

【關鍵詞】災害信息傳播﹔概念﹔過程﹔要素

對災害信息傳播進行專門研究,首先要解決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災害信息傳播?目前,我們很難從某一文獻中找到這個答案,那麼,我們隻能從“傳播”這一概念入手來探尋災害信息傳播的概念。

一、傳播的概念

傳播學研究已經走過近百年的路程,在這段時間裡,傳播學理論研究者試圖明確傳播這一概念的全部內涵和外延,但是,一直到今天,有關傳播的定義一直爭執不休、莫衷一是。早在1976年,美國的傳播學者丹斯(Frank Dance)就在《人類傳播功能》一書中對傳播的定義做過統計,結果有126個各不相同的定義。我們對具有代表性的定義分類,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五類:共享說、影響說、反應說、互動說、過程說。

那麼到底該如何詮釋傳播呢?或者說到底什麼才是傳播呢?我們在以上幾種定義的基礎上,認為國內學者郭慶光在《傳播學教程》中的定義較為合適,即:傳播是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1﹞

我們將傳播的定義進行分解,幾乎所有的定義都集中在這樣幾個基本點上:

首先,傳播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溝通現象。盡管自然科學中也存在大量的被人們冠之以“傳播”的現象,但我們所要面對的,也就是傳播學中所研究的,則是被嚴格限制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其實,人類社會中的傳播現象比自然界的傳播要復雜得多,因為人類社會中的傳播者和受傳者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對外界環境具有不同的見解,人類社會中的傳播現象是瞬息萬變的。

其次,任何傳播活動都必須具有傳播者(傳播行為的發出者)和受傳者(傳播行為的接受者)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口頭傳播時代的傳播活動,由於訊息符號的時空限制,要求傳播者和受傳者必須處於相同的時空環境之中,這也制約了傳播效果在更大范圍內實現。隨著文字的出現,傳播活動中的傳受雙方逐漸開始脫離了時空限制,傳播效果得以增強。隨著電子媒介的出現,傳受雙方脫離了時空限制,傳播內容被大量復制,傳播效果顯著增強。傳播者是傳播活動的開端,是將事實轉變為可以傳播的訊息符號的中介,充當著“把關人”的角色,到達受傳者的信息,往往帶有濃重的傳播者的主觀色彩。受傳者在整個傳播過程中並不是傳播的重點和末端,根據傳播效果的研究成果,受傳者承擔著信息反饋的任務,也是對傳播活動效度進行檢測的重要手段。

再次,信息是傳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參與傳播的雙方都希望在傳播活動中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信息是傳播得以正常進行的基礎和材料。傳播行為得以產生的前提是傳受雙方信息差的存在,傳播總是從信息量大的一方流向信息量小的一方,如果在信息傳播活動中,傳受雙方達到了信息平衡,即二者的信息差為“0”,那麼傳播活動就會終止。

最后,信息的傳播是借助於一整套信息符號和傳播媒介才得以開展的。事實作為信息的本源,並不具有傳播性,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來感受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生的各種變化,而要將這些變化傳遞給其他人,則需要對這一事實進行編碼,這就需要存在一套完整的信息符號系統。編碼之后的信息是以符號形式出現的,符號具有可載性和復制性,這就得以進入傳播過程之中,信息符號到達受眾,通過對符號進行解碼,事實才被受眾接受,這一單向的傳播過程才算完成。信息從傳播者到達受傳者的過程,是離不開媒介的參與的,這裡的媒介是指傳遞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作為技術手段的傳播媒介的發達程度決定著社會傳播的速度、范圍和效率。媒介在社會發展中的意義是復雜而多面的,每一次新的工具的產生都會促進新的媒介革命。

二、災害信息傳播的含義

到底什麼是災害信息傳播呢?我們在參考傳播定義的基礎上認為:所謂災害信息傳播,即災害事件中與災害事件相關的信息傳播過程與災害信息傳播各要素的總和。

不同於常態的信息傳播,災害信息傳播具有鮮明的內容限制,也就是說傳播的內容必須是與災害事件相關的信息,這裡既包括對災害事件的直接表述,也包括所有在災害事件背景下衍生而來的各種信息。比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新聞報道除了直接涉及災害的發生、救助、損失、災后重建等內容,還涉及社會公眾在災害事件中的作為、受眾的心理狀態、地震謠言造成的危害等信息,這些都統統歸為災害信息傳播的研究范疇。﹝2﹞

災害信息傳遞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包括“災害事實的發生——傳播者進行編碼——信息在媒介間傳遞——受傳者進行解碼——受眾對信息進行反饋”這樣一套反復循環的線路。在這個動態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都直接影響著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效度。要想強化災害信息的傳播效果,使得信息傳遞在社會環境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既能滿足社會受眾的知情權,又能為災害救助提供幫助,並為建立災害事件中良好的社會秩序發揮作用,就要保証信息傳播的全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正確運轉。

災害信息傳播還包括災害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各個靜態要素,這些要素包括:傳播者、受傳者、信息、媒介、傳播環境。這些要素在災害事件背景下常常呈現出不同於常態的特點。專業的傳播者在災害事件的第一現場中往往缺席,非專業的傳播者則彌補了這一缺憾,非專業傳播者的出現及其在災害信息傳播中的重要作用依賴於媒介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全社會媒介素養的提升。受傳者在災害信息傳播中所進行的反饋往往不是簡單的話語,而是具體的行為,他們也常常因為所處地域的不同而對災害信息的需求不同,災區受眾和非災區受眾之間的信息反饋也具有很大的區別。災害事件中,媒介抗災害能力的不同也導致了其在災害信息傳播中發揮作用的不同,比如廣播的災害救助生命線媒介的地位就需要被明確確立。此外,災害信息傳播的外部環境也具有特殊性,災害事件常常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導火索,一旦處置不當,容易產生消極影響。傳播環境也稱為語境,是傳播所發生的自然、社會、歷史、心理和文化環境。傳播環境要求災害信息傳播要沿著正確的路徑開展,要把維護社會穩定放在和滿足受眾知情權同樣的地位甚至更高的地位。﹝3﹞

災害信息傳播不是一個時間概念,而是一個內容概念,也就是說不管是在災害事件發生之前、發生之中還是發生之后,隻要是與災害事件相關的信息都屬於災害信息。

三、災害信息傳播概念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災害信息是人類社會信息傳播中最為重要的信息內容之一,這是由災害事件的特征決定的。這類信息是人們了解災害事實、採取避災舉措、進行災害救助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們了解自身所處環境的重要渠道,因此,這類信息極易成為廣大受眾需知預知而未知的內容,這也是災害信息傳播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在災害信息傳播的概念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災害信息傳播是以災害事件的發生為前提的。所謂災害,是對能夠給人類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的事物總稱。破壞性是衡量一個事件是否屬於災害的重要指標,同樣是地震,如果發生在有人類生存的陸地上,我們稱其為災害,但是如果發生在沒有人類活動的海洋中,且並未造成任何損害,就不能稱其為災害。因此,災害信息傳播必須滿足災害事件已然發生或者將要發生這一條件。災害信息傳播還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即納入災害信息傳播研究視野的一定是那些災害事件帶來的消極影響尚未終結。也就是說,災害信息傳播不同於災害史研究,它所關注的是正在發生的事實,而非已經結束的事實。

沒有災害事件就沒有災害信息傳播,災害事件的發生是第一位的,災害信息傳播是第二位的,災害事件的發生決定了災害信息傳播的開展,災害信息傳播則會影響災害救助、災后重建、災害問責等問題。因此,災害信息傳播是以災害事件的發生為前提的。災害的發生具有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災害信息傳播應該立足客觀的災害事件。

其次,災害信息傳播既要遵循新聞傳播的客觀規律,也要注重社會效果。災害信息傳播也是新聞傳播的一種,因此,就應該在新聞傳播客觀規律的框架下進行,新聞傳播中的各種要求也同樣適用於災害信息傳播。

災害事件是客觀存在的,其傳播方式是多樣的,新聞媒體對新聞事件的控制隻能是暫時的。新中國成立之后的一個時期,國家對新聞傳播的控制過於嚴格,甚至置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於不顧,比如發生在1976年的唐山7.8級地震,造成了30余萬人死亡,經濟損失巨大,但是由於當時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末期,受到文化大革命嚴重破壞的新聞媒體對這一新聞事件少報、輕報:地震發生的第二天,《人民日報》採用新華社通稿對這一災難進行報道,其標題為《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強烈地震,災區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發揚人定勝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災》,這則權威報道全文的重點是毛主席、黨中央如何帶領災區人民抗震救災等等,對災情隻用“震中地區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這樣輕描淡寫的話一筆帶過。此后,一直到1979年11月22日,從大連地震會議上發出了關於唐山地震死亡24萬多人、重傷16萬多人的稿件,這是地震發生3年3個月后第一次披露傷亡數字。對像唐山地震這樣震驚全國、全世界的重大自然災害,這條消息顯然是“遲到新聞”。﹝4﹞

汶川地震發生后,國內媒體報道及時全面,成為災害信息傳播的一座裡程碑。但是災害新聞報道時,也要注重社會效果。災害事件往往會造成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有些場面甚至是慘不忍睹的,如果媒介都按照客觀真實的原則報道新聞,不去考慮此類新聞在受眾中產生的影響,有可能會產生消極的社會影響。

最后,災害信息傳播是一個歷史概念,這一概念的外延隨著媒介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媒介的發展使得災害信息傳播這一概念所包含的內容越來越廣泛,這不但包括在每一次媒介革命中產生的新的媒體,還包括越來越多的媒介之間的融合趨勢。原始傳播媒介時期的災害信息傳播手段比較單一,其傳播環境也比較簡單,信息傳播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實用性,但是由於非機器傳播的范圍很小,因此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很難保障,口耳相傳過程的持續中也很容易使信息發生改變,這就是早期人類在災害信息傳播過程中產生神話的原因之一。

隨著文字的出現,災害信息的保存問題得到了解決,信息的傳遞就擺脫了時間的限制,造紙技術的出現,又使得信息的傳遞擺脫了空間的限制,印刷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災害信息可以被大量復制,強化了信息的傳播效果。在此情形之下,災害信息傳播對外部環境的敏感性也越來越強,影響到傳播效果的因素越來越多,尤其是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災害信息傳播的開放性和自由性大幅度提升,這也就進一步擴展了災害信息傳播的要素。(作者單位:防災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問題(上)﹝J﹞.國際新聞界,1998(2):42.

﹝2﹞徐佔品,李華,鄔彎,等.在探索中發展:《新聞聯播》災害事件報道的嬗變﹝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8(3):104-107.

﹝3﹞徐佔品.論災害信息傳播的背景、維度與價值﹝J﹞.新聞愛好者,2012(7):34-35.

﹝4﹞孫發友.從“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國災害報道觀念變化分析﹝J﹞.現代傳播,2001(2):34.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