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從中國人最為擅長的“吃”入手,但卻沒有僅僅停留在美食介紹、烹飪手法等淺層的表現,更不同於那些以消費引導為目的的美食節目,而是在呈現各色美食、挖掘飲食文化的同時,品讀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讓觀眾從飲食文化的角度認識和理解傳統以及變化著的中國,它既是對自然、傳統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熱情禮贊,也是面對現代文明的沖擊吟唱出的傳統中國鄉土世界一曲無奈的挽歌。
【關鍵詞】美食文化﹔人文符號﹔人生百味﹔自然禮贊﹔挽歌情懷
“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7集),以明麗飽滿的畫面、詩意流暢的敘述和人文感性的視角跳動了中國人舌尖上活躍的味蕾,也挑動了中國人基因裡與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牽連。”﹝1﹞《舌尖》是央視一套紀錄頻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紀錄片,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該片每集展現的內容非常豐富,從東北到西南,從西北到江浙,從繁華的東南沿海大都市到邊遠的大山深處的村落,共拍攝了80多個地方,涵蓋了包括港澳台在內的中國各個地域,它用高品質的影像畫面和最新視角的人文解讀,為觀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美食、理解中華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雖然從中國人最為擅長的“吃”入手,但卻沒有僅僅停留在美食介紹、烹飪手法等淺層的表現,更不同於那些以消費引導為目的的美食節目,而是在呈現各色美食、挖掘飲食文化的同時,品讀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讓觀眾從飲食文化的角度認識和理解傳統以及變化著的中國,它既是對自然、傳統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熱情禮贊,也是面對現代文明的沖擊吟唱出的傳統中國鄉土世界一曲無奈的挽歌。
視覺饕餮盛宴
這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裡掀起了一場“食物總動員”,連續幾個深夜,無數觀眾靜靜地鎖定紀錄頻道,望著“勾人饞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飢餓難耐、口水垂涎。人們忽然發現曾經忽略了那麼多聞所未聞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魚頭泡餅、汆烏魚子、黃魚鱉﹔還有那些僅僅聽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燒肉、臘汁肉夾饃……從香格裡拉鬆樹與櫟樹中的鬆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筍,從雲南諾鄧火腿到湖北嘉魚蓮藕,從蘭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饃,從寧波年糕到嘉興粽子,從建水古城的豆腐到烏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種種,看過這部電視紀錄片的人們最直接的一個共同感受就是飢餓難耐,就連平素呼喊著決計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誘惑,開始制訂深度品嘗的計劃。片中對於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間食態、民族飲食以及八大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紹,呈現視覺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畫面呈現出普通勞動者在“中國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上、山林裡、湖泊中和海岸線旁如何捕獵、撿拾、採掘、加工、制作自然饋贈的食材,夾雜著勞動者為生存、為生活揮洒著的汗與淚,交織著悲傷與喜悅、艱辛與快樂。從香格裡拉鬆樹和櫟樹雜交林中採鬆茸的卓瑪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從湖北嘉魚採蓮藕的聖武與茂榮兄弟倆到雲南雲龍腌制諾鄧火腿的黃氏父子,從現代化流水線上的裹粽技師到寧波鄉村的米糕阿公阿婆,從雲南建水古城中圍繞著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對夫婦到呼蘭河邊腌制朝鮮泡菜的一對母女,從紹興的釀酒師傅到醬園的制醬工人,從香港的臘味店到浙江金華火腿,從三陽南貨店到鄭祥興蝦鋪……反復呈現的是人們艱辛而誠實的勞動,表現了人們簡單而真實的快樂,片中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結尾勞動者臉上綻放出的滿足而燦爛的笑容,這是該片與以往的飲食類節目最大的不同。紀錄片堪稱是一個民族的相冊,用紀錄片的方式表達和呈現我們國家、我們民族在現代化道路上的發展軌跡和歷程。紀錄片應該是現實的,同時也應該是思考的,而《舌尖》則很好地表達了這一訴求。
飲食人文符號
俗諺雲:“民以食為天。”人類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曾斷言:“達到一個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通過它的肚子。”著名美籍歷史學家孫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將以“吃”、“口腔化”為突出特征的“身體化生存”視為中國文化最重要、最堅固的深層結構之一。
“夏商周時期,是我國飲食文化的萌發期和成形期。從遠古時代走出的人們,經歷了從茹毛飲血到鐘鳴鼎食,從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豐盛,其間飲食文化的發展進程也從自然過渡到了自覺。此后,人們開始了漫長的尋味之旅。”﹝2﹞“飲食原初的發生是一種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現后,人們開始主動掌握飲食技能。人為力量的參與,使飲食在不同地域、歷史時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現出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特點﹔而人們的飲食行為在實踐中也逐漸沉澱為生活習慣。飲食文化就此萌發了。”﹝2﹞11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從飲食角度看待社會與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不僅食前方丈、鐘鳴鼎食之家把吃飯看作是一種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飯菜也會使食者體會到無窮的樂趣。“飲食,生動地反映著個體的修養和審美境界。從火燔石烹到金齏玉鱠,從伊公說味到?鱸之思,從異域食風到八大菜系,從鐘鳴鼎食到滿漢全席,飲食的內涵被不斷地解讀,進而演繹成為豐富靈動的人文符號。”﹝2﹞2《舌尖》所闡發的“飲食之道,包容著生命的智慧,也蘊含著文化的精神”。
品讀人生百味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說:“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希望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現代社會中人們一邊在異鄉奔突打拼,一邊懷著無限的依戀遙想那些來自記憶深處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靈的焦灼與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蓮藕還要採摘5個月的時間,在嘉魚縣的珍湖上,300個職業挖藕人,每天從日出延續到日落,在中國遍布淡水湖的大省,這樣的場面年年上演。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五歲的寧寧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跟著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寧寧長大的時候,也許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種柔韌筋道的口感,承載著家庭的味道,則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裡”“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蘭河水流過原野。它發源於小興安嶺,蜿蜒曲折地注入鬆花江。金順姬從小在呼蘭河邊長大,對她來說,故鄉,就是這種讓她魂牽夢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還是在漢字裡,神奇的‘味’字,似乎永遠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嘗、鼻之所聞,在中國文化裡,對於‘味道’的感知和定義,既起自於飲食,又超越了飲食。也就是說,能夠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味’的,不僅是我們的舌頭和鼻子,還包括中國人的心”。正是這些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勾起了無數觀眾的思鄉情結。“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情感與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從《舌尖》的這些旁白中,你可以讀懂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情感和中國人的哲學。
自然生命的熱情禮贊
在目前的各類電視節目中,關於中國美食的紀錄片專題片很多,美食涵蓋的范圍也很繁雜,《舌尖》團隊先期不惜花費大量時間開展深入調研,並將探視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國際紀錄片學習和借鑒,借以拓展創作思路和確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紀錄片風格上借鑒了BBC的《美麗中國》,它是一部BBC拍攝的中國題材紀錄片,不僅展現了中國山水獨特的風光,而且更多地展現了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與現代社會的庸常生活形成強烈對比。正是要表現普通人怡然自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命樣態,該片在概念上倡導一種“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於意大利,它推崇一種與現代快節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產的食物,向往原生態食物的新鮮純淨,重視食材的清新鮮美與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產成果,慢慢品味人情況味,慢慢建立一種人與自然的關系。在《舌尖》中,這種概念被廣泛傳播,這部紀錄片沒有展現豐富而奢華的美食,沒有昂貴而高檔的食物,更多的是對自然的、平民的、充滿勞作辛苦與淳朴堅守美德的尊敬與禮贊。我們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東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著的人們,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盡管他們有著勞作的辛苦,但收獲的喜悅和燦爛的笑靨傳遞著他們的滿足與感恩。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中,一方面他們感激自然的饋贈,另一方面他們又在漫長的交融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表現出了人類生命的智慧,從而進一步傳達出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個篇章,細細品味,無不是在向傳統致敬。
紀錄片《舌尖》以輕鬆快捷的敘述節奏、精巧細膩的拍攝手法以及色彩飽滿的畫面,向觀眾展示了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日常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形成的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具魅力的味覺審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層面的東方生活價值觀。事實上,《舌尖》有些過於唯美、過於理想,它構筑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美好中國、傳統中國。但是,現實的中國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飲食環境卻與《舌尖》相去甚遠。對於傳統文明遭受到的工業化浪潮的沖擊以及當前令人擔憂的“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片中隱形的話題,人們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虛擬世界中獲得視覺審美與內心情感的滿足,而對現實與未來的擔憂也同時藏匿在心底深處。
鄉土世界的無奈挽歌
鄉土是人們生長、居住或是與個人發生強烈情感認同之地,是涵蓋所有的自然與社會人文背景及歷史文化,對個人具有高度生活意義及使命感的地方。鄉土、故鄉、土地等物質形態往往會被賦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內涵。然而自19世紀后期以來,中國的鄉土世界面臨著“現代性”的沖撞。在西方現代性強大力量的沖擊下,中國本土固有的傳統、鄉土價值體系以及古舊的文化美感正無可挽回地逐漸喪失。中國鄉土世界田園牧歌式的自足狀態被徹底打破,鄉土田園牧歌世界的日漸消失,由此帶來現代人們心靈故鄉的失落和鄉土經驗的流失。事實上,《舌尖》既是對神奇自然、傳統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熱情禮贊,也是面對現代文明的沖擊吟唱出的傳統中國鄉土世界一曲無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們看到,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之下,中國的傳統正在慢慢喪失、正在告別的狀態中漸行漸遠。老人留守鄉村,青年擁入城市,遠離並荒蕪了土地,無人或很少有人從事傳統的耕種與勞作。而那些帶給觀眾驚喜和懷想的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繼無人,年輕的一代少有願意繼續從事祖輩們循環往復的生活方式。而進入都市的人們,隻能在對老家美食的回憶中體味媽媽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鄉的美食消解鄉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園牧歌,慰藉著無處所依的現代人的心靈。(作者均為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
參考文獻:
[1]舌尖上的中國,筆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學•中篇小說選刊,2012(7).
[2]周海鷗.食文化﹝M﹞.過常寶,主編.新版雅俗文化書系.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