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廣電如何破解發展難題【3】--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6期

城市廣電如何破解發展難題【3】

朱劍飛

2013年01月16日13:52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四、如何把握發展機遇

政策資源的主動開掘與生存格局的創新變革,決策層面的思想解放與文化產業基礎優勢的合理張揚,是城市廣電把握發展機遇的基本思路。

1.立國際標杆

城市廣電應突破自成一格的守成格局,突破媒介、行業、區域的壁壘,寄望於新媒體的網絡平台和節目上星機遇,參與城市軟實力的建設,成為城市榮耀的名片。按照知名學者劉笑盈教授的研究成果,值得參考的國際一流媒體的標准是:一是有強大國際影響力,包括品牌影響力、話語權、輿論引導力等要素﹔二是有強大的運營能力,指媒體超高的經濟收入水平、創收能力以及產出效益等經濟財務指標﹔三是有相當基礎規模,指作為一個信息制播平台存在的基礎性指標,包括媒體的整體規模水平、國際覆蓋能力、制作播出能力,這是一、二項指標的基礎,又深受這兩項指標的作用與影響(簡化為規模力、運營力與影響力)。由於城市廣電受到地域文化與渠道資源的局限,也許上述要求過高,尤其是第一條,但隻要擁有了市場化、產業化的通途,擁有了影響力日增的品牌群落,就能因盡責而主流,因經營而贏利,因管理而發展,因戰略而成功,因文化而卓越。起點決定落點。

2.講精神境界

偉大的精神才能推動偉大的事業。城市廣電的發展需要時刻保持不辱使命的負責精神、勇挑重擔的拼搏精神、堅守本色的奉獻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的大局精神。底線是職業操守,影響出自公信力,而媒體實現遠大志向的執行力則基於團隊內部的信達雅程度——員工有當家作主的高度認可與自覺追求,有不辱使命的內在修養與管理水平。能使所有的人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正是企業家精神和作為傳媒領袖的魅力核心所在,也是人治之所以不可靠而要不講情面的法治的緣故。廣電傳媒領軍人物的情商要建構在民心向背與管理良策上。

3.破既得利益

“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使整個傳媒業界獲取“兩頭通吃”這“一種特殊的、非常的和不正常的利益”,由此形成“剛性”的既得利益格局,使得廣電自身媒體不願意轉企改制成為集體無意識。值得注意的是,也由於政府主管部門的一個認識誤區,即再三強調在一個傳媒實體內要硬性實施產事分離,但操作上工酬身份待遇無法一一對應,因而業界領導班子均採取或接受了不同體制交叉任職或重疊任職的違規做法,以此均衡既得利益。從當今廣電傳媒改革為何艱難的角度進一步深究,這也是一種更值得警惕的社會現象,即有一種沒有也無法在台面公開表述的意見———“改革停滯論”在廣電領域裡的現實反映:既得利益者阻撓改革的行為。因為在既得利益者心目中,廣電既不需要繼續改革,也不用回到改革前的狀態,而是停留在當下狀態最好。道理很簡單,維持當前狀態,有利於維護既得利益,既沒有因倒退而導致利益奉還的風險,也沒有繼續改革而使利益受到挑戰的風險。

4.搞“二次革命”

廣電集團化的現實表現是:問題多於成績,困惑大於思考。但它的結局不應是取代而應是跌倒爬起再重來的“二次革命”:從資源整合、整體轉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角度重新認識集團化﹔從廣電的政治、社會與經濟這三重屬性及其關系來推動產業化﹔從產業價值鏈的完整意義去按崗按專業操作產事分離﹔從產業立法的角度為整體轉制提供良好的行業環境和發展條件。當然,變革是令人痛苦和冒風險的,並需要做大量艱苦卓絕的工作。

城市廣電要以產業集團化為突破口,這也是實現全媒體運作、大平台內容服務的大前提。隻有擁有了宣傳輿論主陣地、文化產業主力軍、內容服務主平台的資格與身份,進而借助文化產業的區域互動與區域合作機會走出去,才能將新聞傳媒做大做強。

注釋:

[1][4]嚴克勤.解析城市廣電.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

[2]鄭永年.中國改革三步走.東方出版社,2012.

[3]文化部編寫組《聚焦文化體制改革》,紅旗出版社,2011.

[5]追求——蘇州廣播電視總台十年發展紀實.2012.

(朱劍飛: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