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証據為核心的調查性報道【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3期

探索以証據為核心的調查性報道【2】

——從人民日報“求証”欄目兩年實踐說起

韓曉麗 羅 彥 肖潘潘  

2013年03月19日15:50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求証”樹立了什麼特色——

對現場、証據和原創不懈追求

正因為要跟謠傳作斗爭,所以“求証”欄目必須對現場、証據和原創不懈追求,在調查過程中努力秉持獨立、公正、客觀的立場。其中,核心就是証據。

對欄目來說,証據是策劃的核心和調查的最終目的﹔對編輯記者來說,証據意識需要貫穿在編輯策劃、採訪調查、統籌稿件全過程。這體現在:

一、從編採頂層設計上看,要求編輯深度參與熱點追蹤和結構設計。

眾說紛紜中,記者在採訪一線盡可能全面了解信息的碎片﹔熱點事件中,編輯從大局著眼尋找疑點和調查方向——這是人民日報編採統籌體制特有的互動格局,同時也對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編輯不是單純的“拼版匠”,為做好選題,需要做大量的案頭工作:選題確定前多次討論、策劃案制定中不斷完善、採寫時採編雙方反復溝通、上版后稿件細節再三推敲,形成了篩選有用信息、避免報道差錯、保証新聞真實的有效做法。

首先,採取集思廣益的方式,在對選題仔細甄別、進行常識性邏輯性判斷之后,全體編輯參與討論,有時更像是辯論,代表輿論場中的各方提出質疑。

其次,樹立問題意識,將網絡謠言事件中最核心、最尖銳的問題提煉出來設成焦點,圍繞這些焦點再進行反復討論,設想各種可能。在初步確定了選題之后,編輯進一步發掘新聞事件背后的疑點,跟蹤最新輿情動態,分析事件所處的傳播階段、輿論傾向,明確求証方向,制定詳細的採訪提綱。同時,隨時跟進,與記者保持緊密聯絡。

最后,在稿件編輯中體現對核心疑問和關鍵數據的提煉濃縮。“求証”欄目的報道基本形成了“疑問”+“調查”、“疑問”+“回應”的結構。該結構對謠言的回應干脆有力,同時也要求編輯打亂不同記者在調查報道時形成的原有故事情節與敘述結構,圍繞核心問題重新組織素材。

可以說,在稿件從無到有再到刊登的整個過程中,既離不開記者的辛苦調查,也無不凝聚了編輯的艱苦付出,是編輯記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如果將每一次求証看作一場戰斗,編輯更像一個總指揮,調度各種資源與人力配置參與對謠言的阻擊。特別是在求証陷入僵局之時,能及時改變策略,通過變換作戰記者、調配各種資源手段,推進調查取証順利進行。

二、從証據呈現標准上看,要求多信源採訪,確保証據鏈完整。

1. 深入現場,獲取核心証據。

求証的重要目的是辟謠,這要求稿件一定要經得起反証,不留疑點,核心証據不可缺失。記者調查採訪時,要搜集証明力較高的“原始証據”、第一手証據,避免使用“傳來証據”或二手証據。對於事件類“求証”選題,記者必須到現場調查採訪,接觸核心當事人,掌握第一手信息,不能照抄材料或答復。對於科普類、話題類“求証”,要獲得准確數據、權威解讀,必要時親自進行實驗。

以《鄭東新區是不是“空城”》為例,針對美國媒體有關“鄭州鄭東新區是鬼城空城的說法,“求証”欄目約請駐河南分社記者,從鄭東新區的企業入駐情況和居民入住情況兩方面著手調查:居民入住方面,了解鄭東新區民用水、電、氣的用量,寬帶、有線電視的安裝數量,超市、健身俱樂部會員卡的數量變化等﹔企業方面,了解入駐企業數量和納稅額等反映經濟活躍程度的關鍵數據等。同時,記者在工作日和周末分別觀察當地街道人流量、車流量、飯店就餐情況、多個小區晚上房屋亮燈情況,稿件既有大量翔實數據,又有記者觀察和居民感受,充分証明“鬼城”之說並不屬實。

在做節能燈汞蒸氣是否能傷人的“求証”時,記者採取了科學實驗的方法,委托兩家獨立專業機構,進行現場實驗,最后得出的結論讓人信服。

2. 邏輯嚴密,証據鏈完整。

欄目要求每篇稿件都具有確鑿的証據和嚴密的邏輯。証據鏈缺失會削弱稿件的說服力、可信度,否則無論前期工作多麼辛苦,都可能舍棄選題。

2011年12月,網曝江西某地假種子導致農民顆粒無收。欄目請記者調查,基本可以確定是由於極端天氣和農民對種子保存不當而造成減產,但因為農民和種子銷售站都沒有留存最初的種子樣本,也就是說,無法完全排除種子的問題,証據鏈存在瑕疵。最終欄目放棄了這個選題。

3. 正反交鋒,多信源互証。

“求証”稿件統計結果顯示:信源數量在7個及以上的單篇報道佔總體的46%。多個信源包括正反信源的出現,雖然使採訪、調查成本較高,但對提升調查可信度、增強文章說服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4. 甄別信息,不人雲亦雲。

不同的利益訴求、不同的信息獲取方式和渠道,決定了每一方的觀點和數據都可能存在片面和誤差。即使是政府部門、權威專家的說法,也要進行細致的驗証、鑒別。

2012年春天,綠色和平組織發布報告稱中國品牌茶葉農藥殘留超標,引發人們恐慌。在當時一些媒體的報道及各方的表態中,均是“自說自話”,稱“全部合格”或“隻有5項合格”,沒有任何一方拿數字說話、用事實証明。一些媒體在報道時,還認為中國茶葉標准與國外相比過於寬鬆,使得公眾對我國茶葉標准產生了懷疑。真相到底是什麼?“求証”欄目逐一拿到了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院士專家、綠色和平組織等方面提供的數據和說法,在進行比對時,發現有些內容互相矛盾。為此,欄目對報告提到的29項農藥殘留數據,結合中國官方公布的十多個文件逐一核實,同時,從世界糧農組織和歐盟網站下載了歐盟涉及茶葉農殘的上千個標准,還請日本分社記者拿到日本茶葉農殘標准,再次進行比對。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細致查找及反復核實,發現採訪到的每一方的說法都有疏漏和錯誤,實際上,我國的茶葉標准與日本接近,比歐盟稍寬,綠色和平組織報告中提到的農藥殘留絕大多數並沒有超過中國、日本、歐盟的標准,”求証”如實列表說明了客觀情況,同時提出,我國還需加強對農藥使用的監管,在制定農殘標准方面也應加快進度。這組“求証”體現了獨家、權威、客觀,被很多報紙和電視台轉載引用。

概括起來,“求証”的過程就是一個在眾聲喧嘩中,冷靜尋找証據,通過調查核實,呈現真相的過程。其中,証據的作用尤為凸顯,為此,“求証”總結了五條証據“軍規”:

軍規一:不預設立場,用事實說話。

軍規二:要實地調查,拿核心証據。

軍規三:不輕信信源,需多方互証。

軍規四:不迷信權威,不人雲亦雲。

軍規五:証據鏈完整,求邏輯嚴密。

“求証”的困境與突破口——

解讀社會情緒 倡導理性社會

很多時候,“求証”欄目不僅在與謠言作斗爭,更是與謠言背后的情緒作斗爭。

網絡謠言的產生和傳播往往具有非理性、情緒化的特點。社會轉型期,一些人內心存在不安全感和焦慮感,與網絡謠言交織在一起,便呈現復雜的狀態。即使真相被揭示出來,很多人依然在情感上選擇不接受或不相信,美國學者卡斯·R·桑斯坦在《謠言》一書中說:“那些已經接受了虛假謠言的人不會輕易放棄相信謠言,特別是當人們對這種信仰有著強烈的情感依賴時,謠言就更加不容易被放棄。在這種情況下,要驅逐人們頭腦中的固有想法,簡直困難至極。即便把事實真相呈現在人們面前,他們也很難相信。”

辟謠其實是在改變人們的立場,故而異常艱難。這要求我們在澄清事實、還原真相的同時,還需分析謠言背后的情緒,做好解讀、疏導工作。尤其是在如何進一步提升引導力方面,仍需繼續不停探索。

近一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加入調查求証的隊伍中來,比如北京電視台的“生活大調查”、湖南衛視的“新聞大求真”等。這說明,在“阻擊社會謠傳、還原事實真相”的道路上,“求証”並不孤獨﹔我們也有理由期待,“傳遞理性聲音、彌合社會裂痕”的價值觀,將越來越成為媒體共識。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