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辦"白鹿當代文學編輯獎" 人文社編輯首獲獎--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陳忠實辦"白鹿當代文學編輯獎" 人文社編輯首獲獎

2013年03月21日07:50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陳忠實(左一)給首屆“白鹿當代文學編輯獎”獲得者頒獎。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不久前百道網發起“中國好編輯”的評選剛剛結束,如今由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的首屆“白鹿當代文學編輯獎”頒獎典禮昨日又在京舉行,一直被認為是作家背后“無名英雄”的出版編輯們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獎項。首屆當代文學編輯獎由楊柳和孔令燕兩位編輯獲得,該獎項的獎金全部由陳忠實提供。

  陳忠實:用這個獎項向編輯表達敬意

  “白鹿當代文學編輯獎”得名於陳忠實長篇小說《白鹿原》,獎項旨在表彰和鼓勵人文社成績突出的當代原創長篇小說編輯,陳忠實是該獎項的獎金提供者。人文社社長管士光感嘆:“這種由作家出資獎勵編輯的獎項,不是絕無僅有,也是聞所未聞。”

  陳忠實則說,他的寫作一路上每部作品都和編輯的工作密不可分,“我的文學寫作生涯可以說一直都有文學編輯這個貴人相助,我的文學處女作的發表是報紙的副刊編輯不斷鼓勵,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打磨出來的,促使我走上了文學創作這條路。”所以獎項的設立是他對文學編輯表達敬意的方式。

  屠岸:陳忠實辦編輯獎很有眼光

  談及這一獎項,人文社的老編輯、詩人屠岸說,過去編輯都是無名英雄,好多編輯自己能創作,但是為了編輯工作犧牲了自己的創作時間。陳忠實辦編輯獎很有眼光,將會是中國編輯史上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談到編輯工作在過去幾十年的變化時,屠岸說,過去很多老編輯參與了創作,比如傅雷在翻譯《巴爾扎克》時,編輯給他提了很多意見。現在的編輯對文稿的介入比過去少了,即便提意見也不會很尖銳,將文稿提高的工作編輯不大做,可以出就出,不能出就退稿。

  獲獎者:今天需要復合型編輯

  獲獎者之一的孔令燕從1998年開始做文學編輯已經有將近15年的編輯工齡,她認為這15年裡確實編輯的工作和角色有很大變化。1998年上班她做的第一本書是畢淑敏的《血玲瓏》,那時候編輯還有跟作者一起改稿的習慣,並沒有書賣得好不好的觀念,只是想把書做得更漂亮。但是現在她做書就會從過去的無意識變得更有意識,會主動考慮市場的部分。在編輯賈平凹《古爐》時,她有意識地把文本裡可能引起關注的點提煉出來,之后跟策劃一同做宣傳方案,書進到賣場后又繼續跟進,考慮在某個階段需要讓作者配合做宣傳。

  孔令燕認為,如今的編輯需要往復合型的方面發展,不只是改改錯字,有時候還要承擔一部分經紀人的職能。對於一些作家在創作之前就要開始介入。不過她也認為,可能一本書賣得好不好和編輯的一些努力沒有特別直接的關系,不是說努力了就一定有效果,但她覺得還是得盡人事。她認為這個獎項不僅僅是對自己的獎勵,也是對整個行業的獎勵。(記者姜妍)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