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時代的兩會體驗--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微時代的兩會體驗

李志偉

2013年03月21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2013年全國兩會的新媒體環境現實是:微博用戶數突破5億,微信用戶數突破3億。擁有如此龐大的基數,可謂媒體微博、微信公眾平台全面開花的一次會議。

  人民日報法人微博首次派出記者上兩會,並設立專門的微博編輯組,開通了微信公眾平台﹔人民網在微博上也專門開有“人民網兩會報道”賬號﹔在人民大會堂,新華社設有新媒體報道中心。

  微博上,時刻能刷到記者在其個人微博上發的兩會圖片。比如3月3日,十二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開幕會時,許多記者在微博上直播進程,或是會議內容,或是現場照片。記者們也常在個人微信中,分享自己所拍的採訪片段。

  微時代為我們帶來了報道形式多樣化的可能性,但是不可否認,新媒體手段層出不窮的同時也伴生著一些問題。

  微傳播的碎片化也帶來了報道的碎片化,許多記者圍截堵訪代表、委員,往往得到的只是片言隻語,若是就此在微博上發出,沒有前后語境,往往容易引發歧義。兩會的採訪場景通常是記錄本(文字)、錄音筆(聲音)、相機(圖片)並用,智能手機則為及時報道提供可能性。自媒體與公眾媒體報道的邊界正在越來越模糊,卻對記者的職業水平、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移動終端的普及,應用程序的層出,也將帶來報道安全的威脅。設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名媒體微博的工作人員,如果你登陸了自己媒體的公眾賬號,萬一手機或平板電腦在會場丟失,后果將不堪設想,因為所有的公共賬號很容易被竊取。而往往記者們上會,又會帶有多個移動終端,這又增加了丟失的可能性。

  網絡內容安全的隱患也一直存在。據觀察,對於短新聞,記者們越來越喜歡用微信發稿,即時通訊工具、郵箱慢慢淡出。無論是交流信息,還是往回傳稿,其私密性是無法保証的。也難怪,3月5日上午,當全國人大代表、小米科技CEO雷軍步入會場前被記者們圍住提問時,他談到的第一個問題即擔憂手機安全——這將比電腦安全威脅還大。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