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播音員主持人與受眾的交流--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4期

淺析播音員主持人與受眾的交流

龔雅欣

2013年04月08日13:2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平時看電視,我們會看到許多風格不一的主持人。他們其中有的狀態積極,神採飛揚,有的急切與你交流的欲望﹔而有的則冷若冰霜,似乎是極不情願的與你做著交流。因此,播音與主持節目時與受眾的交流時長期沒有解決好的問題。本篇論文作者站在大眾傳播學和播音心理學的制高點,從自己播音主持的事件出發,分析了優秀主持人的成功經驗,有理有據的闡述了播音主持與受眾交流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關鍵詞:播音員﹔主持人﹔交流﹔受眾﹔傳播

如果你與親朋好友圍坐交談,你會很自然地說話,這時你的節奏、音高、語氣都是自然而然的,用不著刻意去揣摩,你和你所了解的對象,自然就有了明確的交流反饋。然而,當你在演播室或錄音間裡,面對著金屬的話筒和儀器,給並不明確和不在眼前的受眾播音和主持節目時,就很難做到即時的交流反饋,這一直是制約傳播效果的重要障礙。

沒有受眾就不會有傳播。而在傳播中播音員、主持人是傳播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1]。一個主持人或播音員,他的傳播方式得不到受眾的共鳴、認同和贊賞,就會削弱傳播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些缺乏經驗和理論指導的播音員,播音和主持節目時或拒人千裡之外,或矯情嗲氣,或自說自話,或拖沓隨便,使受眾產生反感、厭惡、莫名其妙或不願接受等心理。那麼,如何使自己的作品在短時間內 “抓住受眾”,使之產生積極的、有共鳴感的交流呢?以下我結合學習播音心理學和大眾傳播學知識以及播音主持實踐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帶著目的而來

這是在做節目前首要明確的問題:我主持或播出這個節目,目的是什麼非常重要,如果你的目的不明確,受眾往往就會摸不著頭腦,無法和你達成交流。有些播音員一拿到稿件就急急忙忙劃分層次段落,找出停頓和重音,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稿件的播音技巧上,而對於為什麼播,用什麼心態播,帶著什麼樣的願望來播卻不做思考,以至於播出的作品雖然合乎規范,字正腔圓卻缺乏對作品的駕馭感和主動的播出願望,隻讓人覺得是一位經過正規訓練的播音匠。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海霞為例。她端庄大方地坐在那裡,面帶微笑,積極而專注地看著你,她的神態、語氣、節奏好像在告訴你,我有很多消息要告訴你,我的職責就是為你服務,讓你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之事。這種熱情積極的播講願望能感染你,讓你不自覺地關注他說的每一件事情。而這時候,海霞地播音也顯得自然流暢,表達到位,這是因為目的方向明確后,以情帶聲而談吐自若。因而,當你要播一篇稿件或主持一個節目時,要首先明確播出的目的,讓這個目的引導你,使整個過程被交流和反饋的氣氛所主宰,使自己處於一種清醒、主動的狀態[2]。一個出色的播音員或主持人是用腦播音,而不僅僅是用聲音。

二、搞清對象再說

我們中國人講究做任何事都要“知己知彼”。播音與主持更是概莫能外。如果搞不清受眾是誰,就像一個站在燈光耀眼的舞台上的新手,會覺得台下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而獨坐在與外界隔離的演播室,就更加茫然了[3]。你會因為不明析究竟在對誰講而不確定自己的音高、語氣,往往會因為“目中無人”而造成聲中無情。那麼,如何來確定自己的受眾對象呢?

(一)根據節目的性質來設想具體的對象群

中央電視台的《大風車》、《藝術人生》、《夕陽紅》等欄目,針對不同職業、年齡和愛好群體,可以分析受眾的品味和需求,從而確定交流的播音方式,一旦掌握了一個群體的特征,那種熟悉感、親切感就會油然而生。當然了,不是所有的節目都會有明確的受眾群,有的是交叉的、有的是籠統的、還有的甚至是難以界定的,這時候,你可以從播出的目的入手,再設定一個或幾個熟悉的具體的人在你的腦海中再現作為對象,真誠的和他們建立交流。切忌面面俱到和基調不定的播音主持,否則會使人覺得虛假做作,不願和你交流[4]。播音員主持人不是演員,不是在表演,你是真實的,受眾是真實的,你播音主持的內容是真實的,真實永遠是你播音主持的生命。

(二)根據節目播出的時間去設定受眾此時的狀態

媒體節目的設置要與之配合,我們主持播音的風格、氣氛也要彼此相融。如早間的新聞是在一天的開始,給人以清新、振奮、熱情之感﹔如果是午間小憩,觀眾常在飯桌旁,播音就應該突出明快、輕鬆、親切之感﹔晚間的新聞聯播是在受眾結束一天的工作,心定神閑,想詳細了解國事,天下事的時段,新聞播音就應該庄重大氣,充分體現傳媒服務、引導和輿論監督的社會功能。另外,我們發現深夜的廣播節目往往是各地電台最歡迎的節目,多有資深專業人士擔任主持人。因為夜深人靜時也正是人們反思、追憶和剖解人生的時刻,資深主持人由於他們的知名度,在受眾中享有較高的聲望,使他們具備了一定的人格魅力。他們與受眾一對一的真誠交流,在交流中雙方建立一種朋友般的信任,這種敞開心扉的交談又與夜晚的靜謐深沉相和諧。

在不同的節日裡,我們要了解不同節目的內涵,如民族的,傳統的、現代的﹔喜慶的、濃厚的等,以與之相諧的主持播音方式去烘托這個節日的特有氣氛。

三、增加對受眾的感性認識

我們知道,與受眾交流難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間接性,它不像教師在課堂上直接面對自己所熟知的學生們,即使在現場主持也常因對受眾不了解而心裡沒底,那麼如何克服間接性帶來的交流障礙呢?

1.功夫在詩外。首先要想准確地把握受眾,就要在設定這個節目的時侯就作分析調查。工作做得越准確越充分,日后建立的交流就會越容易,有時可以借助有關專家和調查公司去完成這個工作。

2.結交受眾代表。我認為:讓你的大腦中銘記一些有名有姓的為你所了解的聽眾,也就是說,要交一些受眾朋友。可以通過座談、聯誼等方式沒直接接觸和了解他們。也可以與某位受眾做經常性的聯系。通過這些交往會讓你很快找到交流感。同時,這樣的交流也可以及時幫助你調整播講方式和內容。一位主持文學節目的年輕主持人,一開始總覺得自己閱讀廣泛,見解獨到,所請嘉賓也夠權威,節目中總有些指點迷津的味道,可是在一次聽友會之后他發現,自己的受眾群眾有很多是大學中文系的老師和學生,同時有很多文學發燒友,他們的所知所見並不在他之下。他感到了自己這種說教式語氣的不得體,此后改為了探討似的交流,主持人適時地把握住了欄目的主持風格,這樣也使得這個欄目越來越受歡迎,而他在主持時對對象的把握也更加有針對性。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