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報編輯的實干精神探討【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4期

學報編輯的實干精神探討【2】

付麗萍?

2013年04月08日13:3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學報編輯的敢干精神

如果說學報編輯的能干精神表現的是學報編輯的工作環境、工作能力要求,那麼,學報編輯的敢干精神則是表現學報編輯的從業精神,事業精神。這一視角正是在學報編輯能干精神基礎上邏輯生成的,分解為學報編輯的獻身精神、創新(創業)精神。

(一)獻身精神

在學報發展陷入困境當口,學報的學術風向標要求學報編輯具備學而不厭精神。教學學科的專業知識在不斷豐富、發展﹔科研部門的科研在日新月異﹔教學、科研方法、手段在不斷改進。不斷發展的社會生活、不斷發展的人才培養,在不斷深厚文化積澱,而文化積澱的活力表現於不斷發展的教學、科研內容,本校的教學、科研與國內的教學科研,國際的教學、科研又總是相應、相融、相激。在這種情況下,學報編輯要具備,要保持睿智敏銳的學術感覺,沒有學而不厭的精神是不行的,沒有終身學習的品格是不行的。在學報發展陷入困境當口,困而不學,終將遭人鄙棄。

(二)創新精神

關於創新,通俗地講,就是在現實基礎上的向前發展。對學報編輯來說,對學報困境的任何改善即是創新。可以說,這是對學報編輯學而不厭精神,學報第一、學術第一、質量第一精神的具體檢驗。守成,守學報困境,即是在不自覺地加深學報困境。

學報編輯應不停頓地發掘本校、本學報的特色學術寶藏。特色之光與學術氣氛融合,定將提升學報聲譽的途徑顯示得寬大而透亮。學報工作應介入教學、科研環節,僅僅記錄、刻板反映學術史是不算介入的。隻有充分發揮學報在教學、科研環節上的激蕩、促進、創造話語權,擔當學術史的創造者才算介入。促進、展示、激勵、捍衛教學、科研學術成果本身就是學報的創造。

學報編輯應放開眼光,敞開胸懷,借鑒吸收國內外學報,名欄經驗,使自己學報特點更其鮮明突出,學術氣氛更其氤氳濃烈,這直接也是提升學報聲譽的途徑[3]。任何創新都需要付出,沒有創新就不算干事業。社會生活是這樣,教學、科研任務的完成是這樣,學報編輯工作也不能例外。

三、學報編輯的實干精神

學報編輯實干精神的邏輯基礎是在能干、敢干基礎上生成的。什麼是實干?在這裡實干往往與苦干同義。正如苦干的含義是變化的一樣,在不同條件、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要求一樣,實干在不同條件不同時期有不同含義,不同要求。但是,學報編輯的實干目標,始終直指具體成效,始終直指對學術史的推動和創造,實干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要求絕不是掩飾懶惰、推脫責任的籍口。

當然,具體成效有個基點問題。這個基點就是學報昨天的工作,昨天學報的工作結果。至於學報工作條件的性質飛躍,那是特殊情況,不在本文論述范圍。誰都希望工作起點層次高,但是不盲目攀比,不空談奢望,不好高騖遠。今天的條件在昨天的基礎上應該達到的效果即是成效。

站在學報基點,融入學報的學術沃土,卓有成效地成為教學、科研學術發展史的推動者和創造者,既是學報的成效,也是學報編輯的成效。這成效完全可以與社會流行的通常可量化指標“德、能、勤、績、廉”比質。此處僅說顯示“績”的論文刊發量。誠然,當今學術論文評價體系存在缺陷給一般學報刊發高質量優秀論文帶來困難,但是本校、本地專家學者、教師、學生的學術活動可以捕捉,高質量的優秀論文也能發掘出來。

在這裡,那種處在學報編輯位置對學報編輯工作不能學、不敢干、不實干,尸位素餐,是不在本文探討范疇的。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學報編輯的實干精神,決定學報聲譽,決定學報層次。什麼孤獨,什麼寂寞,什麼清貧,什麼辛勞,完全在學報編輯實干精神引導下化為推動和創造學術史的碩碩果實,就是可以期待的了。當前,對學報編輯來說,缺失了孤獨,沒有那寂寞,耐不得清貧,受不了實干辛勞的所謂成效,所謂榮光,多半是空虛的,蒼白的,風吹即逝的,算不得真正成效。

四、結 語

學報編輯作為學術發展史的生產者和傳播者,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學報層次的高低,而綜合素質高低從學報編輯人員的實干精神體現出來。實干精神,反映學報編輯人員能干、敢干,實干能力,體現出學報表現的學術氛圍,表現在對教學、科研成果的推動和創造上。學報編輯人員實干精神是學報發展的根本之道,離開了這一點,學報聲譽,學報發展,即為空話。

參考文獻:

[1] 楊美群.學習能力: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的必備素質[J].編輯學報,2010(6).

[2] 喻世華.理工科院校社科學報的困境與對策[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3] 張寧東.辦好高職院校學報的思考[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