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留守兒童”近年作為一個農村問題被提出並逐漸得到重視的,並成為報道熱點之一,新聞媒體對這一群體的報道和對這一問題的報道和解決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以引導輿論為主要功能《人民日報》對“留守兒童”形象建構採用了選擇消息來源、大量引用官方數據等策,使“留守兒童”形象趨於群體化、類型化。
關鍵詞:留守兒童﹔《人民日報》﹔媒介形象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關於農民工及相關群體的報道成為熱點。報道近些年出現一個轉向:即從僅關注農民工群體對城市帶來的影響轉移向農民工權益、及農村的改變方面。其中,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逐漸被公眾認識和了解。新聞媒體對這一群體的報道和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日報》作為中央黨報,特點是黨報的輿論引導功能——傳達黨的政策信息,有效引導輿論。其對“留守兒童”定義為: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並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是農村流動人口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社會群體。1.《留守的孩子們》的定義與前大致相同,在“農村流動人口”后多出“80%是農民工”的注釋2.《留守兒童 重養更重育》鏈接中:農村留守兒童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農村,並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17周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3.2002年6月7日的《我將孩子托付給誰”》拉開了留守兒童報道序幕,2004年報道數量開始出現上升趨勢。本文據中國知網“中文報紙索引”中“報紙導航”《人民日報》信息庫,以“留守兒童”主題,限定在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得到相關報道130篇,剔除僅提及“留守兒童”名詞但內容不相關的報道6篇,以124篇報道作為研究對象,探析《人民日報》對“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媒介形象建構。
一、類目建構
本文研究“留守兒童”在《人民日報》中的形象建構,包括“留守兒童”的形象及如何再現兩個方面。
(一)形象
1.形象定位類別。正面(積極)、負面(消極)和其他。正面(積極)指標包括:感恩、學習刻苦、獨立、自強、上進、懂事、孝順、簡朴、主動表現出對情感的渴望﹔負面(消極)指標包括:成績差、放任自流、沉迷游戲、任性、冷漠、孤僻、缺乏責任感、自理能力差、易受侵害、綜合素質低、暴力、犯罪。
2.區域。本文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2003年對我國經濟區域的分類,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區域。此外根據地區發展狀況,分為城中村和郊區兩類。
3.解決方式類型。解決方式類型指對“留守兒童”形象和處境的認知基礎上採取的解決方式類型。王爽對黨報視野中的留守兒童的報道的研究提出《人民日報》在報道中是多視角的,涉及了各個方面,主要分為:社會關懷、教育、生活狀況、心理健康、留守心聲、政策法規等。本文將解決方式類型分為:(1)提供物質﹔(2)組織活動﹔(3)親情聯系(包括非見面方式)﹔(4)心理關懷﹔(5)學習教育﹔(6)政策法規﹔(7)提高監護人素質﹔(8)綜合。
4.行動單位。行動單位指對“留守兒童”採取行動和進行援助的單位類別。分為:(1)政府(組織和政府官員)﹔(2)學校﹔(3)學者﹔(4)社會組織(基金會、志願者組織)﹔(5)個人。
(二)如何再現形象
報道採取的選擇消息來源和大量重復強調官方數據或調查結果的策略。
二、宣傳策略、輿論引導功能
《人民日報》的主要功能是宣傳黨和國家政策方針,正確引導輿論。在對“留守兒童”的報道中,關注焦點集中於黨和國家對“留守兒童”這一特殊問題群體。首先對報道中“留守兒童”形象分析,發現《人民日報》中“留守兒童”的“負面”形象佔據31%,高於“正面”的10%,偏向消極甚至負面的形象。
注1:正面和負面有兩篇重合(《新一代大學生走出校門參與社會調查》2008年10月7日第010版 政治新聞﹔《留守兒童:期許不再孤單》2010年12月22日第020版 議政建言)
“負面”和“其它”類共同佔據了90%,說明在《人民日報》報道中,“留守兒童”被呈現為一個“弱勢群體”、被動群體,以此敲響警鐘,引導輿論關注。“其他”類獨佔58%,高於全部形象類別的總和,在這一類別中,“留守兒童”只是隱形的群體,非突顯的對象,而是被動地接受政府或相關部門援助和政策支持,《人民日報》作為中央黨報,傳達黨的政策信息,有效引導輿論,這一部分報道凸顯了此類功能。
注2:有5篇報道存在中、東、西部中的兩個或同時出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