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在媒體融合中的啟示與思考【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5期

廣播在媒體融合中的啟示與思考【2】

蔣忠文  

2013年06月04日15:06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三、提升話語質量,做有品質的廣播

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廣播接觸率為59.8%,2012年,歐美廣播接觸率為90%左右。同時,國內廣播聽眾平均收聽量也處於較低水平。目前國內聽眾每天平均收聽廣播的時間為75分鐘,而同期美國人平均每天收聽時間為127分鐘。可見即使新媒體浪潮席卷全球,廣播依然是不容忽略的媒體力量。如果將廣播節目看做是產品,受眾是消費者,那麼現在廣播更應當注重從媒體融合的大背景出發,組建更活躍的具有極強新媒體親和力的更專業的廣播人才梯隊,提高廣播產品質量,提升廣播接觸率,延長聽眾收聽廣播時間。

1. 整體提升專業素養

新媒體盛行,造就了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人人都可以是“主持人”的局面,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公信力面臨空前的評判壓力。此時此刻的廣播內容能否吸引受眾注意,甚至可以決定電台今后的生存狀態。播報水平的高低、採訪技巧的高下、新聞編排是否恰當、熱點評論是否到位以至於音樂播放是否動聽,幾乎每個環節都決定著聽眾的流失與增長。支撐電台運作各個環節的,是具體的每一個播音員、記者、編輯、主持人。如上文所述,媒體的競爭已經從速度的競爭走向觀點與導向的競爭。從媒體融合的背景出發,訓練有觀點有分析能力的播音員、記者、編輯、主持人,制作有觀點有分析的節目,把握導向性,提升影響力,既是廣播的實力體現,也是受眾的現實要求。

2. 快速構建專家網絡

如果說自身人才素質培養是吸引受眾注意力的長效手段,那麼專家對廣播節目的深度介入,就是多快好省打造優質廣播產品的現實有效方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各頻率建立的資源網絡,專家級人物數以百計,正適應了反應“多種多樣的觀點”的需要。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多個頻率已經開始了全天候的專家覆蓋,觀點競爭初現雛形。對於各級廣播而言,打造各具特色的專家資源網絡,已是保持自身競爭力的當務之急。

四、融合新媒體,做有智慧的廣播

新媒體的出現,既對廣播形成沖擊,又為廣播更好地發展提供了機遇。對廣播而言,與新媒體的融合,不應僅僅停留在開網站、開微博、開微信這些基礎層面,更應當注重媒體融合的本質所在,從提升公信力的角度出發,有所選擇地做好融合。

2013年2月16日,浙商金增敏在微博上發出“出20萬請溫州瑞安市環保局長下河游泳”的微博,引發眾人關注。廣播面對這樣的微博,該如何彰顯公信力。2月16日傍晚,中央經濟台第一時間發布相關消息,以專題報道形式持續關注浙商金增敏的微博,同時第一時間電話採訪瑞安市環保局相關人員,追蹤了解當地河流污染情況,並邀請嘉賓對此事件在直播室作評論。“下河游泳事件”的最終結局,是溫州市將治理河道污染列入2013年的重點工作。這其中,中央經濟台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利用微博、微信的廣播節目互動。但是,如果僅僅是著眼廣播形式上的變化創新而忽視了互動的根本目的,則是從根本上誤解了之所以強調媒體融合的初衷。

同樣,如今對於微信所蘊含的能量,廣播的認知也處於初級階段。廣播可以輕易做到聽眾對廣播的微信發送,但反向互動卻幾乎是空白。當《騰訊新聞》每天到達3億多手機端時,微信公共平台的開發價值理應獲得廣播的高度關注。馬雲說,“得手機者得天下”,其中深意,廣播不可不琢磨。

如果說干電池成就了廣播的全球普及,汽車賦予了廣播第二次生命,那麼新媒體則為廣播創造了第三次發展機遇。抓住機遇、思維創新、提升品質、樹立威信,在新媒體融合浪潮中,作為傳統媒體,廣播仍然可以大有作為。(作者單位:杭州西湖之聲廣播電台)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