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守候捕“大魚”【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5期

五年守候捕“大魚”【2】

——《麗水農民資產為什麼能變為資本》採寫體會

吳峰平 阮春生 胡建金  

2013年06月04日15:15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巧織“漁網”

摸清“大魚”習性、掌握“大魚”行蹤后,接著就是張網捕“魚”的工作了。要知道,即便深諳大魚的習性,再有經驗的漁者也不敢輕言成功。經過深入調查分析,我們下決心要把“漁網”織密織實,要把前期採訪工作做細做准,既要防止“大魚”撞網逃脫,又要防止方式方法不對,最后釣出來一坨水草或者一條“死魚”。

農村金融改革改什麼、怎麼改?政府如何推動、難點是什麼?為什麼其他地方做不了、麗水卻能突破?改革給“三農”帶來什麼樣的變化?這些有可能縈繞在讀者頭腦中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報道中必須回答的問題。因為採訪量過大,專門成立了由單位分管領導牽頭,共7人組成的採編團隊,擔任“捕撈隊”重任。

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採訪、材料收集,最終將所需的內容全部採訪到位。比如,針對回答金融改革的難點是什麼,我們專門趕到杭州採訪了力推這項改革工作、時任麗水市委書記的陳榮高。2012年10月,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來麗水調研,我們又分派三路記者到試點村蹲點並及時採訪報道。

針對政府如何推動改革的問題,我們從抽調的1.73萬名機關、鄉(鎮)、村、金融系統干部中選取數十位工作人員,跟隨他們挨家挨戶採集信用信息,體驗建設農戶信用信息平台的艱辛。“一戶農民的信用信息輸入到電腦,平均需要6分鐘,全市組織200人一起輸入,180多天加班加點才完成。”這些精確的數字,生動的細節,原汁原味的敘述,打動了我們採編人員,也抓住了讀者的眼睛,吸引住了聽眾的耳脈。

5年來,麗水9個縣(市、區)、100多個鄉村街道,近80個大小會議和活動我們都採訪了個遍。

採訪深入,細節詳實,如何選取報道時間,實現最佳傳播效果,也是一門學問。2012年3月底,央行正式批復麗水為全國首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地區,麗水市委、市政府加緊籌備召開試點工作現場動員會。我們趕在這次動員會前夕,集中力量採訪,從回答“麗水模式”有何借鑒意義、麗水農民為什麼可在POS機上取款、麗水農村金融改革難在哪、AAA級信用農民是怎樣誕生的、為什麼麗水農民能貸到款等問題入手,以“農民資產如何能變資本”為報道角度,採用講故事的形式,集中推出了新聞專題《麗水農民資產為什麼能變為資本——中國首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的啟示》。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