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守候捕“大魚”--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5期

五年守候捕“大魚”

——《麗水農民資產為什麼能變為資本》採寫體會

吳峰平 阮春生 胡建金  

2013年06月04日15:15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在2012年度浙江省重大主題報道創新活動評選中,《麗水農民資產為什麼能變為資本——中國首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的啟示》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作為這一報道的採寫者,既感到高興和自豪,更覺得這是對基層媒體記者辛勤耕耘、默默守候重大主題新聞的肯定與鼓勵。筆者跟蹤守候了五年時間,終於抓獲了這條新聞“大魚”。由此,筆者深切地體會到,重大主題報道創新,要有甘於寂寞、堅持守候的心態,更要有“釣大魚”的精神和勇氣。在新聞題材的把握和具體採寫環節上,特別要做到發現“魚蹤”不放鬆,巧織“漁網”捕“活魚”,細工慢火燉“鮮魚”,這樣才能寫佳作、出精品。

“大魚”初現

許多新聞界同仁常說,好新聞題材難抓,抓住了好題材,作品就成功了一半。筆者認為,好新聞如抓“活魚”、捕“大魚”,既要求記者、編輯站位高遠,吃透上頭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胸懷大局寫華章,又要接地氣,沉到基層去,時刻關注和了解百姓的思想、情感、生活。

作為浙江最大的林區、華東地區的天然氧吧,麗水市近年來一直圍繞著如何讓“青山變金山”、“葉子變票子”,力推金融部門扶農支農,以加快山區群眾致富步伐。筆者對這一新聞題材的關注,要追溯到2007年。當年,麗水在慶元縣隆宮鄉率先開展林權信息化試點工作,推出了中國第一張通過銀行機構認可並承載林農山林數據信息的林權IC卡。林農們手握一張卡,就可以隨時到銀行網點取現金,破除了以前林農貸款手續煩、時間長、額度小的難題。

筆者敏銳地認識到,以林權改革為突破點破解農村金融難題的做法,具有極高的新聞價值,特別是在國務院多次強調推進林權改革的背景下,麗水的做法對於全國具有探索意義和示范作用。於是,筆者對此密切關注,緊盯進展,跟蹤採訪。果不然,后來隨著慶元縣林權抵押貸款“三個中心一個機構”(林權管理、森林收儲、森林交易“三個中心”和森林調查評估公司)的完善推進,麗水市委、市政府迅速介入推動,“林權IC卡”逐漸履蓋周邊縣(市、區),惠民面越來越廣。

因為其創新性、便民性和有效性集於一身,“林權IC卡”后來被央行有關專家認為是對農村金融貧血開出的“第一劑良藥”。而經過常年累月的跟蹤採訪,筆者發現這條深藏在秀山麗水大山中的重大主題新聞“活魚”,也日趨肥壯成熟。尤其是2009年4月,央行與國家林業局在龍泉市召開了全國金融支持集體林權制度與林業改革現場會﹔2010年8月,央行再次在麗水舉行了全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現場會﹔2012年5月,麗水舉行中國首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地區動員會……一系列高規格的會議在麗水召開,筆者都跟進採訪報道,這既增進了對麗水農村金融改革大動作創新性的認識,同時也採訪到了不少副部級領導和權威金融專家的一手珍貴素材,更積累了大量金融興農、興產業的鮮活實例。

除了林權抵押貸款走在全國前列外,麗水還開展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和偏遠山區助農取現等工作,這也是麗水農村金融改革的三項主要創新之舉,被專家譽為成功破解農村“金融貧血”的“三劑良藥”。從5年前的林權抵押貸款開始,筆者先后對麗水在農村金融工作上的一系列探索創新舉措跟進採訪,真正摸清了全國首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市這一重大主題新聞“大魚”的生長環境、成長模式、核心重點等等。而隨著一篇篇報道的推出,吸引了全國近百家各級媒體來麗水採訪報道,讓麗水農村“金改”聲名遠播。來自廣東、山東、貴州等多個省的政府部門到麗水學習經驗,就連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的專家也慕名前來考察。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