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探尋客觀的表達--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5期

以理性探尋客觀的表達

——做好電視新聞評論的幾點體會

王米娜  

2013年06月04日15:16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2011年的溫州,再次舉世矚目,一場老板“跑路風”自4月份刮起,9月份達到高峰。一時間,溫州作為民間借貸的一個標本,被坊間冠以“中國式次貸危機”、“溫州式金融風暴”,引發熱議。進入10月份,“跑路事件”引起高層關注,溫家寶總理親赴溫州考察,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也旋即出台。2012年3月,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

經過近一年的跟蹤、記錄、調查,我們在2011年底推出經濟述評《溫州:讓民間資本回歸實體經濟》,層層剖析本輪溫州信貸危機的實質,針對溫州面臨的資本之痛如何倒逼金融改革破冰,從而引導金融之水澆灌實體之田這樣的主題進行論述,提前為金融體制改革吹響了號角。

熱點冷評:去盡喧鬧見真諦

這是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深度報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面對這樣一個炙手可熱的選題,不少國內外媒體奔赴溫州,甚至長期蹲點。我們去採訪時,當地一位政府官員就十分懊惱地說,我就不明白了,怎麼有那麼多媒體揪住溫州不放,其實這些事兒很多地方都有。當時,已經有不少人忙不迭地給溫州下各種結論,“溫州病了”、“溫州產業空心化”、“溫州模式行不通了”,各種唱衰溫州的聲音不絕於耳。作為一家省級衛視媒體,對區域內這樣一個全國性的焦點,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們一直告誡自己,越是遇到熱點,越要冷靜思考,要在紛繁復雜中提煉自己的觀點,做到客觀、理性、權威。

2011年年中,我們先是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在溫州深入調查,通過走訪企業、各大銀行、擔保公司、政府部門以及領域內的權威專家,拿到大量翔實的事實和數據。當時採制回來的素材,光同期聲,A4紙4號字體,足足有58頁。同時,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要去溫州進行調研,甚至一直到現在,我們還在對每個節點性事件進行跟蹤報道。

除了素材全面充分,觀點的新銳、理性、權威,把握好評論的分寸感,這些都是好報道的關鍵所在。在這篇《溫州:讓民間資本回歸實體經濟》的評論中,我們剖析本質原因,找出解決對策,增強報道的思辨色彩。同時,報道中運用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溫州調研時發表的同期聲,這是獨家的。專家採訪中,有溫州本土的,也有遠赴上海、北京採制的,使得我們的報道更加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我們做這組評論時,已經是2011年年底,那股熱乎勁已經過去了。可有時候越是慢下來、冷下來,越可以清醒理性地看待問題。過了那個紛紛擾擾的時期之后再去仔細琢磨,出來的東西也許更理性客觀,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和檢驗。

深入淺出:細節呈現添活力

電視評論不同於報紙和網絡,僅靠文字解說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輔之以具有強烈沖擊力與說服力的畫面內容和同期效果。這既是電視評論的一大特點,也是電視評論的最大難點。尤其評論的主題是一種經濟現象,又跟金融有關,很容易做得晦澀難懂。因此在策劃之初,我們就要求報道從人們最能感受、最易理解的角度著筆,尋求深入淺出的表達。

評論從“眼鏡大王”胡福林的故事入手,用了一段他“跑路”又回來后,首次接受媒體採訪的同期聲。而在整篇報道中,我們盡量淡化理論色彩,用專家、學者或權威人士直抒見解來講道理,用一兩個新聞事件或現象去擺事實,最關鍵的是用細節說話。在這當中,我們也遇到了難題。當談到當地火爆的民間借貸時,苦於沒有畫面支撐。因為在攝像機面前,沒有人願意跟你談這個話題。后來,經過深入的採訪,終於在街邊那些看上去很正規,實則從事“地下錢庄”生意的典當行、寄售店裡,用暗訪的形式記錄下了交流、談生意的片段。而這些讓人過目難忘的事實的呈現,靠的正是一個個在電視畫面上具有鮮明特征的細節組合而成。

對於電視來說,最好的細節就是不加修飾的現場,比如好的同期聲的運用就可以使報道增色不少。一位擔保公司的老總解釋為什麼企業都選擇高利貸時說道:“企業沒利潤了,當然病急亂投醫了,哪裡有高的回報了,就到哪裡去。” 一位企業家談他的轉變時說到:“我們溫州企業傳統制造業的這幫人,原來很灰心,我們干一輩子了,不如炒房兩天。現在他們覺得,還是我們這個傳統業好,好好地把它守住,這才是鐵飯碗。”這些同期聲都很淺顯,但都很生動很形象,把主題說得很透徹,讓人印象深刻。

另外,畢竟是評論,報道當中有很多說理的部分,怎麼樣讓人聽得懂,聽得進去,我們的鏡頭在細節的捕捉上同樣十分講究。路標、十字路口、玻璃門、建筑大樓等一些意向性的畫面都契合了主題的表達。在參加融資對接會的時候,我們碰到一位溫州企業家,他當時身邊帶了一本招商引資手冊,封面上剛好寫著“溫州的明天會更好”,我們當時就抓拍到了這個細節,用在了評論的最后部分,起到了升華主題的作用。同時,我們還運用了大量制作精良的圖表,使得那些數字看起來沒那麼枯燥。這些做法都是希望將枯燥艱深的主題盡量做得更淺顯些,更有可看性一些。事實也証明,我們這樣的努力沒有白費。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