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論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的創作方法【3】

——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

王丹

2013年12月04日13:26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三、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的創作策略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個成功的文化遺產傳播案例。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需要有更影響力的傳播渠道,即將文化遺產要素植入媒介語境之中,並借助現代傳媒的各種優勢,使其獲得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一)規劃適當選題

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是一種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將本民族的文化、風土人情、社會風俗和民族情感等抽象化的事物具象化,用具體的事物將其再現於觀眾面前,使觀眾感同身受。在實踐中,人們深切體會到文化遺產類電視紀錄片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在傳統和現代對峙中保護民族傳統,讓大眾在領略優美的自然風光、感受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人為的破壞而導致的民族文明的消失而痛心,從而引導人們有意識地對於文化遺產進行傳承與保護。

有學者認為,“文化發展的規律是繼承和延續,繼承是文化發展規律中的核心規律。”[5]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也要依照此規律,而繼承的前提就是讓更多人了解,使文化遺產易於更多人接受。當代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的制作應增加大眾化和普適性,懂得在選題時迎合平民胃口。配合大眾媒介對於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延續做出的貢獻,使得普通百姓接受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提升制作水平

首先是創作理念上的創新。要使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的影像再現方式應和其傳播效果,歷史題材的紀錄片,將炫目的畫面觀賞過程與豐厚的歷史底蘊結合起來,才是使紀錄片具有生命力的發展方向。[7]例如2005年10月26日開播的大型歷史文化電視紀錄片《故宮》,雖有華麗的影像,但對歷史文化明顯深挖不足,今后的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應該更加注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的雙向互動共同傳播。

再者是創作手法上的創新。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前期拍攝時要注意拍攝角度、構圖、光線和色彩的運用﹔同時,不同的剪輯方式可以使同樣的素材產生完全不同的風格,例如記錄了頤和園從興建到毀滅再到復建的滄桑變化的大型電視紀錄片《頤和園》,它更多的是一種國家話語權的表達,採用慢節奏剪輯方式,在觀眾范圍上有很大局限,考驗觀眾自身的文化層次和耐心。還有就是要利用好特效、配樂、解說詞等要素,增強傳播效果,例如渾厚的配音,可以激起觀眾心中強烈的民族情感。

結語

《舌尖上的中國》為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發展提供一個新典范,可以引導電視紀錄片從業人員積極總結經驗,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使中國的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在主流國家話語體系中成為一種積極展現國家形象的傳播手段,做到真實地再現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程,喚醒國人保護和傳承中國文化遺產的意識。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凸顯的今天,文化遺產傳播類電視紀錄片應該讓越來越多的國人意識到“中國元素”中孕育著中華文化精神,承擔起保護與傳承中國文化遺產的時代使命。

(作者系:重慶文理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彭嵐嘉.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J].西北師大學報2006,(06)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04)

[3]穆昭陽.大眾媒介語境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07)

[4]范正偉.《舌尖上的中國》何以走紅[J].中國網絡電視,2012,(05)

[5]王雲階.論電影音樂[M].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

[6]劉錫誠.文化發展和研究需要成熟的理論體系[N].學習時報,2006,1

[7]趙翌、陳曉蕾.歷史的影響化傳播:電視紀錄片《故宮》中的“情景再現”分析[J].新聞界,2007,(10)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