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12期

生態文明視域中文化產業發展問題解析【2】

田新玲

2014年01月07日11:35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二、文化產業生態問題產生的原因

以上闡述的是文化產業的生態問題,有些問題並不是該產業獨有的,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生態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重大現實課題。那麼,被視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可能路徑之一的文化產業,為什麼也會有生態方面的問題呢?

資本既是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又是生態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資本的根本動力是追求剩余價值。那麼,一切可以產生剩余價值的方法、手段都被資本所青睞。比如,充分利用科學加強管理、刺激消費、全面發展生產等。資本要求擴大現有的消費量﹔要求把現有的消費推廣到更大范圍﹔要求生產出新的需要,發現、創造新的使用價值。這種本性使得產業部門包括文化企業犧牲環境資源、加大能源消耗,來生產剩余價值。發達國家在世界市場進行資本擴張,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在產業全球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轉移了生態成本。我國文化制造業承接了國際產業轉移,不能不產生產業低端帶來的環境污染、能源高耗等問題。同時,我國文化產業化本身就是一種資本邏輯。資本邏輯是指:資本作為佔支配地位的現代生產關系,其活動歷程具有必然如此的內存聯系、運動軌跡的發展規律。即“資本基本主義”原則,以資本為中心構造的一種社會基本組織和經濟權利。它的核心要義是:資本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隻要有了資本就可以建立起創造財富,促進經濟增長﹔資本是社會經濟權利的中心,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是資本雇佣勞動,經濟組織中治理結構以資本為中心,資本的擁有者具有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從而形成資本特權。文化產業如今已成立了許多大型的旅游集團、文化傳播集團、傳媒集團等等,強大的資本支持使得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在這種邏輯下產生了前面所述的問題。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較低是產生生態問題的直接原因。我國傳統文化產業依賴制造業、旅游業、娛樂業等,這些資源型的產業消耗資源、能源,並受人口環境的制約。據統計,服務業的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其中“文化、體育及娛樂業”的能源消耗也在加大。

當然,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龐大的人口數量、復雜的社會矛盾、城鄉的經濟發展,也會間接影響文化產業的時空分布、環境優勢等生態問題。

三、生態視域中文化產業發展的應對策略

資源型的文化產業,依托本地自然資源或人文資源,如果不重視產業的生態化問題,就會影響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精神文明弘揚。文化產業要想科學發展,應採取哪些策略呢?

(一)創新文化資本市場政策。文化產業已被定位於國家支柱型產業,在文化產業領域“怎樣利用資本、怎樣限制資本”是急需回答的問題。國家已經出台了上海自貿區的總體方案,確定進行資本制度創新。像一些內陸地區,也應盡快放開資本市場政策,特別是針對文化產業的政策,比如關於中小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以設置“文化產業銀行”,讓更多的文化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正處於體制改革進程中的文化產業發展時間較短、基礎薄弱、形態不成熟,現階段需要政府的扶持。創新文化資本市場政策,或者進行資本制度創新,會解決制約文化產業發展最大問題的資本問題。當然,還需注重基金、風險投資、天使投資,讓公共財政資金更有效地推動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文化資本市場多元化的投資、多樣性的資本、多層次的股份,有利於保証文化企業的公共性。據報道,河南省正在申報“內陸自貿區”,以爭取制度政策紅利,這是不錯的嘗試。

(二)樹立“生態消費”觀念。消費社會主張的消費主義是將消費者的極度應享性、資本家對利潤的追逐看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求的滿足,而是不斷追求被制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這種觀念在邏輯上會導致資源枯竭、過度開發等生態問題,而且使人類行為的價值維度喪失。而生態消費則是指人們在決定是否買某種商品以滿足自己的生產、生活需要時,越來越多地增加對環境的考慮,堅持購買和消耗符合環境標准的商品[6]。生態消費堅持維護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崇尚簡朴和健康的生活,偏愛消費“綠色產品”。如果消費者從關心和維護個人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生態環境、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出發進行消費,就會對文化市場的環保形成一定壓力,可以引導相關文化企業生產和制造符合環境標准的產品。國家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指出,要創新商業模式,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擴大文化服務消費,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生態消費就屬於一種新型低碳特色文化消費,是拉動生態文化產業增長的一個重要驅動力。我們應該樹立這種消費觀念,克服過度開發或盲目開發帶來的問題。

(三)進行結構調整,建構文化產業的生態鏈。文化“走出去”不能再依賴“硬件產品”的出口,而應加大“軟件產品”的分量。這需要對文化產業系統的各類行業進行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使文化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銜接起來。當然,文化產業的核心在於文化的強大,即文化核心價值觀念具有廣泛深刻的影響力。由此,傳媒業作為文化產業的核心,應該發揮火車頭的帶動作用,傳播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加強國際話語權。

生態鏈作為文化產業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實現文化產品向資本轉化的必要路徑。如果一開始就規劃好生態鏈的建構,則會使產品更完美、產業更健康,付出的成本會更少。產業生態化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建構產業生態鏈需要發展一批新興的靜脈產業,建立和完善廢物處理、回收、再利用體系,隻有這樣才能在整個社會的范圍內形成“自然文化資源——文化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鏈條。比如,旅游文化產業可通過組織環保公司或環境部門處理物質代謝、環境優化,與供應鏈、產業鏈形成生態產業群落,使得與旅游相關的物質、能量、信息在旅游產業系統內有機地流動並得到循環利用,從而建構起協調的生態鏈。有些文化產業生態鏈的建構,需要綠色技術的支持﹔有些則不需要過多的人為活動。像數字產品很快進入大量更新淘汰期,應在綠色技術基礎上盡快建立起完善而有效的回收、再生資源化利用體系,以節約資源,減少污染。而有些稀缺的非物質文化資源,不能破壞產品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同時要保護其所依托的當地內蘊深厚的文化,減少旅游活動對當地社區原生態文化的負面影響,避免大規模標准化對原生態的多元文化造成的沖擊[7]。

在文化產業系統,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四)加強創意,把文化資源開發提升為創意產業。我國文化產業大都依托傳統資源,而一些歷史文化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資源型文化產業的生態化非常關鍵。而近年來興起的創意產業本身就是一種生態產業。創意是人們有目的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具有原創性、創新性的特點。一個好點子、好主意都有可能成為一部大片。文化產業看上去是資源的競爭,實際上卻是內容創意的競爭。創意的程度決定了文化產品的質量。在我國文化產業進行改變增長方式的當下,加強創意無疑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型發展的有效路徑。再說,我國文化產業往往因為重視資源而忽略了創意,大量文化資源被別的國家借鑒、運用,像美國生產的《花木蘭》《功夫熊貓》等。創意並不是對資源的忽略,而是建立在資源基礎上進行高端開發。

創意產業是內容產業、精神產業,依靠的是人的創造力的釋放和解放。所以,中國“文化產業”真正發達需要充分釋放中國人的創造力,提高人的素質,拓寬人的視野。把發展重心放在人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上,有利於解決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生態問題。創意產業有助於提升文化產業的內涵,調整我國經濟發展方式。

(五)加強文化創意產業與生態產業的互動融合。文化創意產業生產的是富有人文氣息的精神產品或服務,給人以精神享受,而生態產業提供的則是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生態產品。倘若兩者融合,那就真正地實現了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達到了“詩意地棲居”的目的。國外一些大型文化產業集團已經完成了文化創意產業與生態產業的融合。像迪斯尼的動畫片與主題公園就是文化創意與生態旅游的融合﹔《阿凡達》的拍攝過程就是電影創意產業與生態產業相互結合的過程。我國大都市,像北京、上海正在嘗試都市農業、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相融合的產業。還有鄉村旅游、農業觀光也正提升著自身的文化元素。產業融合可以取長補短。文化產業借鑒或依賴生態產業回收、處理自身的污染因素﹔生態產業可依賴文化創意產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當然,這種互動還可上升到內部結構、管理模式上。

總之,在產業融合的浪潮中,文化產業雖然出現了一些生態問題,但及時採取相應措施、調整發展思路,燎原繁盛的文化產業會可持續、更環保。

(基金項目:2012年度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2&ZD033﹔渭南師范學院2013人文社科育苗項目13SKYM027)

(作者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參考文獻:

[1]潘岳.論社會主義生態文明[J].綠葉,2006(10).

[2][5]楊學義,徐經貴.基於模擬生態系統的區域產業結構生態化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1(11).

[3]朱春陽.中國文化“走出去”為何困難重重——以文化產業國際貿易政策為視角的考察[J].新聞大學,2013(3).

[4]李慕菡,等.我國國際貿易中污染產品的跨境轉移[J].國際貿易問題研究,2005(10).

[6]矯海霞.生態文明視域下的消費倫理觀[J].理論月刊,2011(12).

[7]謝增輝,楊金棟.歷史文化古鎮旅游產業生態化發展研究[J].新學術論叢,2009(11).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