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當今傳媒,渠道為王 融合新媒體或是紙媒出路

石暢

2014年01月24日09:1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1月7日晨,邵逸夫辭世的消息開始在社交媒體、手機新聞客戶端、車載電台鋪天蓋地襲來。與此同時,各大報紙已印刷出版,這則消息直到24小時之后才出現在各大日報、都市報的版面。在信息傳播如此便捷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如果說紙媒還有什麼優勢的話,其“完整的邏輯、高質量的專業操作和克制的文本”可能是其僅存的優勢和尊嚴。

    突如其來的紙媒寒冬

    2013年,紙媒面臨著發行量下滑、印刷成本上升、廣告收入下降的嚴峻形勢,不少紙媒的突然消亡給這個冬天帶來了一番別樣的冷。

    “執子之手,與子偕行——期待每一次交會,都有互放的光亮”,這是刊登在《新聞晚報》2013年11月1日頭版的2014年報紙征訂廣告。“每一次交會”、“互放的光亮”,典出徐志摩的一首小詩《偶然》。怎想,一語成讖,《新聞晚報》卻沒能逃過該詩另一行文字的命運——“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2013年12月24日,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的《新聞晚報》在當期報紙上刊出了《休刊公告》,向訂閱用戶交代休刊后的退訂轉訂事宜。

    需要注意的是,《新聞晚報》的停刊,發生在解放、文匯合並成立上海報業集團的大背景之下。作為曾經的競爭對手,解放日報報業集團與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各自旗下存在諸多同質化經營的報紙刊物。上海報業集團成立之后,自然而然,合並同類項的“並轉”是在所難免的。與其說這是一起行業性事件,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因集團間合並帶來的內部調整、資源優化。

    步入新年,曾經是日報性質的《國際金融報》在沒有告讀者的前提下忽然停刊近一周時間,在1月6日重新出版的當天頭版刊發了一則《致讀者》,從此由日報改為周報。

    兩起事件相隔僅10天不到,有媒體人唏噓紙媒的大限將至,也有人將后者稱之為“紙媒悲劇”的新范本。一方面,兩起事件的接踵而至讓圈內傳媒人不由思考,紙媒蓬勃發展這麼些年以后遇到了真正發展困境,是時候換種思路謀發展了。另一方面,讀者則要欣慰傳媒業“大浪淘沙”、“去粗存精”的時刻終於到來,淘汰過后留下來的都將是市場真正需要的。

    當今傳媒,渠道為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冷兵器時代,縱有十八般武藝,但兵器的殺傷性大抵無差,面對開疆拓土的需要,誰擁有最好的馬匹,誰就擁有了一半的天下。信息時代傳媒業之間的攻城略地也不過如此,比的是信息的及時通達、剖析的專業且深度。前者好比是戰馬,后者則代表了兵器的殺傷力。

    網絡新興媒體,與互聯網相伴成長、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普及而迅速成長,從內容生產到讀者手中,隻隔了一個發送鍵。紙媒則有著漫長的印刷前流程,即使是在版面簽發付印、衛星傳版到了印刷廠,之后還有制版、印刷的流程。而真正到讀者手裡,還要經過郵局投遞這一環節。在信息的及時通達方面,紙媒完敗於網絡新興媒體。但在專業且深度的剖析、解讀方面,紙媒“完整的邏輯、高質量的專業操作和克制的文本”依然是強悍的核心競爭力。

    麥克·盧漢說,“媒介即信息。”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媒介不僅是信息,它還是渠道。紙媒通過發行盡可能擁有更多的閱讀人群,通過新聞專業團隊的操作保証所提供內容的確准,通過獨到的新聞視角和觀點擴大自身影響力,最后把廣告和新聞打包,在傳播中實現收益。 但是,紙媒上的內容並不是隻印在紙上,門戶網站借助強大的平台力量,幾乎是以零成本的方式從紙媒攫取寶貴的新聞內容與信息資料,正越來越多地從紙媒那裡掠奪更多的讀者人群和紙媒賴以為生的廣告收入。不得不承認,在網絡蠶食紙媒的同時,紙媒用自己的內容資源喂養大了網絡新興媒體,而新媒體正逐漸搶佔紙媒的市場份額,成為紙媒的掘墓者。

    從傳統傳媒人的情懷來講,我們理解“內容為王”的驕傲,但從商業模式來看,如果紙媒在渠道的創新上消極應戰,那麼其結局就隻有“呵呵”了——對於致力於轉型成為現代傳媒業的傳統媒體,“平台為王”或許方為正道。

    融合新媒體或是出路

    對於“傳統媒體是否會被新媒體取代”的問題,上海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強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會。”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有著類似的表示:“現在《紐約時報》更注重電子版的東西,但是無論如何,紐約時報的電子版有人關注,還是與它的紙質版有關。”來自移動互聯網研究聯盟的一份數據表明,仍有相當多的用戶選擇報紙作為重要的新聞獲取平台,而且,“紙媒的影響力在於它影響了有影響力的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許多新聞,越來越多的讀者是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新聞客戶端及時獲得的,而非通過日報或都市報,也不是通過手機報和電腦網頁。手機報,曾經的最新媒體,如今卻變成了明日黃花。1月12日,“新華每日E刊”,宣布1月15日起正式下線。

    當許多傳統媒體尋求轉型,在新媒體平台諸如微博、微信等平台試圖找回日漸式微的影響力時,卻愕然發現,微博已經不再時興,甚至微信也開始讓人覺得“審美疲勞”。渠道的日新月異讓人寒顫連連。“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愈發成為紙媒的宿命,而隻有積極擁抱最新科技所帶來的最新渠道,選擇與新媒體主動融合,才是紙媒的唯一出路。

    時空流轉,技術更新,信息的載體在變遷,不變的是從事傳媒行業的傳媒人。隻要傳媒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操守還在,或許有一天,紙媒作為一個新聞單位可以脫離紙質印刷而依然存在,其確准、詳實、客觀依然在大眾的記憶中以紙媒的形象存在,雖然脫離了紙質的載體,但卻依然被人尊敬地稱為紙媒。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