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柴靜作為中央電視台最受人關注的記者型主持人之一,在多年的記者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採訪經驗,初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採訪風格和採訪理念。本文初步總結了她對採訪的基本觀念和思想,以啟示更多的青年記者如何邁入新聞殿堂。
關鍵詞:訪問﹔人文關懷﹔新聞旨趣
2013年年初,央視女記者柴靜的隨筆集《看見》在市場上熱銷,引發了對她的採訪方式和風格的探討,在她之前,很少有記者因為採訪方式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和討論。柴靜非新聞科班出身,憑借執著和悟性大膽嘗試和演繹不同的採訪方法,勤勉自省,苦練內功,這個曾經在第一次採訪時倉皇逃跑連採訪本都忘了拿的女記者,在經歷了一次次艱苦的歷練和蛻變之后,終於破繭成蝶,邁入當今最優秀的記者陣營。電視鏡頭中的她,犀利敏銳、冷靜客觀而又鋒芒畢露,她的成長經歷給很多記者以啟迪,也許她的採訪理念並不具有普適性,但至少可以給那些熱愛新聞的年輕人以啟發和激勵,推動他們更順利的邁入新聞殿堂。
一、採訪的前提是一種欲望:“你不關心回答,就別問”
柴靜自述“選擇電視是為了選擇一種更開放的氣息,選擇與人群更緊密的溝通。[1]”在她看來,真實的生活比舞台上的戲劇更戲劇、更迷人,戲劇是預設好的台詞、預設好的角色,而新聞中一切都是未知,需要記者的調查和訪問揭示真相。因此,她認為記者投入採訪的前提是一種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你不關心回答,就別問”,新聞不是表演。採訪中她避免問一些所謂的裝飾性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對記者和公眾來說是已知的或可想而知的,記者在提問的時候根本不關心對方回答的內容,而只是把問題問得很花哨,希望對方配合回答,完成一次看似成功的採訪。這樣的採訪看似圓滿,實則毫無懸念和意義,模式化、刻板化的提問無法引領觀眾獲知有價值的信息。
柴靜採訪“兩會”,她說:“我隻有十秒鐘,我隻有一個提問機會,我一定要問一個真問題。”她說的真問題就是“真正因為未知而欲知而生發的問題,而不是記者已經在其他地方知曉了的,想好編輯方案的,預知他會怎麼回答,預知領導會在哪個地方點頭,觀眾會在哪個地方掉眼淚的問題”[2]。真問題從何而來?來自記者對社會和事實的了解,對事實真相的敬畏和展示未知世界的渴望。從本質上,採訪是懷揣疑問,秉持懷疑精神,探尋更多的真相,引導公眾認識更深的層面,記者提問人雲亦雲,簡單雷同,是對工作的消極敷衍和對採訪資源的浪費。
二、採訪的境界是一種抵達:“不見刀光劍影,卻見衣衫盡裂”
柴靜先后供職的兩個主要電視欄目分別是新聞深度報道《新聞調查》和現實題材專題紀錄節目《看見》,節目性質和採訪流程不同,但採訪難度都很大。《新聞調查》被稱為中國的“60分鐘”,常常要開掘內幕、挖掘真相、採訪很剛性,對抗性強,柴靜在節目中經常與黑暗勢力交鋒,唇槍舌劍,后者主要是人物訪談,採訪重在開掘,表面波瀾不驚,實則處處充滿機鋒和睿智。剛開始柴靜也認為對抗性採訪應充滿質疑精神,要精心設計、思維縝密、氣勢凌厲、步步緊逼,最好是“一劍封喉”讓對方無處遁形,最后乖乖繳械投降。在長期的歷練中,她感悟到採訪不是將對方問倒,審訊式的採訪有時候是濫用記者的權力,是一種粗暴的採訪方式。
“採訪是一種抵達”,是對事實的追求和敬畏,採訪的境界是“不見刀光劍影,卻見衣衫盡裂”,不事張揚,避免劍拔弩張的對峙和質問,通過智力的較量,讓事實浮出水面。對抗性採訪不僅要機智、尖銳,更要用智慧解開採訪症結,柴靜的武器是“對人的認識和解讀”。她採訪江西東鄉縣公安局副局長徇私枉法、設詐死計幫販賣假古董的弟弟逃脫懲罰的事件。一見面,對方戴一個墨鏡,大談文學,問到案情,輕鬆回答“是我弟弟,我大義滅親,親自交給山東警方了”,不肯多說一句,欄目組鎩羽而歸。她回到賓館絞盡腦汁分析對方的心理,一個寫詩的文學青年要靠戴墨鏡遮掩自己,說明什麼?說明他意志薄弱,內心掙扎,讀懂了對方的心理,她決定靜觀其變,第二天傍晚得到消息“局長已經向組織坦白”。在這樣的採訪中,對方有備而來,回答滴水不漏,採訪陷入困境,柴靜從人性的角度了解、分析,探究對方的心理解開採訪症結,對方的真實面目漸漸露出馬腳。採訪中及時調整和穩定訪問心態和思路,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來採訪,這是柴靜教給我們的重要採訪經驗。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