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作為電視媒體報道的重要手段之一,往往能夠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吸引受眾注意力並贏得好評,但現今我國的新聞現場直播報道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那麼,如何進一步開發電視新聞現場報道新思路,更好彰顯直播魅力,達到最佳傳播效果,成為電視媒體從業者在實踐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語境﹔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問題﹔對策
前蘇聯美學家鮑列夫指出:“現場直播把觀眾帶進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歷史事件之中,這一事件隻有明天才能搬上銀幕。后天才能成為文學、戲劇和繪畫的主題” [1]。由此可見現場直播的傳播魅力。特別是在新媒體語境下,互聯網、QQ、微博、微信等交互式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為受眾獲取信息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徑,同時也讓大眾進入自媒體時代。在這種形勢之下,電視新聞現場直播要處於不敗之地,吸引大眾眼球,更好滿足受眾知情權,就要使電視新聞現場直播成為報道常態。
電視新聞現場直播是指利用微波與衛星信號傳輸系統,將設於新聞現場的多個拍攝機位攝錄的畫面、音響,綜合背景資料,通過現場記者與演播室主持人的採訪、串聯與評述,現場切換、編輯,實時地播出、傳達給觀,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2]。翻開中國電視新聞發展史,我們發現,1997年是一個具有關鍵性意義的節點,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電視新聞直播開始進入活躍期。
一、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特點分析
1.客觀真實性
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客觀真實性表現在新聞記者在新聞事件發生現場能夠客觀真實的報道事件發生與發展,並且多以長鏡頭為主,后期往往不加剪輯,真實傳遞給受眾。電視直播直觀的現場真實記錄的場景,以強烈的現場感吸引著受眾,給受眾身臨現場的超強震撼感,進一步提升新聞客觀真實性。在“721”北京特大暴雨洪水災害現場,觸目驚心的畫面,斷斷續續的現場音響,通過現場直播報道傳入千家萬戶,讓受眾真實了解洪水災害第一現場的進展。
2.直播與觀看的共時性
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可以實現新聞事件發生與受眾收看信息的共時性,使受眾目睹和感受新聞事件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在過程中同步體驗,實現了新聞事件的“零距離”接觸,大大提升了電視新聞的傳播魅力。正如CNN的創始人特德•特納說:“新聞應該由TODAY NEWS TODAY”變成“NOW NEWS NOW” [3]。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汶川大地震突然發生,中央電視台立即打破正常節目播出表,並且馬上派駐媒體工作人員前往第一現場,不間斷地現場報道最新消息,使全國人民零距離接觸地震現場,在第一時間了解災情的最新變化和抗震救災的最新進展。
3.不可預見性
電視新聞直播的魅力就在於其不可預見性。新聞媒體工作者無法提前對新聞事件發生發展以及結局等作出預測,但是可以帶領受眾一起去現場體驗,特別是現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受眾更需要及時性的信息傳遞。這種第一時間內的懸念使觀眾產生一種緊張的期待感。齊魯電視台金牌新聞節目《每日新聞》,每天都會切入SNG報道組採集的現場信號,突出突發性新聞事件的報道,突發事件的這種不可預測性也決定了新聞的不可預見性,可以讓受眾跟隨記者鏡頭一起去探尋事實真相,更能吸引受眾眼光,滿足受眾期待感。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