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04年開播以來,《星光大道》屹立於中國真人秀電視節目風雲變幻的八年之間常青至今,其昂然的生命力與節目自身適時而變的形態特色密切相關。然而,經受住了歷史的大浪淘沙,面對《中國夢想秀》、《中國好聲音》等同類型“新貴”的強勢挑戰,《星光大道》又將何去何從。本文從得與失兩個方面歸納了《星光大道》開播八年以來的經驗與缺陷,以期對中國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有所指益。
關鍵詞:星光大道﹔真人秀﹔節目形態﹔娛樂
2012年已是《星光大道》自開播以來走過的第八個年頭。2004年10月,由央視綜藝頻道打造的大型綜藝節目《星光大道》首播即創下了頻道收視第一的佳績。節目開播之后,社會各界反響熱烈,余溫仍延宕至今。據CSM(央視索福瑞公司)的收視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度《星光大道》年度總決賽的首播,全國收視達到3.61%,創2004年開播以來的收視新高,位列綜藝頻道欄目收視之首[1]。八年之間,中國電視節目類型層出不窮,節目形態日異月更,作為中國大陸較早的較具代表性的真人秀節目之一,《星光大道》能夠長存至今,個中經驗值得總結與探究﹔而今面對《中國夢想秀》、《中國好聲音》等同類型節目“新貴”的強勢挑戰,節目今后何去何從,也同樣需要直面與深思。
一、“得”——中國式平民秀
《星光大道》是由央視綜藝頻道於2004年10月9日推出的一檔大型綜藝節目,時長九十分鐘。節目以層層遞進的形式依次分為周賽、月賽、年賽三個晉級階段。周賽共分為四個板塊,依次為“閃亮登場”、“才藝大比拼”、“家鄉美”、“超越夢想”。周賽共五名(組)選手參賽,每一個板塊淘汰一名選手,最終決選出一名周冠軍。在月賽中,三名周冠軍與兩名反敗為勝的選手(在周賽中落選的選手)進行角逐,最終產生一名月冠軍,並進入年度總決賽。年賽共分為七場,十名月冠軍和十五名挑戰者通過角逐,最后誕生一名年度總冠軍。《星光大道》以“沒有門檻、沒有距離、沒有限制的大眾欄目”為宣傳口號,開播八年來始終堅持“百姓舞台”的基本宗旨,堅持零門檻、零距離以及大眾參與性、娛樂性的節目定位,力求為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普通勞動者提供一個放聲歌唱,展現自我的舞台。
“平民化、生活化的文化指向是‘星光大道’的魅力所在。[2]”平民化同時也代表了當代電視節目形態發展的總體傾向。個人認為,《星光大道》的節目魅力與生命力主要來自於節目之於社會文化風向與大眾心理的敏銳覺察與精確把握,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相比傳統綜藝類節目,《星光大道》最大的突破即在於將傳統的以明星為主體的綜藝“秀”轉換成為了以平民為表演主體的“平民真人秀”,順應了2000年以來社會文化的大眾化轉型趨向。“不分年齡、不分唱法、不分職業,隻要你熱愛音樂,擅長表演,就可以登上《星光大道》為您鋪就的舞台。”“踏上星光大道,平凡的你也能星光四射!”《星光大道》作為一檔以平民為主體的綜藝節目,自我解構了觀眾視野中央視始終作為精英文化的代言人與藝術權威者的形象,重塑了與民同樂、平近親和的“平民”形象。無論是農民、下崗女工、軍人、學生、農民工,抑或古稀老人、4歲孩童,《星光大道》都曾成為他們短暫圓夢的舞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節目表現主體的平民化,《星光大道》的平民化傾向同時體現在節目的具體形式上。如主持人畢福劍的不甚“官方”、不甚“央視”的親民派主持風格﹔以“家鄉美”環節為代表的節目環節的設置所體現出的節目之於平民選手表演內容的“原生態”的強調與保護等。從明星秀到平民秀,《星光大道》不僅領銜了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的大眾化轉型趨向,以平民為表現主體的相對陌生化的節目形態,同時也詢喚起了民眾之於節目的關注與參與熱度,相較於僅限於“一面之緣”的明星、名人,平民主角更易於取得普通觀眾心理上的認同。
另一方面,西方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改造。央視制片人汪文斌在談到克隆國外節目的方式問題時曾說:“克隆國外節目形態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國外的模式和中國的內容結合起來,這是第一層次的,這樣的克隆或模仿的嫌疑會比較重一點。第二種還是國外的東西,但我一定要把它的外形給去掉,拿它這個模式裡面的精髓的東西,跟我的內容進行多重組合,這才是真正的高超[3]!《星光大道》的克隆或模仿的方式則屬於后者。相比於西方真人秀節目,《星光大道》的不同之處或說改造主要集中於兩個方面。一是強調封閉的游戲規則,弱化了西方真人秀電視節目的紀實性,祛除了節目中較為敏感的窺探、獵奇性內容。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2004年1月出品的真人秀節目《學徒》(The apprentice)為例,節目多採用外景拍攝,節目規則較為簡單,強調紀實性,選手之間的對抗除節目游戲規則內的對抗之外,選手私生活中的互斗角力也是節目喜於捕捉、渲染的重要內容。西方真人秀節目之於觀眾“窺視欲”的刻意迎合與滿足與西方社會的大眾文化心理相輔相成,而在受“禮教”傳統熏染的中國,“發乎情而止於禮”、“非禮勿視”等禮義信條構筑了我國國民的深層集體心理,《星光大道》之於真人秀節目模式的這一改造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節目之於國民心理的正確把握與引導。二是將西方真人秀節目的基本要素——以物質獎勵的誘惑為行為動機,在電視媒體可以制造的非常態情境中,完成指定的對抗性游戲[4],改造為以“夢想”為行為動機的追逐“夢想”的歷程。中國真人選秀節目大多具有這一特征,“舞台”作為節目的具象符號往往被渲染成為“夢想”的應許之地——典型如《非常6+1》中選手在登上舞台之前必須經歷為期6天的專業培訓的環節之於“舞台”所隱含的“夢想”的意義的放大與強化,選手為獲得勝利、獲得物質獎勵而從事的表演則被包裝為追逐“夢想”的奮斗與努力,並進一步被加工制造成更易於向中國觀眾出售的“情感消費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