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3年·第6期

“非遺”紀錄片的內容構成、價值及其意義【3】

金震茅

2014年02月24日14:26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三)意義:觀照“非遺”的人文記憶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地域的人文記憶,是民族之根。“非遺”紀錄片的意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用畫面呈現“非遺”的原真生態

“非遺”紀錄片用多種形式“原真”紀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種存在形態。

首先,客觀記錄“非遺”本真性。如紀錄片《歡樂苗年》反映的苗年就像漢族的春節一樣,是貴州省雷山縣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節日。苗族會在每年陽歷的十一月中旬左右慶祝苗年,期間會舉行盛大的服飾大游行、斗牛比賽、歌舞表演、吃長桌宴。苗族人非常喜歡銀飾。所以在慶祝苗年的時候,苗族姑娘就會穿著銀飾考究的苗族傳統服裝參加集會。

其次,完整體現“非遺”的發展史。如我國第一部全面展現揚州剪紙的紀錄片——《美在人間永不朽》,揚州剪紙是一門優美的民間藝術,根植於人民大眾之中。在此片中,首次確認並正式提出,揚州剪紙源於包氏、張氏兩大代表。明清以來,揚州出現專業剪紙藝人,先后以包氏、張氏兩個剪紙世家最為卓著。包氏剪紙始於包壯行,將剪紙與漆器、銅器、燈彩、刺繡等其他民間藝術形式相結合,可稱為裝飾型剪紙。包氏后人包鈞,發明了剪紙書畫,稱為奇技神剪,所剪山水、人物、花鳥、虫魚,無不入妙。可惜的是,包鈞剪畫已經失傳。此外,由張萬國於清咸豐年間開創的“揚州花樣”,也是揚州剪紙傳承的重要一脈。張萬國后父傳子又傳媳,傳女又傳婿,至張永壽這一代已延綿五代。張永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實現了揚州剪紙由裝飾型向藝術型的發展過渡。

其三,挖掘保存“非遺”史料性。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河北省影視集團等單位聯合攝制的4集紀錄片《武強年畫》,該紀錄片在創作手法上著意突出武強年畫的史料性,從尊重史實入手,從武強年畫的衍生、流變與興衰,時代變革及發展,取得的成就及社會影響,濃郁的地方特色及獨特的藝術風格,傳承雕版印刷術的傳統制作工藝等,全方位、立體化地呈現出一部中國農耕社會的民俗藝術史。又如紀錄片《美在人間永不朽》從揚州剪紙的歷史到現狀,乃至剪紙所用的剪刀和材料都作了詳盡介紹。其中,一些細節和妙法都是首次公開,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剪紙史料。

(2)用鏡頭認同“非遺”的民族基因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無形文化遺產的典型,是一種民族文化象征,它往往蘊含著一個民族傳統文化最精髓的根源,保留著民族文化身份的認同感,傳承著代表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態的生活習俗、行為規范,承載著一個民族特有的心理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非遺”紀錄片用鏡頭讓受眾認同“非遺”的民族基因。

首先,感受民族奇特風情。中央電視台拍攝的紀錄片《鼓藏節》是苗族同胞獻給祖先的百年大祭,也是苗族同胞最隆重最獨特的節日。再如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非遺”經典紀錄片《雪頓節》介紹藏歷的六月底七月初,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這座雪域之城,感受藏民族雪頓節的奇特風情。其次,傳承民族文化根脈。保護好“非遺”就是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就是延續民族的靈魂血脈。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拍攝的紀錄片《花兒與少年》中的“花兒”只是一條線,牽出的是一部中國西部龐大而深厚的人文歷史,其“靈魂”在於對“花兒”這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層次的全新解讀和全方位的立體影像記錄。紀錄片《花兒》通過尋訪各地區、各民族的“花兒”傳承人、民間歌手等各階層鮮活的人群,用他們的故事詮釋西部人與“花兒”割舍不斷的情緣,呈現“花兒”獨特的精神魅力,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兒”的魅力。其三,展現民族精神風貌。豐富的“非遺”項目、古老的傳承歷史、精湛的傳統技藝是中華文明的凝聚,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與精神象征,江蘇常熟電視台拍攝的“非遺”紀錄片《湖甸龍舟》介紹在龍舟賽中,參賽者們頑強拼搏、百折不撓,完全沉浸於物我兩忘、乘風破浪、一往無前的“拼搏、前進”的精神意境之中。在槳與水的搏擊中,龍舟競渡將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主體生存意志與勇猛精進的民族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3)用影像喚醒“非遺”的保護意識

國務院在《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大力“鼓勵和支持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進行宣傳展示, 普及保護知識, 培養保護意識, 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共識,營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非遺”紀錄片喚醒受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使“非遺”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首先,增強“非遺”保護的自覺意識。紀錄片《刀尖上的藝術》對於江西省瑞昌市民間剪紙這門手工藝術的保護和宣傳有著積極的意義,特別是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剪紙傳承人劉詩英的剪紙絕活進行實地拍攝,增強了“非遺”保護的自覺意識,讓受眾充分認識到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其次,增強“非遺”保護的危機意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活態文化,因為受人類社會結構和環境改變的影響,以及其本身存在形態的限制,必然帶來它的社會存在基礎日漸狹窄的發展趨向,所以它的生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有不少甚至已經消失或面臨消失的危險。“非遺”紀錄片通過大量的事實,反映許多祖輩相傳的民俗技藝,世代延續的寶貴記憶,如今面臨失傳、失守的尷尬境地。一些依靠口傳心授方式加以承傳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隨意濫用、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經常可見,“非遺”紀錄片喚起受眾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與危機意識。

其三,增強“非遺”保護的搶救意識。“非遺”紀錄片為非物質文化的呈現和“活態傳承”提供了機遇。北京市文化局拍攝的百集紀錄片《守望》以高清影像紀錄展現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今的存續狀態,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十個門類,對每個項目作了科學、完整、精准的記錄。再如中央電視台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記憶II》忠實地記錄下仍然存活的甘肅花兒、北方儺舞、安順地戲、侗族大歌、堯頭古陶、東巴造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生存狀況。此外,還將觸角深入盤金毯、葡萄常、金魚徐、盔頭劉、京繡、雙順京氏旗袍、中國傳統弓箭“聚元號”等一批鮮為人知的老北京手工技藝、絕活。非遺”紀錄片的搶救性拍攝,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守護住了中華文化的靈魂家園。(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電視台)   

參考文獻:

(1)趙大偉 南方衛視高清紀錄片《嶺南記憶》開播 南方都市報 2012年12月27日

(2)萬思 九江學子拍攝非遺紀錄片《刀尖上的藝術》 江西晨報網 2012年8月29日

(3)馬海燕 紀錄片《留住手藝》登陸央視 講述50個非遺項目 中國新聞網 2012年7月17日:

(4)李星婷 王濛昀 重慶大學生暑期拍攝非遺紀錄片 中國文化報 2013年8月26日

(5)聶超 《美在人間永不朽》 首部揚州剪紙紀錄片殺青 揚州網2012年4月11日

(6)齊勇 李謙 蘇道玉 當代文化視野下“非遺”資源的精神價值探討 藝術百家 2012年第4期

(7)李遠 酈圓 默丹鈴 《非遺中國》發掘青島傳統文化 共筑最美中國夢中國商業電訊網 2013年7月30日

(8)項江濤 “媒介參與”與“非遺”的保護和開發 思想戰線 2012年第4期

(9)衛小林 海口“非遺”電視紀錄片播出 南海網 2011年10月4日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