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精神性與智慧性的形態方式和活態傳承的特殊品格,在人類社會和世界文明的進程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非遺”紀錄片紀錄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文化基因。本文梳理中國“非遺”紀錄片的內容構成,分析這些具有獨特文化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留存和發展中的歷史脈絡及現實情況,從而揭示“非遺”紀錄片對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一)內容:民族瑰寶的影像呈現
“非遺”紀錄片紀錄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文化基因。“非遺”紀錄片用真實的鏡頭語言紀錄下“非遺”項目最質朴和原生態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呈現精湛獨特的傳統表演藝術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文明古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和斗爭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表演藝術形式,每種藝術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千姿百態,色彩迥異,“非遺”紀錄片呈現出了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技藝和深厚的藝術修養。2008年6月7日國務院公布河北魏縣、肥鄉縣、館陶縣的冀南四股弦與河北邢台巨鹿縣的四股弦合並為四股弦,並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紀錄片《四股弦》詳細反映了四股弦屬於板腔體系,兼有曲牌體,其唱腔優美,通俗朴實、詼諧風趣。在表演形式上生動、活潑、粗獷,道白用京白,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朴實高亢,善於塑造各種英雄人物。再如海口廣播電視台攝制的13集海口“非遺”系列紀錄片對海口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了真實記錄,反映了流傳於海口地區的“舞虎”、“瓊劇”、“海南民歌”、“齋戲”等十幾個“非遺”項目的歷史、形成和特色,承載著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受眾充分感受到海口“非遺”在表演上神奇而獨特的藝術魅力。
(2)紀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節慶
“非遺”紀錄片充分展現優秀民俗文化資源,紀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節慶。中央電視台拍攝的紀錄片《生命的禮儀》,介紹了甘肅肅南縣裕固族一生經歷的禮儀。小孩長到三歲要舉行剃頭禮儀,傳承裕固族習俗。剃頭禮目前已經被申報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活動,也是高台、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新疆衛視首播的5集紀錄片《社火》介紹了作為我國春節的傳統活動“社火”的起源,強調“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紀錄片《社火》反映了“社火”這種民俗進入新疆之后各大商會圍繞著“社火”進行的競爭情況,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曲目開始逐漸被加入到“社火”的表演之中,豐富了“社火”表現形態。特別是在紀錄片《社火》第5集中介紹了昌吉大西渠鎮“社火”將各民族舞蹈藝術融入一體,傳統“社火”和現代“社火”相互融合,展現“社火”在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現代發展中交錯匯聚時碰撞出的燦爛火花。
(3)彰顯深藏民間的地方古老音樂
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中,我國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傳統音樂品種,傳統的民間音樂是我國“非遺”藝術中最重要、最經典的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嘹歌是生活在廣西平果周邊的壯族同胞世代相傳的古老民歌,包括三個內容:一為《日歌》,二為《夜歌》,三為《散歌》,擁有最本真的歌唱方式,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央電視台攝制的3集紀錄片《嘹歌也流行》是以嘹歌為題材的紀錄片,反映了嘹歌通過千百年的傳唱,與當地的方言(壯語)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長嘹、酒嘹等各具特色的曲調。嘹歌曲調字句簡短,優雅、動聽、甜美,朗朗上口、易學易唱、易記易傳,被專家學者稱之為“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壯民族音樂”。再如南方電視台攝制的10集高清紀錄片《嶺南記憶——廣東非遺紀錄》中的第2集《廣東音樂》,介紹廣東音樂是流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廣府方言區的中國傳統絲竹樂種,是嶺南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廣東音樂以器樂的豐富和寬廣的音域,以及豐富多變的表現手法,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
(4)展現高超絕倫的傳統手工技藝
隨著近代工業飛速發展,傳統手藝正漸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非遺”紀錄片展現某種手工技能,使一些瀕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用圖象形式保存下來。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精心制作的50集系列紀錄片《留住手藝》,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手工藝項目為主,選取50個傳統手工技藝,如代表廣東醒獅文化的佛山獅頭扎作技藝,具有宮廷制作水准的北京金漆鑲嵌技藝,體現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貴州銅仁龍舟制作技藝,代表中國古代織錦工藝最高水准的南京雲錦制作等,使這些國寶級手藝以影像的方式得到保護和展現。北京衛視首播的紀錄片《“繡”外慧中話“京繡”》介紹的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繡”又稱“宮繡”,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明清時期開始大為興盛,多用於宮廷裝飾、服飾,京繡以雅潔、精細、圖案秀麗、針法靈活、繡工精巧、形象逼真為主要特征。每一件繡品中都可體驗到京繡藝人高超的手工技藝和藝術修養。
(5)表達豐富多彩的口頭傳統語言
我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各民族的民間口頭文化遺產豐富多彩、底蘊深厚,並以多樣化的傳承方式,成為中華民族文化整體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無形的、不可重復的歷史遺存和文化記憶。紀錄片《回蕩千年的嘆息——川江號子》介紹的川江號子主要流傳於金沙江、長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和大寧河等流域。這一帶航道曲折,山勢險峻,水急灘多,全程水位落差較大,特別是經險要的三峽出川,船工們舉步維艱,川江號子正是在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下應運而生的。川江號子是長江水路運輸史上的文化瑰寶,是船工們與險灘惡水搏斗時用熱血和汗水凝鑄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傳承歷史悠久、品類曲目豐富、曲調高亢激越、一領眾和和徒歌等特征。川江號子還把川戲、竹琴、揚琴、金錢板等的調調隨手拈來,在“麻辣燙”中秀出了自己的獨有風味。再如湖南衛視國際頻道拍攝的紀錄片《客家山歌》,紀錄炎陵客家山歌的原始風貌。千百年來當地客家人以山歌的形式歌唱勞動、歌唱生活、抒發情思,至今還傳唱著的客家山歌有2000余首。2009年,炎陵客家山歌被列為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6)介紹身懷絕技的“非遺”傳承人
與有形的、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的是精神、技藝和創造,是承載在人的身上,又通過人的傳承得以存在、延續、發展的“活態”文化。正是因為無數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這些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才彰顯出中華文化的博大與厚重。天津電視台制作的紀錄片《拾遺保護》,該片以“非遺”傳承人的人物故事作為切入點來介紹“非遺”項目的工藝特點,這不僅能提起受眾的興趣,也能讓受眾更直觀、更生動地了解其工藝價值。比如,在《楊家埠年畫》一片的第2集《技藝篇》中,一開篇就直接引出國家級傳承人楊洛書作為切入點。楊洛書和年畫打了一輩子交道,《技藝篇》通過紀錄他的一個個小故事,比如每天要很早起來熬顏料,過年前要拜神祈福后才開工等,讓受眾通過一個個與年畫有關的動人故事,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年畫的工藝流程以及當地人的年畫習俗。古老的藝術,在“非遺”傳人手裡,歷經歲月的洗禮,綻放出薪火不滅的別樣生機。如由廣東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廣東南方衛視、廣東省民間藝術家協會聯合策劃、攝制的大型高清紀錄片《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符海燕》,該紀錄片以姑娘歌發源地——雷州市紀家鎮田園村為背景,以雷州“姑娘歌”傳承人符海燕個人姑娘歌演藝歷程為主線,集中再現雷州民間傳統文化“姑娘歌”源遠流長的歷史淵源和傳承人符海燕傳承“姑娘歌”20年來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全面展現了傳承人符海燕的人生故事、技藝和項目成就,彰顯“姑娘歌”傳承人符海燕的人格魅力。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