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3期

民生新聞的創新思考

吳  慧

2014年03月04日16:4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文章通過探討民生新聞創新性的發展之路,以雲南省蒙自電視台的民生新聞欄目《現場900秒》為例,運用了豐富詳實的新聞實例從報道題材、報道立場、播報方式、報道內容等方面侃侃而談,並展開對民生新聞創新的思考,對此類電視節目的與時俱進和長足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民生新聞﹔創新﹔報道﹔記者

百姓喜歡關注的電視民生新聞欄目,這種面向百姓、注重服務的定位使得民生新聞相對於傳統新聞已經有了重大轉變。所以如何保持民生新聞的活力,把握其發展方向,促進其可持續發展,成為了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一、突出輿論監督功能的創新

輿論監督通過救扶弱小、約束強悍、捍衛公理等使社會在趨向相互制衡的同時體現正義,讓不講理的權力成為講理的權力,減少權力波幅,賦予人更多的平等內涵。通過這樣的監督,把一些假、惡、丑的事物不加掩飾地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讓人們去衡量、去評判。這是一種強大的、積極的社會控制力量[1]。《主臥多出根大柱子,新買的房子真鬧心》新聞播出后,在建房過程中擅自改變了房屋結構的蒙自某開發商積極與住戶協商,如果有要求退房的,都可以按當初購房價全額退還,並且開發商還按當初購房時的貸款利率支付給客戶。還有欄目播出了蒙自的蔡先生購買的美素佳兒奶粉裡驚現虫子的新聞后,銷售公司立即給他們進行了相應的賠償,最終讓這些事情得到快速、圓滿的解決,大大增加了市民對欄目的信任支持和滿意度。

民生新聞欄目利用自己的影響和百姓的信任,可以成為政府做出某些公共決策的參考,或許媒體就是一面鏡子,要把民眾生活中的問題,最真實最細致地反映給政府和有關部門,發揮民生新聞的社會告知功能和輿論監督職能,為政府和民眾之間搭建一座民主化的橋梁,進而給民意的傳遞提供一個暢通的渠道。

二、價值取向民本意識的創新

在地方台以往的新聞中,報道的主體通常是政府官員、知名人士、社會精英等,普通百姓的篇幅少之又少,形成一種新聞報道中典型的“官本位”,而民生新聞民本意識的創新的扭轉了這一局面。2012年10月,欄目記者到蒙自文瀾鎮豹子洞村進行採訪,在村裡與村民同吃同住,用攝像頭真實紀錄了農村孩子讀書的艱辛。那裡有40多個孩子每天都要步行近兩小時的山路才能上學,早上四五點鐘城裡的孩子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他們就起床了,要摸黑走4公裡崎嶇的山路才能到達鄰村的小學讀書,必經之路上還有一個約90度、高約3米多的坎,這些孩子個個都得從那裡跳下去,讓人看了很是揪心。記者採寫了《豹子洞村孩子們的艱難求學路》新聞播出后,立刻受到了市教育局的高度關注,協調了孩子們到蒙自第四小學上學,讓這裡的兒童從此告別了天不亮起床,徒步近兩小時上學的艱難狀況。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