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評代表表達傾向分析
民評代表語言內容可以分為感性表述和理性表述兩種,這主要與表達方式有關,在語言中參加明顯的感性傾向多達六個關鍵詞,而且佔據著74%的比例(如圖4所示)。其中,前三項的情感色彩最為明顯。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電視問政節目本身就是既有問題的呈現,所以有33%比例的批評政府工作,隻能說明民評代表更願意將批評與質疑等字眼說出來,以表達自己對該問題的不滿,並不能說明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反而是“有損政府形象”這個關鍵詞,更加容易體現民評代表對政府的期許度下降,但能夠從政府形象的角度去說,這是一種統一而非對立的關系,從這一點上說,電視問政是能夠將問題限制在問題解決之內的,並不會引起負面情緒的泛化和對政府批評的過度化。電視問政中民評代表更多採用感性表達是符合其角色圖式的。市民發言有一個細節,即更多採用自己對問題的切身感受作為發言內容,切身感受第一具有說服力,第二具有更適合其市民的社會身份,第三也與節目環節比重安排有關。但是訴諸感性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市民並不能很好地認識到政府作為市政建設主體的地位,同時,對自身也缺乏一個准確定位。在與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要麼是處於弱勢地位,利益受損后情緒化嚴重﹔要麼是認識到自身的監督權力和主人公的地位之后,對政府工作的過分要求。這集中體現在要求承諾解決期限以及寬容展示方面。政府的理解表現為,主動理解是允許的,但是被官員要求理解則容易激起不滿情緒。但是其根本卻在於對政府工作內容的不了解,理性表述中佔據13%的“要求說明部門職能”恰恰說明了這一問題,當然政府工作宣傳不足也是導致市民產生不良情緒的一方面,但是作為市民,如何幫助政府將我們的城市建設的更加美好,顯然訴諸感性是對此無益的。
(三)滿意度對政府官員角色圖示要素的分析
現場滿意度統計是能夠反應出官員的回答與群眾滿意度之間的關系的(如圖5所示),滿意與基本滿意達到了70%。這說明了,在與市民打交道的時候不能僅僅滿足於對問題的說明和解決措施的陳述,動之以情和曉之以理,需要從兩方面同時進行表達。同時,不滿意也佔有30%的比例,這主要是由於官員的回答不能滿足市民的要求,對立情緒是導致這一比例的直接原因,更深層的原因則在於,雖然政府作為城市建設主體,要帶領市民共同努力。這裡面沒有上下級的關系,卻有誰對誰負責的關系。現場滿意度統計能夠客觀地反映節目的內容,也是對社會問題的直觀呈現。 通過數據分析,基本滿意佔據40%的比例,也說明了將公共問題放到電視媒介上解決,並引入百姓評判是成功的。但是如何表達以形成良好的對話氛圍就成了前提條件。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市民心中的官員角色圖式要素。第一,善於把握信息點。第二,語言富有邏輯性。第三,表達要精練簡潔。第四,內容充實飽滿。第五,善於運用情感交流。第六,勇於承擔責任,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七,謙遜的態度。隻有官員在對話中體現了以上幾點才能夠在電視媒體上展示一個態度端正、工作能力強、為人民負責的政府形象,才符合人民對政府官員的角色期許。
四、結論和啟示
電視問政節目,不僅僅是將問題和解決措施簡單的挪到電視媒體上做以呈現,更是將電視本身的特質嵌入到裡面。一切都不是表面現象,但主要問題都出在表面上。關注形式,內容就會跟隨而至[3]。作為展示媒介的電視顯然更適合直接簡單的對話形式,其圖式作用也反映在形式的運用上。
電視不同於其他媒介,更加注重的是氣氛的營造,滿意度的統計依據對話內容,更多的是對官員的印象打分,正如《百姓問政》主持人總結的一句話,政府要外塑形象、內練素質。運用感性交流的手段來降低市民感性因素對政府工作的評判才是目的。
電視問政節目不僅僅反映的是社會問題,同時也反映出了我國官員對媒體的理解以及自身媒介素養問題,在運用媒介上還有待加強。在媒體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善於運用媒體做好政府工作,既是滿足市民參與的要求,也是社會局面安定團結的要求,更是政府為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加強的地方。
(作者簡介:王智,廣西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新文學與傳播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霞.“電視問政”緣何刷新收視率[N].光明網,2011-12-08.
[2] 何潤萱,鄭智斌.電視問政節目的問題與改進[J].青年記者,2013(3).
[3] (法)莫裡斯·列維著.朱振明譯.傳播學的100術語[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