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會感性文化的合理發展途徑
“從文明與文化的演進歷程來看,社會感性文化是繼人類工具文化與社會理性文化后的第三種文化形態。[5]”人類工具文化是人類社會產生之初就已存在。人類從動物中分離出來,通過改造自然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類文明。工具的進步大大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發展,生產工具甚至成為生產力前進的標志。社會工具性文化貫穿人類社會的發展始終,社會理性文化是在人類工具文化的基礎上演進而來,它不是對工具文化的否定而是在前者的基礎發展而來。自近代啟蒙運動的發展以來,人類進入高揚人的主體意識的理性時代。
這個時代的哲學家都相信可以通過理性的力量可以認識自身及外在事物的本質。在古代社會中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人們把自然看做是高於自己的自然神,對自然主要是崇拜和敬畏。近代文藝復興以后,哲學家早已不關心世界的本源是什麼,他們開始討論人何以可能認識外在世界。這也就是近代的認識論轉向。人的關注焦點從本體論問題轉向認識論問題的原因在於自然科學的發展需要新的哲學為其確立自身的合法性與有效性。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人的作用,人不只是簡單的被動存在物而是有主觀能動性的。近代人對於人的主體性的理解就在於人的理性。康德作為近代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人為自然立法”,把人的理性看作是最為根本的。而且在他這裡主體理性被絕對化抽象化。尤其是現代工業化水平提升,人類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更深化了人們對於社會理性文化的信仰。這種做法一方面對社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在物質生產過程中人們太注重主體理性的作用,沒有看待大自然作為人活動的客體對人的反作用。例如環境的污染,生態的破壞。更為重要的是,社會理性文化的極端發展還會導致人的異化,人成為自己創造的理性的奴役。人們看到社會理性文化的局限性后,產生了對它的反思及揚棄,最終形成了第三種文化形態,即社會感性文化。
網絡文化就是社會感性文化在現時代的表現形態,網絡文化的審美特性體現出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揚棄。網絡文化的產生是感性文化對理性文化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其對理性主義所帶來的文化審美的消解的同時還進行了自我否定。人們應當看到這是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經階段,但是如何通過對這一文化的超越才是人們當今面臨的現實問題。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共存的多維度社會,理性與感性、理想與現實、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沖突構成了現代視域下的審美判斷。反理性的感性文化在網絡傳媒的幫助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影響著人們的實際生活價值判斷。完全陷入感性主義的網絡文化也會在對理性的消解中自我解構,但是其為人帶來的價值和審美的迷茫卻不會隨之消失。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完成網絡感性文化下人的審美價值的超越。第一,社會的發展基礎是人的物質的生活的實踐活動,隻有滿足了大多數的物質需求才能達到更高的精神階段。第二,注重感性文化與理性文化的溝通。審美生活化,生活審美化才能使人們感性的物質內容獲得理性的價值形式。也就是說在現代作為全面發展的主體不僅僅要關注生活層面還要關注價值層面,提高自己的審美品位,做一個全面佔有自己本質的、理想與現實統一的個體。(作者簡介:楊佩,陝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西建.審美文化與美學學科的當代轉型[J].浙江學刊,1998(1).
[2] 張晶.當代審美文化新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3] 聶振斌.藝術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 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5] 李西建.當代文化進程中的中國美學[J].湖北大學學報,1993(5).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