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4期

孔子具有怎樣的傳播思想——

從傳播學角度解讀《論語》【2】

陳力丹 袁鵬亞

2014年04月16日16:4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論語》中的“禮”和“孝”對人們思想的束縛

孔子傳播思想中關於人際關系的論述,均要求言者及聽者對傳播內容按照倫理規范的固定程序進行。這樣一來,交往者首先面臨的不是發出和接收的訊息,而是倫理規范的問題。傳播者必須考慮“說什麼”和“怎麼說”,聽者亦然。倫理規范就是要使交往者總是處於是否應該和是否被允許的限定之中,或干脆完全支配人與人的交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幾句話,典型地顯現出孔子將人的交往封閉在社會倫理的戒律之中。

在社會學家費孝通看來:“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孔子很重視服禮的主動性。禮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即使在沒有人的地方也會不能自已。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過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8]

與其說孔子要求在人際傳播中主動地順從和倡導傳統,倒不如說這是他的無意識行為。因為在漫長的無聲無息的教化和浸潤過程中,對禮的恪守,已經潛移默化,成為深入腦海的一種不自覺的意識,並通過言語和行動在人際傳播中悄無聲息地流露出來。

作為一種關系規范,“禮”要求人們把注重外表的禮儀改為發自內心的尊敬之義,教人注重終生修其身,使自己無論內心活動還是外在行為都合乎禮。“禮”指明了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處於傳播關系的某種交叉點上,擔任著某種具體的社會角色﹔沒有“禮”,人在社會中就不能自立。這種人際傳播規范,最終將道德教條地提升為社會法則,凝固成人們交往傳播的行為模式和內在要求,形成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一大特色。[9]然而,正是這種所謂的思想文化,使得“禮”內化為人們交往中無形的行為規則,並在人們的言行中得以展現。由此,“禮”對人們思想的統治和言行的約束可見一斑。

以上考察的是社會層面、個人修養層面孔子關於人際傳播的思想。在家族系統的傳播中,他看重父權,關於傳播的內容,帶有強烈的孝悌觀念和濃厚的尊卑長幼意識。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在家要孝順父母,在外要順從師長。對順從的強調,是維護宗法和父權的需要。“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這是維護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綱常名教。對此,魯迅先生曾指出,隻要思想稍微開明的家長,都會希望子女長大成人之后能更聰明更強大更幸福,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比自己這一輩人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就﹔事實上,按理說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超越過去。“超越便需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10]128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孔子主張的這種家族內部的人際傳播秩序,目的在於明晰父子、長幼、貴賤之序,確立長輩的權威。而在今天,多數青年人則勇敢奮力地呼喚著、追求著並踐行著社會民主和自由平等,若從這個角度看,孔子的這種傳播思想是相當守舊的,是不符合現代社會精神的。魯迅先生一再呼吁思想覺醒略微開明的父母們,勇敢地去清算過往束縛人們思想和自由的不合時宜的陳舊想法和傳統道德。唯有如此,子女們才能在未來開辟出屬於自己的新路子和新天地﹔也唯有如此,父母們才能真正去解放自己的孩子,使他們成為有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的人。為此,魯迅先生規勸父母們:“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10]133

無限期延長父對子的觀念影響,進而形成親子間信息傳達的秩序,造就了永恆的上下尊卑關系。孔子的孝悌觀,為后來父權擴展為治權、治權帶有父權色彩做了理論准備。由於有了高度理論化的倫理范疇,就可以依傍孝悌,以及忠、義等來規范社會各分子間的關系……在“國”的圈層裡,信息的傳播是一種放大了的“家”的圈層,因而人際關系被規定為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八個字。這種以父權為基礎的治權高高在上的思想和做派,今天仍然隨處可以看到。與當代社會的自由平等、以人為本等觀念比較,這種守舊思想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應以理性的批判對待。

“社會主義比起孔夫子的‘經書’來,不知道要好過多少倍”

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生活在與他人交往的社會中。尤其在傳統中國,人更需要通過角色關系來定義自我,“人”隻有在社會關系中才能體現出來。儒家所講的“倫”,指的正是個體行動者之間的“等差秩序”,既包括個體之間等級區分的種類,如尊卑長幼、親疏遠近等﹔也涵蓋了個體間應建立的關系種類,諸如君臣、父子、夫婦、朋友等。中國古代的人際傳播往往被儒家哲學轉化成倫理形式,在個體之間形成差序性的倫理關系。不同個體的特征以及他們之間的差序性社會關系,對人際傳播的范圍影響頗大。[11]

由此可見,孔子的傳播思想,是以倫理、宗法、禮制和等級來約束傳播行為,壓抑了人們的思想和個性。孔子不是培養選擇中判斷,而是遏制自我的覺醒,要求自我審查。恩格斯說:“規定的自我檢查制度,要比舊的官方檢查制度壞一千倍。”[12]因為這種自我檢查自覺扼殺自己的思想,實質上是野蠻。孔子規定的“禮”,作為社會倫理規范,也作為社會立場,對人與人的交往行為具有極大的約束力,同時也是一套維護統治秩序的習慣法規。它具體表現為對上下等級、尊卑長幼交往秩序的嚴格規定。[7]一定程度上說,這種狹隘的等級尊卑意識,無聲無息地控制著民眾的思維,禁錮了人性。因此,孔子的傳播思想是有局限性的,需要正視。

誠然,《論語》中表達的孔子人際傳播的思想,是中國古代關於人際傳播較早的文獻記載,對於研究現代人際傳播是重要的參照系。孔子的傳播思想中,有一些具體的論述至今仍然是有借鑒意義的,但其整體的保守性質和束縛人的消極一面,不該一味地贊美。毛澤東20世紀50年代在評論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中贊揚了孔子辦教育,但對他是有批判的,毛澤東寫道:“社會主義比起孔夫子的‘經書’來,不知道要好過多少倍。”我們也應持這樣的態度。

(陳力丹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袁鵬亞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生)

參考文獻:

[1]強光中.全球史觀下的孔子學說[M].南方出版社,2011:55-56.

[2]安德義.論語解讀[M].中華書局,2007:281-282.

[3]邁克爾·羅洛夫.人際傳播——社會交換論[M].王江龍,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22.

[4]馬丁·布伯.對人的問題的展望//[M].存在主義哲學資料選輯(上卷).商務印書館,1997:183-185.

[5]吳予敏.無形的網絡——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中國的傳統文化[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154.

[6]王怡紅.人與人的相遇[M].人民出版社,2003:35-37.

[7]王怡紅.論中國社會人際傳播的價值選擇[J].現代傳播,1996(6):50.

[8]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 鄉土重建[M].商務印書館,2011:55.

[9]胡河寧,等.中國古代人際傳播思想中的關系假設[J].安徽史學,2006(3):9.

[10]魯迅.墳[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11]陳鋼.試論人際傳播在“差序格局”中的嵌入[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5):11.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74:62.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