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4期

孔子具有怎樣的傳播思想——

從傳播學角度解讀《論語》

陳力丹 袁鵬亞

2014年04月16日16:4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2013年下半年,新一屆研究生推免的選拔工作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展開。全國各高校的研究生推免生有近200人報名人大新聞學院的傳播學方向研究生,這200人中除了個別其他專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我們根據學生填表反映的情況,反復衡量比較,從各高校百裡挑一裡再百裡挑一,通知了其中15位同學來學校面試。再加上本校的推免生,共21人參加面試。面試題共十組,每組兩道。其中被抽中幾率最高的一組題,有6人抽中。這組題之一如下:

問題:請從人際傳播與社會關系角度,評價一下孔子在交往中的表現:

“孔子於鄉黨,恂(x?n)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y?n)?如也。君在,踧踖(c?j?)如也,與與如也。君召使擯(b?n),色勃如也﹔足躩(ju?)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n)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論語·鄉黨》

該題不要求學生對每個字做解釋,而且還提供了生僻字的拼音。然而,選中該題的6人中,沒有一個學生能夠批評性地評價孔子在人際交往中的表現,有的甚至不理解《論語》中的這段話是什麼意思。《論語》是中國古代基本經典“四書”之首,僅1萬字,高校文科生應該必讀,而且要養成一定的批判意識。看來,現在連我們最優秀的學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傳統了。

有鑒於此,本文以《論語》中記載的關於孔子的言行開始,從傳播學角度批判地考察一下孔子的傳播思想。

從《鄉黨》篇窺探人際交往中孔子對禮制的遵從

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中國進入了禮樂文明時代。孔子少即習禮,以通禮而名於世。在朝代變更的歷史背景下,他固守舊的禮制,認為春秋時代的亂局,在於禮壞樂崩,因此提倡“克己復禮”,力圖恢復西周的禮儀制度。[1]鑒於這一歷史背景,孔子的傳播思想是向后看的、保守的,因此他在這方面對后人的影響,我們應該持一定的批判立場。《論語•鄉黨》記載了孔子在不同場合與人交往的表現,翻譯成現代文字大體如下:

孔子在鄉裡遇到長老,恭敬得好像不善言談。在朝廷宗廟,說話明白流暢,只是比較謹慎。在朝堂上,和下大夫說話,溫和快樂,侃侃而談﹔和上大夫說話,正直恭敬。國君在時,敬畏不安,小心翼翼。國君召見他接待外賓,他的面色變得庄重起來,腳步也快起來。他向兩旁的人作揖,衣服前后擺動,卻整齊不亂。賓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報說:“客人已經不回頭張望了。”[2]

人際傳播中雙方或各方顯示或暗示的身份和地位,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人際傳播的內容和方向。美國傳播學者邁克爾·羅洛夫指出,人際傳播的“第一個特征是,人際傳播發生於有關系存在的環境裡……我們知道某人所以與他人發生關系,是因為他們極有可能彼此交流。而他們進行交流的方式是由關系的約束所決定的……關系還受到彼此怎樣看待對方的約束。有些關系被人們認為著重於彼此扮演的角色,關系雙方的相互行為既基於本人扮演的角色,也基於對方扮演的角色”[3]。當代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則寫道:“人生存的基本事實是彼此關聯著的人。人無法逃避與他人發生關系。我與你相遇,我和你彼此關聯,即使我們的交往是一場相互斗爭。即使在彼此的關聯中,我已不完全是我,你也不完全是你。但隻有在生動的關聯中,才能直接認識人所特有的本性。”[4]

基於以上對人際傳播和社會關系的分析,不難理解孔子在“鄉黨篇”中的言語和行動。在不同的人際傳播語境中,在和不同的人交往中,他都謹記自己在其中特定的社會角色——在鄉裡恭敬地對待長老,在朝廷說話謹慎,和下大夫侃侃而談,國君在時則表現出應有的敬畏。這反映了孔子謹記禮制、等級和尊卑,很有分寸地進行交流活動。正如吳予敏所言: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演員,他的才能就是在每個社交場合,都能明確自己的名分,進入角色。所以他“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處處顯得那麼得體。他對於任何非禮逾矩的言行都是厭惡的、恐懼的。[5]這段話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孔子竭力維護禮制和等級的形象。

孔子這樣做,雖然是為了遵守“禮”的規范,但是也有很強的實用性。於是,后世的人們便以孔子為榜樣,交際中如何“做人”成為必修課。“禮”體現的是一種不平等的人際社會關系,並在無形中化為不平等的文化符號和傳播符號,滲透到人們的潛意識中和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現在仍然到處可見,無論是會議、宴請的席位排序,還是報紙、電視的頭版頭條安排,都嚴格考慮當事人政治、經濟地位的高低。其實,至少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黨報上中央領導人的活動報道,並不完全按照職務編排版面。毛澤東的一些不重要的外事活動消息,經常安排在頭版不起眼的位置,甚至安排在二版,標題字號與普通新聞相同。而有的副總理主持的國務院會議消息,因為有指導工作的意義而被安排在頭條。顯然,現在我們的黨報對自身的光榮傳統有些忘卻了,卻把孔子強調等級意識的那套東西學了去。

批判孔子過分地遵循禮儀,不是完全否定社會角色要與人際傳播相適應。正如王怡紅所言,當一個人以學生、教師、領導、顧客等角色出現在傳播關系中時,他並非是完整意義上的人,隻不過是在進行某種社會角色的交換。比如,你要是一個學生,就要遵守學校的紀律,不逾學習的規范……以這種社會要求定位的關系,人無可逃遁地被固定在角色的框架中。除了角色,在個性化的人際交往中,這個人是找不到自己的。社會可以理所當然地將這個人囚禁在各種角色裡面……一言以蔽之,角色的社會關系所造成的傳播活動,與真正人的自我及其個性的表現關系不大。[6]但孔子的表現,等級意識過分強烈,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顯然不該是我們這個時代所倡導的。

從《論語》中與傳播有關的詞句和段落看孔子的傳播思想

《論語·鄉黨》描述了孔子在人際傳播中身體力行,竭力履行自己在不同場合的社會角色,這也多少折射出了他的一些傳播思想。實際上,《論語》的各篇中,使用了“言”“視”“聽”“學”“思”“聞”“見”“知”等很多與信息傳播相關的字詞,這些字詞少則出現過50多次,多則出現過100多次。以下對含這些字詞的篇章做一簡單梳理,探析其中蘊含的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和傳播思想。

《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耳熟能詳。其實,《論語》涉及“學”的地方很多,如“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篤信好學”“下學而上達”“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不學《禮》,無以立”等等。在儒家文化中,“學”有兩層含義:一是品德的修養,即仁、義、禮、信、孝、悌等﹔二是六藝的學習,《詩》《書》《禮》《樂》《易》《春秋》。可見,孔子要求“學”的,是符合禮的信息和內容。“學”本來是個體接收信息的方式之一,孔子把它作為提升內在道德和修養的手段,使得“學”有了很強的倫理功能。

此外,孔子對作為動詞的“言”這種人際傳播方式小心翼翼。“君子欲訥於言”“仁者,其言也?”“敏於事而慎於言”“慎言其余,慎行其余”“邦無道,危行言孫”“先行其言而后從之”等等,都是要求說話要謹慎,要謹言慎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不要輕易把話說出口﹔“群居終日,言不及義”,言談要符合道義。孔子很少談論利益,贊許仁愛﹔“法語之言,改之為貴”,要按合乎禮法規則的正言來規勸,來檢查改正自身行為﹔涉及怎麼言的有“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說出來的話,要可行,對待說過的話,要認真﹔“言必信,行必果”,說話要可信,行動要果斷﹔“言忠信,行篤敬”,說話忠誠,行為敦厚。

孔子要求在人際交往中言語行為和談話內容要謹慎,要符合倫理,不能違背禮法規則。這一要求有一些可取之處,但這又有些苛刻,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眼界。不過,他要求言論誠實可信,至今也是應該遵循的。

除了“言”之外,“聞”“見”等傳播行為,也在《論語》中反復出現。子張求教加官進祿的方法,孔子說“多聞闕疑,多見闕殆。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他要求“多聞,多見”,但是對有疑惑和危險的方面要有所回避。“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講的是多聞、多見對自己有利的好的內容,以“善者”作為衡量標准。此外,還有“聞道”“聞義”“聞一知十”等。不同的人際傳播情形中,孔子對“聞”嚴加限制,仍然以倫理為限。他要求懂得“聞”的技巧,聞道、聞義、聞善,懂得趨利避害。這種帶有強烈功利目的的趨利避害,一定情形下是傳播活動中的一種本能反應,但在孔子那裡已經形成了一種人為的主觀標准,這就將傳播的這種本能變成了一種抑制行為。

至於與人際傳播相關的“知”“視”“聽”等詞,在孔子看來,必須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對信息要有所取舍,不要去看去聽“非禮”的內容﹔“聽其言,觀其行”,與人交往中,不僅要聽他說什麼,還要觀察他的行動是否言行一致,正所謂“察言觀色”。“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要了解一個人,應先考察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知則是“溫故而知新”,“新”從“故”中來﹔知什麼呢?“知禮、知樂、知仁、知德、知天命”等。顯然,孔子堅持以“禮”來維持傳播秩序,在他那裡完全找不到思想自由的蹤影。

“思”是一種自我傳播,關於如何“思”,孔子提出君子要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孔子的思,尚不是現在的思,含義更廣而深,即修身,也見於“三思而后行”“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思的標准,仍然離不開恭、忠、敬、義等倫理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人際傳播思想,主要是利用倫理規范教化社會人心,這種觀念一直統馭著中國人的人際傳播和交往行為,導致人際傳播帶有濃重的社會倫理旨趣。正如人際傳播的研究者王怡紅指出的:古代社會利用人際傳播建立和表達倫理規范,用倫理規范的交往取代人際交往。[7]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