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媒圈裡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不轉等死,早轉早死。”這是紙媒轉型中的一種悲觀論調,當然也不是空穴來風,反映的是轉型中的興奮與現實困境的尷尬。
每種新的傳播形態一出現,總會聽到一番喝彩聲,過后又發現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美妙。2010年1月27日,蘋果公司發布了iPad平板電腦后,舉世歡呼“我們進入了iPad時代”。於是,美國新聞集團與蘋果公司於2011年2月開發了第一份完全的iPad報紙《The Daily》,不通過任何平面媒體發表,甚至沒有網絡版本,號稱能解救傳統紙質媒體危機和打開傳統報業發展新道路。但是,《The Daily》創辦不到兩年的時間,於2012年12月15日結束了它年輕的“生命”。一方面紙媒往全媒體轉型艱難,另一方面紙媒自身的經營在下滑。原以為渡過2012年的艱難之后,2013年的紙媒經營會好一點,歲尾盤點表明,形勢並不樂觀,紙媒下滑的勢頭未結束。
與紙媒萎縮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商業網站憑借他們靈活的體制機制和強大的資本力量迅速崛起,加上全社會各種各樣傳播形態的出現,分薄了紙媒廣告的蛋糕,使紙媒一味依賴廣告的盈利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這種嚴峻的局面, 當引發紙媒經營者的反思。回顧2 0 1 3 年紙媒經營的現實, 我們不能不看到, 紙媒經營的困境與長期以來單純依賴廣告的模式有關﹔ 而介入新媒體運營艱難, 又與思維的慣性分不開, 按照運營紙媒的傳統做法來介入新媒體的運營, 其收效必然甚微。紙媒單位運營陷入困境,但並非絕境,也並非沒有可供借鑒的經驗。在紙媒低微運營的大氣候中,也有高調前行的大動作:大眾報業打造主業的兼並行動繼續進行,並在多元經營中發力﹔浙報集團雄心勃勃往全媒體轉型中,不斷推出新舉措﹔有“抱團取暖”之意,更為了長遠戰略發展的不尋常舉動——上海兩大報業合並,更令傳媒圈震撼。
可以預料的是,經過這兩年報業艱難折騰的實踐,在進入2014年之后,會有更理性的思考和更務實的舉措。
筆者認為,未來的紙媒單位也許會有三種路徑:第一,極其強勢地位的品牌紙媒往數字化轉型成功,紙媒發行量下降,數字化產品增長。英國《金融時報》在60萬的收費產品中,數字化產品已超過紙質版產品,預計很快就要實現完全的數字化。他們設立的“付費牆”,留住500多萬電子形態產品用戶的同時,又使有特殊要求的用戶享受付費服務。中國也有的媒體試圖走這條道路,雖然目前尚未有成功的案例,但期待有突破的這一天。第二,往全媒體轉型,但紙媒並不消失,並繼續打造其品牌影響力和發揮支撐作用。浙報集團正在走這條路。他們將游戲運營也納為全媒體戰略的一部分,試圖通過打造用戶喜歡的平台,鞏固現有的用戶,並將流失的受眾請回來。在“玩”的過程中,可以瀏覽“彈” 出來的新聞。上騰訊玩微信,就可以同時看到“彈”出來的“騰訊新聞”,經過篩選推送出來的重要新聞,已為玩微信的人所關注。第三,往多產業發展,即紙媒品牌延伸多產業,產業反哺紙媒品牌。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強勢紙媒依然按照“營造影響力,吸納廣告”的模式運作。
或者還有其他模式。無論那種模式,有兩條是不能忽視的:一是必須堅持打造紙媒品牌影響力,紙媒無論往全媒體發展還是介入多元經營,紙媒品牌起到基礎性的作用。我國有些紙質媒體也稱為品牌媒體,為什麼不能像《金融時報》等在電子形態的產品上收到錢呢?說到底還是我們那些號稱為品牌的紙媒,品牌價值其實是有限的。辦出的“品牌紙媒”只是相對同行領先一步,容易被模仿。即便差異化比較突出的品牌媒體,當呈現在網絡上之后就很難看出差異化,其品牌的特有價值也就消減了。二是各地各單位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是不同的,務必從自身的實際出發。
國內外可供借鑒的經驗,使我們看到了危機中“有機”,不能“等死”﹔也看到了某些紙媒轉型的思路。無思路必然“找死”,有思路就有出路。
期待紙媒單位在2014年乃至今后更長的時期內,能以正確的思路找到自己的出路。
(作者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