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5期

淺析當前電視調解節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2】

單艷軍

2014年05月06日16:0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我國電視調解節目的應對之策

(一)正確看待收視率,增強媒體責任感

我國電視調解節目的發展,需要電視人從中國國情出發,在尊重我國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去偽存真,制作出積極健康的節目。媒體盲目追求收視率的做法,不僅違背其職業道德,更是缺乏責任意識的體現。隻有理性客觀的對待收視率,既重視收視效果,但又不唯收視率至上,才能既保証節目品質,又贏得觀眾喜愛。總之,媒體作為廣播電視與公眾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一定時刻牢記媒體責任,在進行節目創作時,要本著對民眾負責的原則,堅持健康向上的價值觀、正確的審美觀,增強責任感,理性的迎合受眾需求,提升節目的高品質和高格調,貼近生活接地氣,才能真正為老百姓所喜愛。

(二)加強媒體倫理、凸顯人文關懷

媒體倫理,作為電視調解節目中最重要也最受非議的問題,急需電視媒體進行關注。目前,一些電視調解節目不去花心思進行節目的創新,而是一味的復制模仿,為了娛樂而娛樂,為了收視率而娛樂,把功夫花在賺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上。雖然電視調解節目在如今的市場化環境下,會受到商業資本的影響,但它作為電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上真實的表現人性的本質,如何用濃郁的人文關懷表達對普通人的命運以及情感的關注和尊重,才是調解節目的生命力所在。

因此,傳達積極向上的正面價值觀,體現以人為本的節目特點,真正實現調解節目價值的最大化,才是節目的制作者在節目制作時的應有之義。隻有體現出人文關懷的節目,才能感染觀眾,提高觀眾的忠實度,才能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三)強化對社會文化的引導功能

電視媒體在大眾文化的傳播和繼承方面作用巨大。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眾媒體一方面需要吸收學習外來的先進文化,另一方面還要自覺維護本土文化。近年來,在西方消費文化的沖擊下,低俗化趨勢已經成為電視媒體最受非議的問題之一。一些媒體往往打著“滿足大眾文化需求”口號,重娛樂性,輕媒介文化的政治性、思想性以及嚴肅性。通過對受眾的感官刺激,牟取高收視(聽)率,以獲取巨大的經濟收益。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媒體要成為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者,自覺承擔起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和使命,為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凝聚力而不斷奮斗,為民族文化的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四)端正傳媒價值導向,優化節目質量

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精神,是傳媒追求經濟利益的道德底線。在社會轉型時期,面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的泛濫,傳媒作為社會組織不應曲意逢迎這樣的社會濁流,而應本著對歷史、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自覺接受社會和主管部門的監督,主動抵制格調低下、內容空洞、刻意炒作的節目制作。具體到電視調解節目,媒體工作者要重視節目的制作水平,在節目的選題上面要有憂患意識和人文關懷意識,還要注重挖掘社會深刻變革過程中的重大題材和重要問題,在節目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方面進行提高,多制作一些既能貼近現實、弘揚正義、鞭撻黑暗,又能正確引導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的節目,在提高受眾的道德修養水平和文化消費水准上,發揮媒體的職能。

三、結 語

總之,我國的媒體人在進行節目創造時,應加強職業自律,在面對物質誘惑和社會壓力時,要自覺抵制粗俗節目的制作和傳播,堅守職業道德和社會良心,還需要貼近中國的社會現實和文化傳統,不能為了一時的收視率高低過分迎合受眾,應該從長遠利益出發,多制造一些引人深思,啟迪智慧的高質量文化產品,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傳播媒介文化的最高和最終目標,使媒介文化達到真、善、美的和諧統一。(作者簡介:單艷軍,女,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藝術學(播音主持方向)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飛.調解類節目何去何從[J].華章,2012(29).

[2] 李立景.電視調解節目的合法性批判[J].傳媒觀察,2012(7).

[3] 張潔.調解類電視節目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

[4] 蔣建國.消費時代中國媒體社會責任的內涵[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1(2).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