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5期

費斯克的電視文化理論與《中國好聲音》

鄧曉慧 宋 波

2014年05月07日13:5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從2012、2013年浙江衛視舉辦的中國大型專業音樂真人秀節目——《中國好聲音》從開播到現在,一直備受觀眾矚目,本文借用費斯克關於電視文化的兩種經濟理論,來分析該節目從眾多真人秀節目中脫穎而出的內在成因,旨在揭示大眾文化語境中,受眾在參與電視文本交流中的顯著程度,以更好地俯瞰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准確把握電視經濟的命脈,做好節目的包裝宣傳。

關鍵詞:金融經濟﹔文化經濟﹔缺席的在場﹔生產者式文本﹔快感

一、引 言

在國內電視市場中,具有較高收視率的娛樂節目以“舶來品”居多。當前不少選秀類的娛樂節目,因同質化、低俗化和泛娛樂化而飽受詬病。大眾媒體如何在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狀態化下,突破當前節目創意匱乏的瓶頸,獲得節目人氣和廣告收益的雙贏,成為媒體從業人員當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2012年暑期異軍突起的《中國好聲音》(以下簡稱《好聲音》),成為《傳媒》雜志評比的2012年度盤點十大事件之列。2013年暑假,這一節目再次以高標准的節目質量點燃了整個夏季的收視狂潮。這一舶來品本土化創新的成功,不單是由於頂級的制作團隊、制播分離的運營模式及高水准學員的美妙歌喉,還與其節目的選材、形式和受眾的參與有著極為重要的關聯。

節目的盈利與否取決於收視率的高低,而節目的收視率又與受眾是否買賬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隻有洞悉了受眾在接收電視文本時的心理,才能准確把握電視節目的制作要領,贏得可觀的收視率。當代西方學術界著名的大眾文化理論家約翰•費斯克提出了關於電視文化的兩種經濟理論,結合《好聲音》的走紅內因,該理論做出了合理詮釋。

二、兩種經濟理論的提出

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1939—),當代西方學術界著名的大眾文化理論家,在其撰寫的《理解大眾文化》一書中,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商品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理論,提出了兩種電視經濟理論,即金融經濟和文化經濟。這一大眾文化理論試圖說明,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電視節目作為商品,在這兩種平行的、半自主的經濟中生產與銷售,而生產商品的經濟機構與受眾的利益之間存在著一種根本性的斷裂。

首先,電視節目在金融經濟系統中運行,“制片廠商(生產者)生產出電視節目(商品)然后賣給電視台(消費)﹔電視台將節目(生產者)播出,相當於將電視觀眾作為商品賣給了廣告商(消費者)。這一過程注重的是電視的交換價值,流通的是金錢” [1]。緊銜而至的流通階段是文化經濟階段,電視商品的文化形式是形象、思想和符號,觀眾在收看節目的過程是消費的過程,對電視節目的解碼又是對意義、快感的生產過程。由此,在文化經濟階段,“觀眾構成了生產者跟消費者的雙重身份,這一階段注重的是電視的使用價值,流通的是‘意義、快感和社會認同’” [1]。由此可見,文化生產隻有走出簡單的金融經濟領域,進入文化經濟領域,與大眾的利於趨於一致,才能實現可觀收益——要想擁有財富,必先生產意義和快感。他的兩種經濟模式理論,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為我們解讀《好聲音》的火爆走紅提供了很深刻的啟示。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