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置之死地而后生:報業亟需革命式轉型
2013年末《新聞晚報》休刊再次引發“紙媒將死”的話題。從報業上市公司的年報以及非上市報業集團的總體狀況看,2013年,紙媒業績延續了2012年的大幅下滑,並有蔓延的趨勢,廣告業務作為報刊媒體的核心收入來源,面臨量價齊跌的困境。根據CTR的數據,2013年傳統媒體廣告市場的整體增長僅為6.4%,低於同期GDP增速,其中報紙廣告同比下降8.1%,6家報業上市公司中,有3家廣告收入降幅超過兩位數。
面對報業廣告市場的持續衰退,報業集團開始尋求轉型革新的模式。浙報集團著力打造游戲產業,完成傳統報業集團向新媒體的華麗轉身﹔大眾報業集團通過資本運作在全省地市報進行報業整合,在縣域市場深耕細作,走出一條規模發展道路﹔北京青年報社通過社區報最大化挖掘媒體價值﹔中國經營報社取消廣告部,轉為小團隊經營模式受到業界矚目。但整體上看,報業集團轉型正處於探索階段,尚無成功經驗可循,抱團取暖成為安全的選擇。2013年報業市場最令人矚目的要數上海報業集團成立。盡管業內對行政推動下的合並能否解救危機中的報業仍存有爭議,而且普遍共識是上報模式難以復制,但這一事件標志著報業集團正開啟新一輪合並重組。
4. 互聯網媒體爭奪移動入口,社交媒體開拓新市場
2013年,新媒體發展的關鍵詞是“移動”和“應用”。一方面,三大互聯網企業輪番上演移動媒體入口的爭奪戰:騰訊先憑借微信贏得進入移動市場的門票,后入股搜狗、嘀嘀打車、金山網絡、Snapchat、大眾點評﹔百度收購91助手、PPS、縱橫中文網﹔阿裡投資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圖,並高調推出“來往”,BAT巨頭不約而同地加緊布局移動版圖。移動互聯網還處於發展初期,競爭格局仍存在變數,手機廠商、操作系統以及安全軟件、即時通訊、移動搜索等各種客戶端應用都有可能脫穎而出,預計2014年移動入口爭奪將愈發白熱化。
移動互聯網大熱之時,社交媒體正從爆發期轉入平穩期,從大規模的市場擴張轉向深挖市場、變現獲利。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社交媒體作為營銷渠道,逐步拓展其在產品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客戶服務等多項運營管理方面的應用。同時,社交媒體也面臨用戶流失的考驗。2013年,Facebook斥資30億美元收購Snapchat“閱后即焚”(即內容被接收數秒后自動消失)社交網絡,旨在深度挖掘社交媒體用戶需求,開拓新的商業模式。
5. 電影產業結構性增長,廣告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2013年,電影產業規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電影播映收入近258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長54%。互聯網對電影產業的影響體現在觀影人次上。根據藝恩咨詢的統計數字,2013年全國電影觀影人次為6.1億,較上年淨增1.5億,雖然觀影人次增速連續兩年下滑,但電影產業投資者的熱情依然高漲,2013年新建影院903家,遠遠超2012年的507家。
電影產業的整體增長伴隨著結構的調整。中國電影廣告市場的快速崛起,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緩解了電影票房的壓力。據藝恩咨詢預測,2013年中國電影廣告市場規模達28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植入廣告佔比從2012年的28%增長到36%,市場份額已超過貼片廣告。電影植入廣告從后期植入轉為全程植入,從生硬的品牌展示轉為不露痕跡的品牌文化傳播,部分廣告植入語甚至成為2013年的熱門話題。廣告主不但看好植入廣告,還針對電影同步推出活動,大大提高了廣告效果。由於植入廣告不受電影播映渠道的影響,未來中國電影廣告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