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媒體對女大學生群體形象的偏構

——以女大學生遇害失聯的報道為例

張嫣然 

2014年12月08日15:54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2014年8月,“女大學生”頻頻出現在國內各類媒體,“女大學生失聯”的話題成為輿論焦點。媒體通過新聞的選材和語言組織營造了一種擬態環境,女大學生被標簽化,公眾往往對女大學生產生 “天真”“輕率”“不懂防范”的看法。日益活躍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共同設置議題,對此類事件形成報道規模,首因效應導致后續報道難以改變受眾對女大學生的刻板印象。經濟利潤的誘惑和媒介從業人員媒介素養與社會責任的缺失是不容忽視的原因,提升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和社會責任,改進對女大學生群體的報道方式至關重要。

關鍵詞:女大學生﹔媒體報道﹔刻板印象

一、引言

2014年8月17日,《重慶晚報》在頭版要聞裡刊登了一篇《坐錯車失聯八天,五萬元急尋女生》的報道,當天,網易新聞、新華網、中國青年網等多家網站紛紛進行轉載,並將“女大學生”字眼加入標題。同時,@央視新聞、@人民網、@京華時報等微博也轉載呼吁,女大學生失聯遇害的輿情開始發酵。8月26日,《蘇州日報》關於江蘇女大學生高秋曦失蹤的報道再次引發網友關注。同日,新京報網《濟南女大學生搭黑車遭52歲男子囚禁性虐》的報道讓本來火爆的話題再次升級,諸多媒體的微博和網站信息被網友大量轉發。 8月29日,隨著江蘇女大學生高秋曦失聯遇害,湖北女孩凡莎莎命喪合肥的消息傳來,有關女大學失聯遇害的話題聲量再次暴漲,半個月4起女生遇害事件直接把該話題輿情推向高潮,當天的輿情聲量達13347條。

二、媒體對女大學生失聯遇害事件的報道特征分析

1、 女大學生被標簽化:標題頻頻使用“女大學生”字眼

媒體在對女大學生遇害事件的報道中,女大學生的身份被刻意強調。媒體總是抓住“女大學生”的字眼來吸引受眾,以群體身份來對當事人進行標簽化處理。[1] 8月20日,金羊網標題為《重慶失聯女大學生被害警方証嫌疑人已被刑拘》,8月22日,中國新聞網標題為《女大學生在校園停車場遭陌生男子持鈍器打傷》,8月24日,中國新聞網標題為《四川女大學生存錢數月見網友 被“霸王硬上弓”》,8月26日,《蘇州日報》標題為《吳江女大學生離家返校途中“神秘”失蹤》••••••而在新浪網頁中檢索含有“女大學生遇害”的新聞標題,找到相關新聞124篇。

美國學者R.M.恩特曼曾提出過報道規模控制是新聞框架建構的“基本”,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報道量和報道順序的控制,來放大或者淡化某個新聞事件的重要性或影響。[2]如此大規模地將“女大學生”放在標題中吸引受眾眼球,關於女大學生失聯或遇害的新聞報道充斥著網頁和報紙版面,受眾頻繁地接受到關於女大學生遇害或失聯的信息,放大了此類新聞事件的重要性。

2、“赤身慘死”、“拋尸”“性侵”、“色魔”等字眼刺激受眾眼球

2014年7月5日,齊魯晚報網發布新聞《女大學生被強奸 5年間墮胎6次 200張裸照貼滿全村》,8月26日大眾網標題為《女大學生誤上黑車 慘遭5旬司機毆打強奸性虐4天》,“毆打”“強奸”“性虐”等字眼在文中多次出現。8月27日,《生活日報》頭版頭條竟以《黑車色魔》作為大標題。9月7日,新浪網發表新聞《河南女大學生失蹤案告破 男子強奸未遂將其殺害》。在傳媒業競爭激烈的今天,媒體記者在進行新聞事實的選擇、新聞語言的組織過程中,一味迎合受眾的需求,以與“性”有關的字眼來博取受眾的眼球,刺激受眾的消費欲望,以此來獲得更大的發行量和點擊量。

3、版面安排上將此類新聞置於重要位置

8月27日,《齊魯晚報》在頭版頭條下面刊登了《女大學生搭黑車 遭囚禁性虐》的大標題,並在A06版以整版的篇幅來報道改事件﹔當日,《濟南時報》的頭版頭條為《女大學生 黑車夢魘》,配以犯罪嫌疑人的大幅照片,並在A06版一整版的篇幅來報道了該事件﹔同日,《山東商報》、《生活日報》同樣將該事件作為頭版頭條,在后面的重要版面中做了大篇幅的報道。因為此事發生在濟南,這件事在濟南的各大報紙上作為重點新聞進行報道符合新聞價值中的地理接近性。但是,由於該事件發生之前已經出現了重慶失聯女大學生搭錯車被害、江蘇女大學生失聯等關於女大學生的新聞報道,人們已經開始對此類事件產生關注,因而,媒體追求的所謂的“新聞價值”便成為將“女大學生”推向輿論浪潮的無形力量。

4.、 一篇報道被多次轉載,微博等新媒體促進了輿論聲勢的高漲

在《重慶晚報》報道出女大學生搭錯車失聯消息后,熱心網友發到微博,隨后中青網、網易新聞、新華網等多家網絡媒體紛紛對該消息進行轉載﹔8月26日,《蘇州日報》報道了高秋曦失蹤消息后,該消息的微博十小時閱讀量超33萬。在百度新聞中檢索含有“女大學生遇害”的新聞標題,找到相關新聞約109000篇,而檢索關於“重慶女大學生遇害”的新聞標題,則找到相關新聞335篇,而新聞標題中含有檢“江蘇女大學生遇害”的新聞就有733篇。同一個信息,同一則報道,經過網絡媒體的轉載和傳播則使得受眾受到同類信息的轟炸,並在潛意識裡認為女大學生是容易受到侵害的弱勢形象。

三、媒體對女大學生群體形象的偏構

1、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競爭與合作中共同設置議題

美國傳播學家M.E.麥庫姆斯和D.L.肖對196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媒介的報道對選民的影響研究中,得出結論:大眾媒介作為“大事”加以報道的為題,同樣也作為“大事”反映在公眾的意識當中,傳媒給以的強調越多,公眾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也就越高。[8] 二位學者提出了大眾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媒介在使人們怎麼想這點上很難奏效,但在使人們想什麼這點上卻十分奏效。”在媒介系統內部,各大媒體為了競爭和生存勢必會在某一媒體設置議程之后迅速跟進並強化這一議程,從來帶來了媒介在議程設置上的互動。在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融合的新媒介環境中,議程的形成與發展是建立在公眾、傳統媒體、新媒體互動的基礎上的。[9]在關於女大學生遇害事件的報道中,媒體通過標題的設置、版面與篇幅的安排,再加上網絡等新媒體對於新聞報道的海量轉發,女大學生遇害成為受眾茶余飯后的話題,人們不禁要發出為什麼女大學生會頻頻出事的疑問,無意之中也會產生女大學生防范意識差、容易受到侵害的印象,這印証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關於女大學生遇害議題設置的互動上的成功。

2、 媒體表征與女大學生刻板印象

媒體表征是指客觀事物在傳播媒介中的反映,它是受眾獲得客觀世界知識的重要基礎。[3]通過以上對女大學生遇害事件中媒體的報道分析,女大學生呈現出“天真”、“無知”“容易遇害”等特征,這是媒體表征的一個體現,而這也成為受眾了解女大學生的重要基礎。

一般來說,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會文化背景中的人,總會表現出許多心理與行為方面的相似性。相似的人格特點被概括地反映到人的認知當中,並被固定化,便產生了社會刻板印象。[4]現實生活中,大眾傳播媒介的描述是社會刻板印象形成的重要途徑。刻板印象一個重要形式就是性別刻板印象。女性主義研究者認為,社會性別是產生性別刻板印象的直接原因。由於社會性別是一種由后天形成的對兩性的不同特征的看法,因而媒介在報道中常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強化這些關於兩性的看法。 [5]近年來,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傳播手段的不斷更新,媒體在報道數量、報道規模和報道選材中對女性形象產生一定程度的偏構。而媒體當中的“女性”形象會形成一個無形的對於女性審視和價值判斷的環境,進而實際影響社會中的女性形象和地位。[6]女大學生群體作為女性中處於較高知識層次的女性,她們在媒體中所呈現的形象同樣沒有擺脫女性在媒體中的刻板印象。[7]近期女大學生遇害事件發酵升溫正是女大學生“幼稚”、“天真”、“拜金”、“輕率”等固有刻板印象的反映,受到女性刻板印象的影響,同時也強化了女性刻板印象。

3、媒介營造的擬態環境歪曲女大學生形象

在女大學生遇害的報道中,報道內容高度的類似性、同類信息傳達的重復性和持續性產生了“共鳴效果”和“累積效果”。女大學生遇害的事件客觀存在,是一種“微觀真實”,但是這些負面新聞經過持續和重復地傳播,會使得受眾產生女大學生防范意識差、容易受到侵害、屬於弱勢群體的錯覺。無數個“微觀真實”使得媒介“象征性事實”與“客觀真實”之間產生脫節,從而也帶來了“宏觀失實。”

媒介通過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向人們呈現出一種“擬態環境。”李普曼認為,人們往往意識不到媒介內部對於事實的加工和重構,從而把“擬態環境”當做客觀環境本身來看待。在新浪新聞中搜索含有“女大學生”的新聞標題,共找到相關新聞23587篇,而排在前40位的相關新聞中,女大學生遇害受侵犯的新聞就有21篇,與“包養”“陪睡”有關的新聞10篇,而關於女大學生正能量的新聞隻有一篇《當代知識分子的擔當與追求 濟寧女大學生畢業甘做職業農民》的報道和幾篇關於女大學生軍訓的報道。在新浪網頁上檢索標題含有女大學生遇害的新聞,檢索結果為124篇,而檢索標題中含有“男大學生遇害的新聞”,檢索結果為15篇。事實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報告顯示,全球的凶殺案中,有79%受害者都是男性,隻有21%的受害者是女性,中國的女性受害者比例甚至更低。在新聞事實的取舍之間,擬態環境中女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形象被淹沒,取而代之的是關於女大學生容易遇害的形象。

4、首因效應,女大學生形象根深蒂固

社會心理學中,首因效應指的是在社會認知過程中,最先的印象對人的認知具有其極重要的影響。由於首因效應的存在,人們在獲取了有關他人的少量信息后就力圖對他人的另外一些特征進行推理、判斷,以期形成有關他人統一、一致的印象。[10]因此,首因效應所具有的先入為主性容易帶來人們認知的偏差。

從重慶女孩高渝失聯事件報道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使得受眾對於女大學生遇害產生第一印象。8月30日騰訊網在“今日話題”中發表了《女大學生更容易被侵害嗎》的文章,文中分析了女大學生遇害輿情的發酵是因為女大學生“高貴”、“知性”的傳統形象與其遭遇的悲慘有巨大落差,因而一直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新聞種類。所以,當高渝、金某、和高秋曦接連出現意外后,巨大的馬太效應又形成了一波議論女大學生的高潮。9月1日,人民網發表評論《不必渲染“女大學生遇害”事件》,評論指出新聞報道的女大學生遇害事件只是小概率事件,媒體所營造出的危險氛圍不過是利用受眾對這類曖昧與罪惡事件的興趣,來博取眼球和注意力。但首因效應使得這些冷靜、客觀的報道很難轉變已經被扭曲的女大學生形象的呈現。

五、原因分析及媒體應有的反思

受眾對女大學生群體形象產生誤讀,大眾媒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方面,媒介從業人員性別認知缺失和敏感度不夠導致報道中性別歧視的產生﹔另一方面,女大學生受到侵害的事件與女大學生高尚情操、冰清玉潔的形象產生反差,這種負面新聞總是能博得受眾的關注,成為媒體獲得最大利潤的優先選擇。此時,社會責任讓位於經濟利潤。馬克思主義媒介家曾經對當下媒介做出批判,他們認為“現在的大眾傳媒是一種以制造為特征的文化工業,追求利潤成為大眾媒體的首要目的。”[11]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和我國性別比例的失衡,女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一個普通的社會群體。她們本應具有多元化的形象,而在媒介報道中卻出現了嚴重的失衡。如果不能改變這種失衡現狀,公眾對於女大學生的刻板印象隻會愈演愈烈,這對於現實中的女大學生群體會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為此,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應該在跟風報道女大學生遇害事件中進行反思。

1、提高媒體工作者的媒介素養,培養社會性別認知和敏感度

媒體從業者的媒介素養直接關系到新聞報道對於社會的影響。在眾多媒體關於女大學生遇害事件的報道中,有些字眼的運用所涵蓋的對女大學生的歧視是隱性的,隻有加強媒介從業人員的社會性別認知和敏感度,才會在此類事件的報道中思考怎樣做才會避免對於社會群體的形象產生誤導。

2、媒體的責任意識有待加強

在關於女大學生遇害事件的報道中,有些媒體意識到此類的報道是夸大了女大學生容易受害的形象,歪曲了女大學生群體形象的塑造。但是,為了追求商業利益,當看到同行業者都在跟風報道這類事件,看到這類事件更能吸引受眾的眼球,更能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利潤的時候,媒體的責任意識便開始淡薄,於是將“性侵”、“強奸”、“性虐”、“拋尸”等刺激受眾眼球的字眼用於對女大學生的報道中,以滿足受眾的窺探欲,從而為自己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媒體承擔著引導輿論的重要功能,受眾信息的獲得和對社會的認知在越來越大程度上依賴大眾傳播媒介。媒體責任的缺失則會誤導輿論,不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為此,媒體應當強化責任意識,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在進行新聞報道前考慮到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

3、改變對於女大學生群體的報道方式

媒體要真實還原女大學生的群體面貌,除了主動承擔媒介社會責任外,必須從議題選擇和平衡正負形象的報道比重上,對原有報道模式進行調整,從根本上建立起一個能夠全面、客觀反映女大學生形象的新聞框架。”[12]對於女大學生群體的報道中既要有點的聚焦,也要有面的鳥瞰,不能以個例代替全部,造成以偏概全。對於題材的選擇,媒體更應注重全方位、寬領域地報道女大學生多姿多彩的生活,真實反映其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態。在語言上,轉變以刺激性的字眼吸引受眾眼球的理念,更多地表現出人文關懷,從而促進女大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結語:女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本應以知性與積極的面貌出現在受眾眼中,但事實上,“性”和“傷害”往往成為女大學生新聞報道的重點,受眾所接受的是女大學生負面形象的不斷呈現。女大學生群體形象的形成由於受到刻板印象、媒介的議程設置、擬態環境和首因效應的影響,呈現出畸形的狀態。重塑女大學生在媒介中的形象需要媒介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培養社會性別認知和敏感度,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在女大學生的報道上更加均衡,體現出更多的人文關懷。(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學)

參考文獻:

[1] 李明文.《女大學生報道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路徑》,《當代傳播》, 2013年第4期.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 方建移 張芹.《傳媒心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第65頁.

[4] 周曉虹.《現代社會心理學 多維視角中的社會行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92頁.

[5] 沈奕斐.《被建構的女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6] 夏婧.《媒介對女性形象的偏構》,《戲劇之家(上半月)》,2012年10月8日.

[7] 葛琳《女大學生媒介再現的問題分析》,《新聞天地(下半月刊)》, 2011年5月8日.

[8] 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9] 陶賢都 隋明曉.《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議程互動——以楊麗娟事件為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9 年第23卷第2期.

[10] 周曉虹.《現代社會心理學 多維視角中的社會行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88頁.

[11]《現代傳媒中女性形象批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4月.

[12] 何志堅.《媒體,請不要再消費我們大學生》,《中國青年報》,2007年11月12日.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