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3】--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 >>2012年·第12期

“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3】

王  欢,黄  悦

2012年12月04日14:0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三)报道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在报道对象上,中菲黄岩岛事件涉及的中心人物或事件,包括中方政府、菲方政府,这里政府既包含了政府应对事件所做出的种种反应,也包含他们发表的各项声明;与事件相关的则包括了中方媒体及专家的代表观点,菲方媒体及专家的看法;而作为事件的旁观者的国际社会也对此事做出了自己的反应。

图3显示,中方政府、菲方政府、中方媒体及专家的观点是人民网三大报道主角,而以中方对此事件的报道为主,数量占据了报道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对外媒反应的报道也仅仅只有4篇,涉及美国、新加坡和法国。

在新闻对象选取上,人民网主要关注我国政府部门的反应与行动,通过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声明来表明国家立场,利用网络引导舆论。

在这次事件中,人民网则通过调查、采访、评论在第一时间将真实、准确的信息和政府的声音告知本国的公众,一方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稳定社会秩序、树立政府威信、稳定民心的作用。另外,人民网的报道基调偏向正面宣传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物的处理上通显政府的权威,能激发起民众的爱国情怀。

(四)稿件数量与来源

1.稿件数量

人民网在30天期间共发稿158篇,除去无法确定消息来源和重复的新闻外,共有稿件137篇。

其中,第一阶段发稿16篇,第二阶段发稿20篇,第三阶段发稿27篇,第四阶段发稿74篇。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到了四阶段,稿件数量激增,稿件的数量和事态的发展呈正相关,在这一阶段,双方交涉、协调没有效果,中方对菲的态度不再抑制,要开始舆论发声。

新闻材料的选择包括消息来源和新闻来源。前者侧重于机构和个人,体现了媒体的偏向和立场,主要反映媒体的视野和取向,后者侧重于媒体间的转引与交流。

2.稿件来源

(1)消息来源。消息来源指报道中所引述的机构或人物, 是新闻事实或内容的提供者。消息源是构建新闻框架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交代消息来源,媒体可以表明新闻事实是有根据的,以增强新闻的可信度。消息源的倾向和偏好也是媒介话语权掌握在哪个群体中的重要体现。人民网以黄岩岛为核心的新闻报道中,政府部门和媒体记者、专家是人民网主要的消息来源。在人民网的报道中,超过一半来自记者采写和政府官员发布的消息。这也意味着除了新闻工作者本身之外,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的话语权是掌握在政府手里的。这也体现了媒体的官方喉舌功能。政府出来摆明态度、澄清事实,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引导舆论、遏制事态升级,树立政府威信。然而,还有少数新闻来自外交部刊发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和菲律宾媒体发布的消息。针对菲律宾媒体的报道,大多数的报道内容是维护中国的利益的,是菲方媒体对自己政府的质疑声音,目的在于在反面上加强了中国政府的正义性。

(2)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时,必须弄清每一个事实的来源及其真相,避免失实。交待新闻来源,可以使读者、听众、观众判断新闻的可靠程度,是取得受众信任的重要条件这一,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机构的监督,避免记者、编辑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以维护新闻真实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央级媒体《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网站,人民网有采访权,在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方面也有优势。在新闻选择上,人民网注重原创,突出权威性,注重记者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原创新闻多,来自其他网络媒体的报道少。表现在所有的报道以政府发布的消息为主,转载的新闻也大多来自新华社和中新社,同时少量兼顾网络媒体、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既保证信息的快速准确发布,也进行全方面、多角度深入的分析解剖。

四、结 论

人民网的新闻框架是国家框架,遵循国家利益至上,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上媒体紧密配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信息的选择和筛选上存在着明显的把关行为,引导舆论,树立权威,以宣传中国政策导向为主,对于菲方的报道多为符合国家利益的报道。特别是在后期,整体的报道呈现出一种舆论战的态势。在中菲黄岩岛对峙的新闻报道中,专家观点和资料的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上大量被引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新华社、中新社信源依然在国际事务报道中广泛使用,人民网还有大量的自采新闻。总体来说,人民网体现出一种谨慎的、立场化的报道态度。

海洋事务越来越与中国的国家利益相交织,海洋危机事件报道也就更值得被注意,南海问题一直在海洋事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着眼于全球有效传播确定报道立场与报道策略,应成为媒体的立身之本[3]。

参考文献:

[1] 高芳.简析框架理论[J].青年记者,2008(6)

[2] 郭媛丹.黄岩岛事件历经一月“五阶段”[N].法制晚报,2012-05-11

[3] 陆小华.从陆地传媒到海洋传媒——多重视角看海洋危机事件报道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拓展[J].新闻记者,2011(10).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