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吴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黄玉琦 摄)
人民网1月10日电 (记者 赵光霞)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吴焰今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微’时代,党报评论如何更好存在”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新闻评论版创办,吴焰说,一年过去,社领导对这块评论版有个评价:发育良好,发展硕壮。这块版也成为2013年人民日报工作上的一大亮点。但提及当时创办评论版的压力,吴焰仍然记忆犹新,“2012年12月上旬,接到要办评论版的任务之后,我们也感压力。办个整版什么概念?意味着我们要从单纯的写评论当编辑的部门,变成集采访、约稿、编辑、自己写评论以及拼版一体的部门,除了继续完成好前四个版每天都有的要论任务,如社论、评论员文章、今日谈和人民论坛的文章,如果办这块版就是每天一睁眼就又欠上一万字的评论版言论量。我们人手本来就捉襟见肘,工作更是压力山大,因此既感愁苦也很惶恐。”
虽然创办之初有压力,但吴焰称,回头看往往更明白深意,我们现在也更深感到办这块评论版的战略眼光。这块版的横空出世,更像一个突发性事件。“我们内部有一个说法,评论版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评论生产方式。”自从评论版创办后,吴焰称评论部发生了几个大的变化,过去,评论部是一个白班部门(虽然也经常熬更守夜写文章),评论版的存在,让我们变成了一个“夙夜在公”的部门;评论部过去是一个写作部门,主要工作是埋头写评论员文章,现在,既要参与重要会议的采访,也要从出租屋、菜市场、建筑工地找线索;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型部门,关门写稿埋头耕耘,现在变成了一个“开放型”部门。“这块版上,不仅有传统的名评论专栏,我们的作者里还有吴敬链、饶宗颐、傅莹、傅高义、林毅夫这样的名家大家,有来自各领域学科的知名学者,更有无数普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