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中日韩同字异义小辞书》:解析同字异义奥秘探究文化差别

2014年02月26日13:1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佐藤贡悦、严锡仁编纂的《中日韩同字异义小辞书》对中日韩同字异义词进行梳理,在对比词语异同的同时,更探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别。

在日本和韩国所使用的汉字词中,既有随着文化交流输入的外来汉字词,也有自己创造的本土汉字词。这样,一些表面上看起来相同的汉字词,意义可能完全或者某种程度上不同。这种“同字异义”现象对于中日韩的文化交流是一种障碍。《中日韩同字异义小辞书》从中日韩日常词汇中选取300多个词条,以3种语言4种文字,解析中日韩同字异义的奥秘,探究文字背后的文化差异。

语言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日韩同字异义的形成也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

1.古汉语语义残留的影响

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大量的古汉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很多古汉语原有的语义在我国已经废弃不用,但出人意料的是,传入日本和韩国的汉字却保留了不少中国古汉语的原义。

例如“颜色”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是“脸色”的意思,但现代汉语中此意几乎不再使用。但现代日语和韩语中继续沿用了中国古代汉语“脸色”之意。

【颜色】

该词本义为:①脸色、面部的表情(《论语·泰伯》);②色彩(杜甫《花底诗》中“深知好~”)。该词在现代日语和韩语中主要作①使用,而汉语中则作②使用。日语和韩语中的“顔色”一词在汉语中的对应说法为“脸色”。

——摘自《中日韩同字异义小辞书》204页

还有汉语中的“老婆”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指“上了年纪的女子”,现在日语和韩语保留了这一意义;但现代汉语则转化为 “结婚的配偶、妻子”。

【老婆】

该词在日语和韩语中是指上了年纪的女性。现代汉语中则是指妻子。丈夫可当面用“老婆”称呼妻子。“愛人”一词在台湾地区是指婚姻关系之外的情人,所以用“老婆”一词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妻子。汉语中与日语和韩语中“老婆”一词相对应的是“老太婆”、“老媪”。

——摘自《中日韩同字异义小辞书》118页

2.汉语从中国传入日韩后的语义变化

汉语传入日本和韩国后,由于受到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有些汉语在原有语义的基础上派生出其他语义;此外,消亡的语义也有不少。这成为中日韩“同字异义”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远虑”一词,古今汉语意义相同,都是指“考虑得长远、深远”的意思,比如中国人常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日语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客气、谢绝”等意思。

【远虑】

该词在汉语古典中的意思是思虑深远(《论语·卫灵公》)。现代汉语和韩语中的用法依然如此。现代日语中的意思是:①在言行上对他人采取谨慎的态度;②委婉地拒绝或辞退。汉语对应的说法为:①客气;②辞谢、谢绝等。韩语对应的说法为:①操心“josim”;②辭讓“sayang”等。

——摘自《中日韩同字异义小辞书》216页

3.流入中国的日译语的变化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近现代化的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学习日本的过程中,很多日译语涌入中国,而且这些日译语在逐渐融入中国汉语的同时,有的或多或少发生了语义上的变化。

例如“检讨”这一日译语,原本是指“探究学术”之意。流入中国后变成了“批判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之意。

【检讨】

该词作为调查、考虑、分析的同义词使用是三种语言中共通的。该词在汉语中更多地表示检查自身想法或生活习惯中存在的错误,即“自己批判するji-ko hi-han suru”,如“~自己”,这样的用法是日语和韩语中没有的。

——摘自《中日韩同字异义小辞书》94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