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评第86届奥斯卡:《为奴十二年》皮特必须演

黄啸

2014年03月04日07:31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为奴十二年》皮特必须演

  说实话,对《为奴十二年》这类天生奥斯卡冠军相并终于问鼎的电影,我实在是有些隔阂。制片人布拉德·皮特在戏里演了个解救被骗黑奴的活雷锋,这么个不需要演技的简单好人,按说皮特就别受这个累了吧。其实该片让好莱坞挺尴尬的,这个令美国非裔有胸口之痛的题材,由英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执掌,所以卷福都出来打酱油,演一个好奴隶主,另外一个恶魔奴隶主,是爱尔兰德国混血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总体来说,如果不是活雷锋皮特,这部美国历史题材电影,跟美国就没啥关系——有点类似如果欧美人动了我们的《红楼梦》奶酪,肯定各种不能答应,所以皮特还是必须演。

  《为奴十二年》这类片子在中国同样面临纠结待遇,一方面发烧友都看得哈欠连天,不是快进,就是动用钢铁意志才坚持完冗长而枯燥的134分钟;另一方面,专业电影报刊上的声音则一片褒扬,和美国权威媒体《纽约客》称之为“关于美国奴隶制的最好一部电影”的口径保持高度一致,指出导演勇敢放弃戏剧张力,甚至放弃对话,以社会学的视角、纪实般地扫描,回溯了黑人奴隶史。这也是美国电影回避不了的一个命题——废奴和蓄奴之辩,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种族问题。

  影片毫不掩饰地用镜头记录着毒打、私刑、强暴等蓄奴庄园里的暴行。在男主角被奴隶主狠狠殴打后,同伴告诫他,尽量少说话,隐瞒读写的能力,才能生存下去。他回答:“我不想只是活着,我想要生活。”相比《被解救的姜戈》中武侠小说兮兮意气风发的快意恩仇,执着于声讨不公和抗争的英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的第三部作品《为奴十二年》,用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平和视角,解读着渴望正常生活权利的人类基层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这个角度说,这部电影的确是人类的心口大石,不仅仅是好莱坞的。

  但为什么我觉得不好看?苦难深重的中国观众心说,咱不提种族,如果比惨,远的不说,近代史谁怕谁啊,这也是这类题材电影的掣肘。各国各族人民,尤其亚非拉人民各有心口大石,各惨各的,导致惨无感。再者,没有切肤之痛,北美以外的观众很难由衷点赞。最近看了一个美国的奥斯卡专家的采访,问到《为奴十二年》这部片子的核心价值。奥斯卡专家的回答很稳,他说,“再现那段历史之黑暗之反人类不是目的,目的是敦促人类的反思。为什么那样残酷的掠夺他人自由和尊严的人奴役人的社会,今天看来如此匪夷所思,却可以熟视无睹地存在几百年?各种麻木,各种见怪不怪,各种理所应当,没有人出来做什么,几百年啊。所以必须不停止追问,不允许不平等的社会以任何形式换件衣服又来”。好吧,大概这就是教化的价值,重复千遍,也不厌倦。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