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由流媒体视频网站奈飞公司(Netflix)推出的“大数据定制剧”《纸牌屋》第二季上线播出,获得了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全球粉丝的热情追捧。
这部揭示美国政坛内幕的剧作,被我国网民戏称为“白宫甄嬛传”。自去年2月第一季首播以来,不仅“叫好又叫座”,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电视业未来发展的热议。它的成功除了及时贴近美国政坛热点话题之外,还引领了电视业拥抱“融媒时代”的变革,为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电视”提供了范例,在传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融媒”,即是不同媒体的形态、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通过融合而产生的“质变”效应。
首先,该剧对传统电视业“制播分离”的生产模式提出挑战。《纸牌屋》不是由制作机构进行的单纯艺术创作,而是基于奈飞公司网站储存的3000万用户收视行为的大数据,分析了网民的“搜索”“收藏”习惯后制作的。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后,确定了最具舆论影响力和市场价值的主力受众群为“中年男性专业人士”,根据他们的收视行为偏好,“量身定制”了著名导演大卫·芬奇、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和“政治惊悚剧”等元素组合的电视剧。
其次,该剧的播出打破了以往由电视台陆续推出集目的传统模式,由奈飞公司网站将每季的集目在一天之内一次性推出,适应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收视习惯。据统计,2013年美国60%以上的观众采用“一次观看多集”的收视模式。
第三,受众的深度参与。借助大数据技术,受众能够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推广等各个环节。该剧播出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对用户的收视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挖掘,帮助制作团队根据受众反馈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第二季当中,为了吸引中国观众,还特别增加了涉及中国的元素。此外,网站订户利用社交媒体对该剧进行口碑营销,出现了“我推故我看”的效应。
《纸牌屋》第一季成功带动了奈飞公司网站的业绩。2013年第一季度盈利6.3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该剧还斩获了同年的艾美奖和金球奖。2013年第三季度,奈飞公司的订户超越了近10年来在电视剧领域独领风骚的有线影视频道HBO。连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汤姆·惠勒都说:“我现在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就是和妻子躺在床上一起看奈飞公司的电视剧。”
《纸牌屋》的成功预示着“互联网电视”的大幕已经拉开,传统电视节目从制作、推广、播出到收看等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彻底的颠覆和重构。可以想见,今后数字化时代传媒业的“战场”,将不再局限于电脑桌前、起居室中,而会以更多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现。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14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