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南京大学

论微博对个人社交关系的影响与重构

——以南京地区大学生为例

孙韵

2014年03月23日23:37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网络、人际传播的理论出发,探讨微博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与重构。在微博对社会关系,关系强度,社会网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假设并验证。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法,以半结构性访谈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对25名大学生微博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得出结论:微博在弱连带的维系和强连带的强化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对于强弱连带的建立和转化影响不大,还必须依赖于现实交往。最后,微博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态,重构了社交生活,人际交往越来越趋向于媒介化。

关键词:微博;社会网络;强连带;弱连带;媒介化

 

    Abstract:This study tak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tarts from social network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rying to discuss how micro-blog influence and reconstruc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life. The research analyze the impact on the strength and structure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by making some assumptions.This study uses empirical research for method, mainly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complementary with the research of literature. Research results show some assumptions and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Micro-blo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weak t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trong ties,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weak ties and strong ties, also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weak one to strong one. Lastly, Micro-blog changes the ec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reconstructs social life. Interpersonal contacts are being more and more media.

    Key words: micro-blog; social network; strong ties; weak ties; being media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社会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就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从最原始的交流形式到最现代的传播方式,人类思想情感与知识文化的交流,都是依赖符号进行的,都是通过人类创造的符号系统,实现信息的交换。

    微博作为人际沟通的工具之一,正是一个符号互动的平台,用户通过各种符号的互动和交流达到彼此间的信息互通和思想交换,完成自我价值的重构。这种微博互动方式正在逐渐改变社会的信息流通机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研究微博对于个人社会关系社交行为的影响与重构对于探讨人们在日益媒介化的环境下生存形态和交往方式的变化,亲密圈的维持和扩大,实现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1. 微博的内涵与传播模式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从微博的传播模式来看,微博是一种交互式传播的新型媒体,它打破了传播类型分类的严格界限,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特性在这个平台上都得到了体现,是多点对多点的多元互动。从人际传播的视角分析,与SNS社区内人们之间的交往基本是建立在地缘或学缘关系上不同,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交流平台,表现出两种传播形态。一种是依附于交往主体原有的人际关系,比如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等,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另一种则是独立于现实人际关系之外的虚拟人际关系,比如与名人的互动、与陌生人的交流,但在某些特殊情境下也可能发展为现实人际关系。

    微博的人际传播功能决定了他具有社交功能。既然微博最具人际传播特点,从人际关系角度讲,微博就是社会,是社会网络,要考察社会结构应该从关系的视角去思考。因此,在这里,我们就采用社会网络的理论去探讨微博对社交关系的改变与重构。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研究的理论基础

    依据社会学的社会网理论,社会是由不同的节点按照各种强弱不同的关系连结而形成的复杂的网络。其中“节点”代表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组成的小团体,“线段”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理论研究的重点就是在一个网络之中的个人如何透过关系,在动态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影响,不但影响了个体的行动,也会改变相互的关系,从而影响整体结构。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运用社会网的理论和概念,来解释微博对个人社交生活,社会网络的影响与重构是如何产生的。根据微博自身的传播方式,以及用户属性的一些特点,本文选择社会网理论中的强连带、弱连带等指标,来测量和分析微博对社交生活的影响力和重构作用。

2.2研究问题与假设

    由于在社会网的理论中,节点和关系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以连接强度划分,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强关系和弱关系。因此假设微博则是通过对这两种关系的改变和增强来对社交产生影响的。

    故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微博在社会网中对强连结弱连接的关系影响探究。在研究前,我们假设微博对强连结和弱连接都有影响。

2.2.1弱连带的形成

    格兰诺维特在其《弱连带的优势》中指出,一个弱连带多的人,其社会网的范围会比较大,收集到的信息会比较多。强连带的人往往陷于一个个小圈圈中,传来传去都是很小范围的而且是重复的信息,弱连带却常常连出一张大网,因此可以将信息传的更远。[1]微博的关注功能则是将用户不仅与现实中的亲人朋友同事连结在一起,同时也可与各界的明星公知,行业专家,资深人士连结,这样的弱连结通过新浪微博的评论,转发,搜索,关注,@的功能得到加强,促进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得到朋友圈之外更感兴趣更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我们得到:

  •     假设1:微博促进弱连带的形成,能获得朋友间难以获取的信息,扩大社交网的规模和范围。
  •     假设1a:微博对弱连带的维系有作用
  •     假设1b:微博可促进弱连带的增强,从而转化为强连带

2.2.2强连带的加强

    从魁克哈特的“强连带优势理论”到边燕杰对中国资料的研究显示,在中国“人情”比“信息”更重要。弱连带提供了人们取得自身所属社会圈之外信息的渠道,但是强连带对人们的行动提供了信任的基础,借由信任关系,人们才愿意提供“人情”的帮助。

    在微博中,用户在微博可以关注好友的信息,获取最新动态,可以寻求帮助也可以提供帮助,可以展露自己生活也可以评论他人状态,当用户对微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通过微博建立的个人之间的联系得到空前的强化,网络中人际关系的耦合程度大大增加。

    因此,我们得到:

  •     假设2:微博可促进强连带的建立和维系。
  •     假设2a: 强连带在微博上得以强化,社会网的密度得到增强。

2.2.3社会生活的媒介化,网络化

    在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活交往已越来越依赖于媒介,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曾提出“数字化生存”这一概念,今天,媒介化社会已经悄无声息的出现了,以一种匿名的、复式的方式重建了人们的认知与经验,甚至直接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

    微博对人际传播现场性的高度复制使得媒介的“拟情境性”达到顶峰,对人际关系形成了严重的冲击。不管是强连带还是弱连带,这种虚拟性形成的连带感许多只是建立在特定的话题和角色上的。在一个个用数字精确量化的圈子背后,是现实关怀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称斤论两”的价值异化。

    因此,我们得到:

  •     假设3:微博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媒介化,社交方式和人脉圈层不断重构。

2.3研究方法

2.3.1半结构性访谈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法进行,这种访谈方式兼具非结构式访谈的灵活性和结构式访谈的可控性,有助于我们了解个案具体的心理想法和使用情况,更详实准确地得出研究结论。

    此外,本研究也辅以文献研究法来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为文章积累相关论据,并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撑。

2.3.2分析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 将依据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中对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分类维度,将受访者在微博上发生的互动关系分为以下几类:

图2-1 微博互动关系分析

 

2.3.3访谈问卷设计:

表2-1 问卷设计表

 

    

          题目大纲

       意图

第一部分:用户微博

使用情况

微博粉丝数目,粉丝结构,关注用户类型

获取基本信息,作为影响研究结果的相关变量。

使用微博动机,使用频率

微博发布内容,使用功能

第二部分:用户使用微博后社会网规模的变化,弱连带是否建立

通过关注等功能,认识的好友数是否有增加

探究微博对用户社会网规模的影响,弱连带和社会资本的建立。

使用微博后,是否与地位专业背景不同的人发生互动

弱连带是否转变为强连带

第三部分:用户使用微博后社会网密度的改变,强连带是否增强

与好友的互动频率是否增加

探究微博对用户强关系的影响和改变,亲密朋友圈,小团体的影响。

与好友的亲密话题,亲密行为是否增多,从而加深亲密程度

是否通过微博互惠互利,产生工具性交换和情感性交换

亲密朋友圈是否扩大

第四部分:用户日常生活的变化,交友态度,交友方式的改变

比较微博,人人,QQ,见面,更倾向于哪种交友方式,原因

总结微博等交友工具对社交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异化,是否越来越趋向媒介化。

微博是否提高交友的主动性,改变交友方式态度,重构现实社交

 

2.3.4受访者质量分析

    在选择样本时,本文尽量保证不同性格,拥有不同数量级粉丝受众群的博主都兼顾到,而且还特别选取了球迷,网络舆论领袖等特殊个体以确保答案的完整度。共访谈25个样本,其中有效访问21个(样本A到样本U),年龄主要集中在20-27之间,都为南京大学学生,院系专业比例如下表:

 

图2-2 受访者专业分布

 

    其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样本均为女性;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样本均为男性,可见性别比例上,男女比例 8:13,男生略少;专业背景上,社会科学有10人,占绝对性优势;另外这次的样本主要在学生中进行选取,得出的结果不一定适用于工作人士。

3. 访谈结果分析

3.1弱连带:延展性社交

3.1.1弱连带的建立

    弱连带是扩大自己交往圈子的交往,从访谈结果来看,微博的使用确实促进了弱连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

表3-1  受访者微博关注的人比例分布

 

 

明星名人

草根达人

公共主页

行业专家

现实朋友

网友

关注

61.2%

71.9%

35.7%

45.3%

60.1%

21.3%

     通过访谈看出,大家在微博上关注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名人明星,草根明星,企业微博,公共主页等占到总关注数的近一半以上,微博上可接触到的范围与生活相比确实大大增加,但这种关系的建立大多都是单方向的,尤其是对名人来说。但是与同质性的人之间,通过评论掐架,共同话题,寻求帮助,还是会由于少数弱连接的建立。且不同的人在微博上建立弱连接的多少和强度有很大的不同。在访谈中可看出,弱连接的建立主要受到用户本身性格,微博上的粉丝数的多少和影响力的大小以及微博使用目的和功能的影响。见下表:

表3-2 受访者使用微博情况与弱连接对应关系

 

 

粉丝数

微博主要使用功能

性格,交友态度

建立弱连接数量

F,

60

仅仅用来获知信息

网上交友不积极,

1-2个

A

190

获取信息

偏外向,但微博上被动

1-2个

I

280

主要获取信息

较被动,内向

1-2个

D

260

获取信息,兼交友

外向,主动交友

三四个

G

295

浏览信息,互动社交

外向,主动交友

七八个

B

500

获取信息,交友

主动热情,外向

七八个

J

1200

浏览信息,互动社交

微博上较为主动,

十几个

H

150

关注足球,球迷互动

热衷与球迷互动

几十个

 

 

    从上表中的访谈内容看出,在粉丝相近的人之中,如个案D,I,G,性格外向,交友态度更为主动的人更容易建立弱连接;从使用微博的目的和功能来看,将微博仅仅作为信息接收器的人相对来说建立弱连接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如个案F和个案I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较为主动活跃的人,交友能力也较强,但他们都将微博仅仅视为获取外界信息的大众媒介,而忽略其社交功能,社交圈自然也就无法拓展;最后,从大体的趋势看,粉丝较多的人接触到的朋友面更宽,受到的关注度和发挥的影响力也更强。

    因此假设1成立,微博能促进弱连带的形成,扩大社交网的规模和范围。但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弱连带关系形成数目的多少,还要取决于用户的性格,粉丝基数的大小,使用微博的目的功能而定。

3.1.2弱连带的维系

    弱连带的维系主要指的是与用户原本就已互相认识,但相熟程度低,通过微博可以维系二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其淡化和消褪。在弱连带的建立问题上,受制于很多个人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得出明确的答案。但对于弱连带的维系,受访者基本持肯定态度。微博在维系普通朋友关系上所起的作用,尤其对现实生活中空间距离较远的人,尤为明显。

    从访谈中可得知,弱连带的维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曾经熟识,因距离的阻隔,时间的累积,联系逐渐减弱;通过微博可以将平时现实生活中难以表露的感情通过线上互动的形式传递给他人。

    2.对现实生活中接触很少的人可通过微博的关注起到补充现实认知的作用,从而增加线下的话题,更利于弱连接的维持。

    尽管微博可以起到维系社交的功能,但这种维系仍旧是脆弱的,浅层次的,不全面的。如个案J所说:“如果仅仅依靠微博的互动,能维系的关系是很脆弱的,互动频率减弱后关系也就相应减弱,唯有发展到线下才能使之真正得到稳固,增强。”

    以上可看出假设1a成立,微博对于不同个体来说都起到了维系弱连带的作用。这种碎片化,延时性,保持距离感,提供层出不穷话题的信息传输特点,促使节点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松散虚拟社群,维系了线下难以维持的弱连接。

3.1.3弱连带的增强并转化

    线下的接触是建立强连带必经的途径,而一般在微博上建立的弱关系社群中,用户大多是因某个爱好或话题聚集,彼此间的心理壁垒不可能消除,所以用户间的信任度也相对较低,难以发展到线下,通过微博进行弱连带到强连带的转化是微乎其微的。但也存在例外,对于微博上粉丝众多的意见(舆论)领袖来说,他们本身的弱连接就很丰富,由于满足增长和优先情节,使得这种微博越连接越强大,越强大也就越被连接,可能会发生富者越富,名可扬名的马太效应。

    如个案J就是一个显然的例子,他提到:“我粉丝有1000多个,自己时常会发起一些活动,如发放明信片等,吸引很多陌生人或普通朋友参加,其中有些人就会因此发展成朋友关系,如果感兴趣的,还会延伸到线下经常见面,这样弱连带就转化为了强连带。”个案B也提到了类似情况。

    但是这些都是较为个别的现象,对大多数处于一般网络规模中普通节点的人来说,能做到的仅仅是弱关系的维系。因此假设1b“微博可促进弱连带的增强,从而转化为强连带”并不成立。微博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无法起到将弱连带转化为强连带的作用,大部分的强连带还是必须建立在现实人际关系的基础上。

3.2强连带:强化性社交

3.2.1强连带的建立和维系

    强连带一般存在于具有相似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层次,教育背景,收入地位的节点之间。在微博中,具有强关系特征的好友,一般都必须建立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单纯依靠微博几乎是无法建立强连带的。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的群体之间因为某些强烈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到一起,持续性地对某一议题保持狂热的关注度和讨论欲,球迷便是一显著的案例,在这里,我们采访到的个案H为我们提供了在微博上建立强关系的实例。

    “我的微博纯粹是用来关注足球方面信息的,在微博上,我们通过对足球赛事的关注和讨论建立了很多关系。我自己就新认识了差不多100多个朋友,大家互动十分频繁,还和五六个朋友关系延伸到线下,成了很亲密的朋友,几乎每天互动”。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于网游人群等其他粘合性互动性极强的群体中,在这里就不深入探讨。微博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了一个讨论互动的平台和信息渠道,起到了很强的聚合作用,而对其余一般群体的强连带建立则效果不大。

    因此假设2“微博上可促进强连带的建立和维系”不成立,只针对个别群体起作用。强连带或许更有可能建立在微博以外的贴吧,论坛,豆瓣等形式的社交平台上。

3.2.2强连带的增强

    强连带的增强是指个人之间原本现实中就接触频繁且亲密度高,通过微博的联系关系进一步增进。通过访谈发现,微博对不同的强关系影响是割裂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实生活中距离较近的,能经常见上面的好友;另一种则是现实距离较远的,很久见一次面,一般依靠线上联系的好友。以下表3-3是通过访谈总结出微博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强连接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表3-3 微博对近距离和远距离强连带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互动频率

亲密程度(亲密话题,行为)

互惠关系

亲密朋友圈

对强关系的影响

近距离好友

有一定的增加;且对虽在身边但不常接触的人有更深了解

(个案DI)

提供了很多线下交流的谈资;并且为很多线下行为的产生提供契机

(个案ABCJ)

互惠互利行为较多,主要是需要得到关注的求助行为

(个案ABCDEF)

进一步得到巩固

85%

微博对于关系的增进是加分项,不联系关系不会减弱,但联系会加分

远距离好友

明显增强,对其生活的参与度也就更高(个案EF)

 

与好友的联系更方便自如;提供了更多的互动话题,为互动创造机会(个案GHK)

互惠行为增多,无论是工具性还是情感性的互助

(个案ABKI)

有一定的拓展,重拾曾经的好友关系   90%

微博使得远距离朋友间关系大大增强,与原先感觉大为不同

    总的来说,微博对关系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微博是牵线人,为朋友间的互动起到了创造机会的作用。微博上许多的搞笑段子,新闻爆料,产品打折宣传等信息都为人们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内容,更促进了线下许多亲密活动的产生。

    2.微博是记录者,作为对生活,对朋友间共有经历的记录,人们在微博上通过“晒友情”“秀恩爱”大大强化了双方的感情,增进了认同感。

    3.微博是挖掘机,是了解一个人生活的通道,在微博上可以更了解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发掘互相之间的共同点,找到共鸣激起回应,加强对他人生活的参与度,促进线下的交流与互动。

    可见,假设2a“强连带在微博上得以强化,社会网的密度得到增强”成立。尤其对远距离的好友而言,效果更为显著;对近距离的身边好友则是一个加分项,起锦上添花的作用。

3.2.3社交生活的重构

    通过以上对微博上形成的强连结,弱连接的分析,我们发现微博在大学生社交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每个人都依靠拇指点击证明自己存在感的时代,你不玩就意味着被遗忘。尽管如此,在我们的采访中仍碰到了两个对微博持有抵触心理的特例。

    个案C在受访过程中提到:“我从来不使用微博,人人等这些社交网站。因为我觉得虚拟世界的交友始终不太可靠,反而耽误了我许多的时间。要是需要聊天,我完全可以再现实中约他们一起喝杯茶吃个饭,交谈更深入更真实。”

    个案F则还保持着最早的笔友,电子邮件交友的习惯,也同样对社交网站的交友方式持批判态度:

    “在我看来,微博更主要的是一个信息接收器,可以获取许多外界的信息,有议程设置的功能,而社交功能不强,即使有也只是通过提供信息间接地影响好友关系。而且微博上的互动是浅层次的,只有见面才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个人,更全面可靠。”

    这些想法可以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微博构筑的象征性现实对社会交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对生活的媒介化重构,沉迷于微博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中,忽略面对面的深度交往;在虚拟世界中塑造出一副完美形象,却也在逃避现实生活;微博在影响我们的同时也在控制我们;在帮助交往的同时也在使社会交往越来越受制和依赖于它。

    由上得出,假设3成立,微博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媒介化,社交方式和人脉圈层不断重构。

4. 文化视角下的研究讨论与批判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微博上形成的强连带,弱连带结构了崭新的人际交往模式,不需要亲身见面便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实时互动,究竟这种模式会对个人生活产生怎样的深层次影响,是促进还是异化?

    首先微博对于弱连带的建立使得各类信息传递的渠道与范围都大大拓宽。如林南所说:“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着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3]粉丝数越多,网络上地位越高的人,相比较于其他人,往往能建立更多的弱连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关系和情报。而这类社会资本丰富的人也更有机会成为两个团体之间的“信息桥”或几个人之间的“结构洞”,促进团体间信息的流通和扩散,获得信息利益也控制利益。[4]

    其次微博对于强连带的强化作用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也显得尤为重要。强连带的强化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传递信任感与影响力等资源,从研究结果来看,微博能极大地促进亲密朋友圈的巩固和拓展,提升人际交往质量。对个体在现实组织中寻得归属感和安全感,获取情感支持有重要意义。

    最后微博在强连带的建立,由弱到强的转化上所起的作用是微弱的,除去球迷等特殊群体,几乎没有影响。这是微博自身作为网络媒介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毕竟不是一种实时的面对面交往方式,与现实是剥离开的,完全基于微博构建的人际关系相对脆弱。

    尽管如此,微博仍然以它强大的技术优势,比现实更要逼真的情境吸引着我们逃离温情脉脉的世间,投入由符号搭建起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的人脉圈层,亲朋好友都由一个个冰冷的数字量化决定,人们为了粉丝数互相攀比,却不在乎一个个粉丝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面孔,圈子是由关注数、转发数、粉丝数等数字内容共同搭建的一种象征关系,个体的社会地位话语影响力还原为这些数字关系的较量。为了彰显自己的在场性和存在感,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不停刷着微博,连续评论和转发,为自己的状态照片有没有人关注和回复而焦虑不安;为经历的美食风景何时po上微博忧心忡忡,而早已忽略了现实体验是何等感受。这是媒介化社会的典型特征,由于新的媒介介入甚至替代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使得这种交往缺乏亲身性。这种情况反过来必然会加剧个人对媒介的依赖,以获得缺失心理的补偿。

    技术的过度内化带来的不仅是交流的便利也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人们被迫成为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受制和依赖于技术,沉浸在虚拟的存在物中,去蔽真实的情境。技术的二重性始终是人类无法躲避的困境,重构交往理性需要我们正确审视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应将线上和线下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基于用户之间高粘性的关注和充分互动,融入了真情实感的微博内容再辅以恰当的线下交流,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才将更加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罗家德: 《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一版)》.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神话技术的解读(第一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  谢尔.以色列【美】: 《微博力(第一版)》. 任文科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杜子健:《微力无边》.辽宁:万卷出版社,2011.

【5】  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郭冲辰:《技术异化论》,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1 马克.格兰诺维特,著.《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 罗家德,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96页

1  李林:“媒介化生活的社交圈子与人际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6日第423期,第5页

1 徐琦.“‘社会网’理论述评”.《社会》,2000年8月第22期,第3页

2 参阅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一版)》.第15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分享到:
(责编:张瑜、唐胜宏)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