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传媒热点

经济日报:还新闻一片洁净天空

2014年04月09日16:18        手机看新闻

时下,网络等新媒体不断涌现。由于网络的低门槛和网络舆情的巨大杀伤力,各种明欺暗骗充斥着网站。一些真假记者以“曝光”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刊发充满虚假内容的所谓“报道”,让互联网成为了新闻敲诈的易发地和高发地,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强烈不满。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当前,互联网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一些网站打着“揭黑”“维权”的旗号行敲诈勒索之恶行,还有一些网站以伪造工作证、私设分支机构为名非法敛财。其敲诈欺骗手法朝着混合型方向发展,他们既打着传统媒体的招牌,又打着新媒体的旗号,敲诈行骗时,采取不同的手段,严重触犯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从新闻敲诈的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监督”和“曝光”为筹码专挑毛病,借用媒体采访报道的权利来获取利益。不仅如此,很多新闻敲诈本身就是不顾客观实际的捕风捉影。可就是这样的捕风捉影,还是有一些企业、单位被成功“钓鱼”。

新闻敲诈事件为何屡禁不绝?假新闻又为何层出不穷?有专家分析,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有一定关系。一方面媒体竞争激烈,从新闻记者本身来说想要获得利益;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企业违规经营、政府违法行事等问题也从客观上给新闻敲诈提供了可能。

鉴于此,为了维护好良好的网络环境,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重心和打击重点要向网络转移,进一步规范各类网站的权责归属及管理制度,净化网络环境。一方面,大众应理性对待企业“负面”信息。在看到网络“负面”信息时,更需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信息真实性。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还要出重拳打击以记者或网站新闻采编人员名义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的不法分子,幕后策划以及内外勾联的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坚决取缔、关闭非法设立的报刊社、编辑部、记者站、工作站、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新闻类网站、网站频道、试听节目网站。

新闻敲诈、假记者、假新闻的存在,毒化了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了新闻媒体公信力,败坏了新闻行业形象,违背了新闻出版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损害了群众利益,危害着社会稳定,必须从严打击。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联合部署了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的“扫黄打非·秋风2014”专项行动,把案件查办作为打击“三假”的着力点,把互联网作为打击“三假”的主阵地,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网络媒体。

让我们共同努力,还新闻一个洁净的天空。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责编:戴莉莉、程惠芬)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