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记者》>>2014年第3期

地市报时政新闻“1+N”模式探析

刘恒新

2014年04月09日00:00    来源:中国记者    手机看新闻

时政新闻的若干困境

 1.惯性思维,不愿突破固有报道模式

一些地市报习惯了传统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对于报道的程序设计、内容结构、话语风格、详略布局、篇幅长短都在思想上根深蒂固,对于“老套路”轻车熟路,认为时政新闻本该如此,这样省心、省事,如果改革,时政新闻短了、少了、轻了、不一样了,怕出问题,怕担责任,怕领导不满意。即使根据中央、省的有关规定,出台了具体办法,要求压缩领导活动会议报道的数量和篇幅,但是有的仍然只是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缺乏具体落实办法、约束机制和保障措施。结果往往坚持不久,就因为“情目前,对于时政新闻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许多地市党报都深有感悟,但多又停留在认识层面、宏观层面,具体到操作性、可行性,如何改、怎样改,改什么样子、应该什么样子,却又说法不一、浅尝辄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情况特殊”“偶一为之”等理由打破了定下的规矩,口子一开,例子一多,就仍然又回到了原样甚至出现反弹。

2.激进思维,试图游离于地方工作实际

改进时政新闻报道是一个需要稳步推进的长期工作,绝非一日之功,一些改革举措对地方实际情况了解较少,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缺少研究,对地方大局缺乏足够把握,过于强调所谓的专业主义,试图逾越现阶段地方宣传格局或游离于地方宣传工作实际进行新闻改革,使一些措施在实践中出现激进倾向,步子过大,步履不稳,最后由于不适合当地情况而使得改革难以推行,无果而终。

3.自闭思维,疏于建设性的沟通和探索

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改革不是报社一家的事,而是一个需要所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沟通与推进的过程。作为市委机关报,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这是固有的使命和职能,但是新闻报道有其自身规律和内在要求,有的报社在沟通上缺少策略、方法,缺少耐心和热情,加上有时地市党委和宣传部门领导出现人事变动,这就使得报社的办报思路、改革意图与上级主管领导缺少必要而充分的沟通,也没有广泛征求社会各界读者理解和支持,改革方案仅仅停留在总编室和编辑部里,改革没有融入更多人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往往底气不足,后劲不够,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半途而废。

事实上,党报报道模式随着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和探索。《亳州晚报》“1+N”模式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将党报特点、新闻规律与现阶段地方实际相结合而“列”出的一个“方程式”。

“1+N”的两种结构模式

《亳州晚报》“1+N”模式从结构上分为两种,一是报道结构,二是报纸结构。报道结构是指在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时,对活动本体新闻及活动相关新闻的处理;报纸结构是指在报纸版面上时政新闻版面与其他版面比例上的设置。

(一)报道结构“1+N”

报道结构“1+N”,“1”是指一篇会议或领导活动的本体报道,“N”是指从本体报道中提取或延伸的一篇或一篇以上的相关报道。《亳州晚报》采取了既原则上单篇报道会议或领导活动,又积极从中发掘新闻点,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鲜活报道。

1.做精做短“1”

地市党报时政新闻对于社会各界了解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完成情况、计划打算、领导分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地市党报报道内容之一,也是党报的优势和新闻资源。报社自身对于这类报道不能妄自菲薄,一概否定。《亳州晚报》的做法是将此类报道根据类别做精做短,并出台《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实施细则》,对有关情况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包括不同领导活动的字数限制、引用讲话领导的范围、领导姓名在标题和正文中出现情况、需做程序性报道的会议名录等,规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对照和解释。并将《细则》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等部门备案。

2.做活做亮“N”

“N”是指在“1”(一篇会议和领导活动本体报道)之外,根据读者的需求,发掘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一篇或一篇以上的新闻报道,要求贴近、有用,形式鲜活,服务性强,包括解读、侧记、访谈、图片、现场短新闻、深度调查、相关链接等。

例如:亳州市2013年第四季度经济工作调度会的报道:一篇本体报道《全市经济工作、城镇化工作暨第四季度经济工作督查调度会召开》,包括会议议程,参加领导,主要领导讲话。N篇相关报道,包括现场新闻《冬走亳州,感受暖意与活力》、侧记《传统产业也能成为朝阳产业》《把在外创业的亳商请回来》,《城镇化要体现当地特色》《大企业大项目渐成“星火燎原”》等。

再如:亳州市组织收看全省市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一篇本体报道《工商质监食药监管体改工作启动》,介绍会议主题、议程及领导要求。N篇相关报道,包括《食药监管将有唯一管家》《工商质监实行市县政府分级管理》《工商质监实行市县政府分级管理》《县一级市场监管实行大部门制》,详解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办法。

还有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一篇本体报道《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新闻内容包括会议议程和领导讲话。文中仅一句话提到了“会议期间对市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询问”。N篇相关报道,包括《人大“问水” 政府“答题”(主标),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水污染防治工作(副标)》,小标题包括:1.企业排污监管如何,2.农村土壤现状咋样,3.污水处理费收了多少。三个小标题下的每部分都包括“背景”“提问”和“回答”,并配以代表现场提问照片,易读易懂,一目了然。

(二)报纸结构“1+N”

时政新闻之外的其他新闻版面有着充分的自主创新空间,完全可以延伸拓展,借鉴都市报的操作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报纸的整体风格,使整个报纸面孔清新,可亲可近,吸引更多的读者群体。

《亳州晚报》作为市委机关报,2000年地级亳州市成立时叫《亳州报》,为对开大报。2002年改为四开小报,按照“坚持党性,走进百姓”的办报理念,采取“党报性质,晚报风格”办报思路,2008年更名为《亳州晚报》,并提出办一张“亳州最需要的报纸”,将“最需要”分为三层意思:一是亳州市委、市政府的需要,二是亳州人民群众的需要,三是亳州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以上思想指导下,报纸在本地新闻版面设置上采取了“1+N”结构:

1.夯实“1”个版面,做亮“N”个版面

《亳州晚报》在版面设置上,“1”是指一个时政新闻版,即二版“要闻”,完成市委、市政府等各项议程性活动的报道,满足市有关部门工作信息发布的需要,同时严格执行报社制定的《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实施细则》,在角度上要求尽量突出与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力争将新闻做短做实,做精做新。同时,对于市党代会,市人大、政协“两会”,市委、市政府特别强调的会议或全市重大活动等,报纸则不惜版面进行超常规处理,有时在头版整版为一个主题报道、配以大幅照片,增加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并策划特刊,以多个版面进行集束式报道。

2.做好“N”个版面,盘活整张报纸

在做好二版“要闻”(时政新闻)的基础上,《亳州晚报》在其它版面设置上则立足本土,大胆改革,借鉴都市报的诸多操作技法:

一版是封面式设计,一般为导读,大图片或海报式图表设计;三版“重点”,是时政新闻与社会新闻的过渡与缓冲,以深度报道、调查式报道或组合式报道为主;四版“社会”与五版“热线”,以社会与民生新闻为主;六版是“区域”,以县区、社区、街道、乡镇新闻为主。六版之后为每天交替出现的版面,包括:“备忘”,为与市民密切相关的政策、生活、交通、天气等咨询服务;“青春”,反映中学及大中专院校等年轻人的生活风貌;“风尚”,以“小资”群体、新新人类为主要受众;另外还有“民间”“地理”,发掘全市历史文化及文化遗存,包括民风民俗、风物风貌、民间艺人、民间景致等。

“1+N”版面结构的设置,使报纸在整体上为读者呈现出了鲜活的内容、丰富的资讯、清新的文风和贴身的服务,不同群体的读者都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并且感到党报越来越贴近、越来越亲和了。

(作者是安徽省亳州晚报社副总编)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燕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