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整治新闻敲诈,需筑牢职业道德堤坝

李兆清

2014年04月14日11:31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冒充“央媒记者”敲诈,一开口就要20万元;盗用正规期刊刊名、刊号,假杂志比真的还要“高大上”;假记者背后有真记者撑腰,敲诈不成就予以曝光……假记者、新闻敲诈多次出现,盘点近来破获的各起假记者、新闻敲诈案件,那些以假乱真、行骗敛财的招数一一曝光。(4月9日《人民日报》)

真李逵遇上假李鬼,真假难辨、雌雄难分。有的假记者、假媒体善于伪装,做的却是攫取不当利益的勾当。冒名顶替要封口费,以假乱真、招摇撞骗,真假勾结敲诈,这些都成为假媒体攫取利益的手段。假媒体掺杂其中,受害者有苦难言,然而心里却在痛骂假媒体,假媒体使得媒体的声誉受到了负面影响。即便下次碰上了真媒体,人们也会因为受害于假媒体、会出现迟疑。

在中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监督、舆论监督,是民主参与的重要形式。媒体要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在大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媒体还要敢于揭露不正之风,敢于摸老虎屁股,将不正之风暴露在镁光灯之前、阳光之下。不正之风最怕曝光,曝光对其起到很好的督促整改作用。如今,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反四风、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如火如荼,但仍然有一些地方、一些人在顶风作案,媒体应该对其曝光。当然,媒体应该以弘扬真善美、摈弃假恶丑、宣传正能量为主,要为助推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尽上一份力量。某种程度上,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主力军,媒体更要起好道德、价值引领作用。

整治新闻敲诈,需要方方面面齐心协力。新闻敲诈,是把新闻当成了非法牟利的工具,败坏了媒体在党和人民心中的形象,影响了媒体的社会声誉。以新闻来敲诈、把新闻当成敲诈的隐身衣,有很强的隐蔽性。新闻敲诈者,把媒体职业道德抛到了九霄云外。然而,为什么新闻敲诈能够屡屡得逞呢,这就与被敲诈者自身心虚有关。如果被敲诈者自身行得正,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还怕鬼敲门吗?如果让敲诈者一次得逞,就是对新闻敲诈行为的纵容。需要指出的是,敲诈的不止是假记者,真记者有时也敲诈,这就涉及到媒体职业道德问题了。每个人都该增强对新闻敲诈行为的防范意识,遇到相应事情的时候多留个心眼儿。如今,记者采访要有采访证,人们完全可以到网上查阅记者采访证的真实性。当然,这也需要公众以一双慧眼来辨识新闻敲诈者的真假,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了,新闻敲诈者就没有了立锥之地。新闻敲诈,是拿媒体的声誉作堵住,公检法应该对新闻敲诈行为重拳出击,让新闻敲诈行为见光死。

愿方方面面齐心协力整治新闻敲诈,让敲诈者失去生存的土壤,筑牢媒体职业道德的堤坝。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