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大型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作为一部在吉林乃至东北地区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作品,《东北抗联》是地方电视台操作重大党史、军事题材纪录片的成功代表,标志着吉林电视台纪录片创作进入了成熟发展期。
回眸历史,吉林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是我国纪录片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初,专题化的新闻片大量涌现,它们可以看做是新中国纪录片的开端。其核心理念是“形象化的政论”, 创作观念是“格里尔逊式”,其拍摄的动力是社会性的而非文化或者美学意义上的。如1958年拍摄的《到农村去》、《英雄的信阳人民》等等,吉林电视台也拍摄了大量这类作品,可以看做对纪录片的初步尝试。从技术层面看看,这些纪录片采用的是“画面+解说”模式,这种模式的特色是解说为主,画面为辅,故比较重视文本,依赖解说词。创作者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然后进行拍摄。主要通过解说将思想直接灌输给观众,达到快速直观的教化目的。这一纪录片创作思维模式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丰富性的要求逐渐提高,电视纪录片也有了自己的天地和发展空间。吉林电视台像其他制作单位一样,开始将纪录片的宣教功能逐步抽离,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产品去思考纪录片的发展之路。这种思考首先使纪录片的选题范围得以扩大,一些用“教化”式思维看来并无价值的题材进入了创作者的视野。如吉林电视台在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东北三宝》、《借船》, 90年代初拍摄的《家在向海》、《生态吉林》、《沧海桑田话吉林》。与此相应,创作者在纪录片的画面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也开始大胆创新。在《家在向海》一片中,几声悠悠鹤鸣拉开了向海的朝阳流霞。光影之间,一个充满诗意的美丽世界就此展开,在镜头语言、解说配乐、全片节奏等方面,“美”成为了一个重要追求。反观当时国内颇为流行的,主张摄影机永远只做旁观记录的“直接电影式”纪录片创作观念,其偏失之处在于只注重客观真实,而忽略了纪录对象和创作者自身的主观真实。比如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一部纪录片《雕刻家刘焕章》,人们在看过之后不禁会问:雕刻家本人还活着么?如果建在,为什么片中没有其本人的话语?访谈与同期声的缺失,其原因在于创作者力图隐藏自身,追求绝对客观真实的创作理念。而《家在向海》则打破了这一观念的束缚,它将创作者富有抒情色彩的“看”通过镜头与音乐加以明确体现,向世人证明了,纪录片不仅应该是真实的,而且可以以真求美。该片在播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1991年意大利国际电影节三项大奖。
进入21世纪之后,吉林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在观念与技术上又取得了新的发展,新纪录电影模式逐渐被吉林纪录片人所接受和认可,并在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出现了一批高水准的作品,开始在全国乃至世界崭露头角。如2008的《山之魂》获得了当年(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最佳短纪录片奖;2009年,单集高清纪录片《长白山》获得了第十届“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入围奖,并被组委会推荐代表中国参加2010年度澳大利亚国际纪录片节。所谓“新纪录电影模式”,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破戒。在理念上,它强调创作者开放式的文化视角,和充满个性色彩的诠释和理性态度;在手段上,它反省和挑战以前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非虚构原则,如英国学者保尔?罗萨所说:“纪录片可以而且应该采取一切虚构手段与策略以揭示真实”。质言之,这一观念为创作者的主观真实赋予了合法性。反观上世纪90年代前后吉林电视台纪录片的创作,其成功之处正在与对主观真实的重视,表现为作品中的文化视角与诗意品格。而以《山之魂》等作品为代表,新一代吉林纪录片人则更加有意识的对主观真实加以细致规定,通过这些规定赋予其独特的吉林特色。
所谓“吉林特色”,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浓厚的人文情怀。这些纪录片作品,并不是对纪录对象的简单描摹,而是用创作者的主观对其本质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流露出创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深切的人文情怀,从而使作品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鲜明的地域色彩,从这些作品所透射出来的人文情怀,并非泛泛的终极追问,而是被赋予了鲜明的东北性格。新一代吉林纪录片人首先把目光聚集在这片黑土地上。展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山和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风光的集中,而是而是更多地去表现栖息于此的万千生灵,包括他们的存在方式与喜怒哀乐。通过表现大地与生灵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呼吸,使省内人民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也使省外、国外的观众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三是较强的故事性。通过情景再现等手法,对纪录对象的自然面貌、历史流演、人文风情加以立体化、故事化的表现。通过这种表现赋予作品强烈的时代特色与主流意识形态特征,这是吉林电视台纪录片创作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四是较高的制作水平。从技术角度看,吉林电视台充分利用了科技发展的成果,比如前期的航拍、高空索道、水下摄影、逐格延时、GPS四季定点等等,以及后期的三维制作,声光特效。通过这些技术,使创作者的主观真实在光与影之间得以尽情展现。
以赋有吉林特色的“新纪录电影模式”为指导,2011年10月,吉林电视台制作的六集大型人文纪录片《长白山》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成绩斐然,几乎囊括了所有2012年度国内及国内举办的国际性纪录片大奖,包括:第六届“纪录?中国”评选活动“创优评析一等奖”和“优秀摄影奖”,2012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人文类最佳摄影提名奖,2012中国纪录片发展年会“年度合作奖”和“年度摄影奖”,“第十八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作品推选”活动“中国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奖”,第八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长篇一等奖”和“最佳摄影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会会长刘效礼高度评价道:本片的画面至美,故事至美,解说至美,音乐至美、无愧于雄奇大美的长白山,堪称一部影像版的简明长白山文化通史。现在来看,这部片子之所以备受推崇,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在本片之前,虽然也有一些以长白山为主题的纪录片,但都着重于自然、风光等方面,如吉林电视台拍摄的单集纪录片《长白山》。而该片则立足于通过人文视角全新展示长白山辐射下的东北大文化圈概念,全面展示出了长白山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物种丰富的生态资源、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这一创作理念使本片兼具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自然生态留存价值。其二,在内容上,该片站在了中国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制高点审视长白山,着力探讨这座山脉与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进程的渊源关系,以人文的精神俯瞰长白山,用文化的积淀解读长白山,并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以科学的态度,展示今天长白山所具备的现实意义及对当今社会的价值。其三,在制作手法上,本片综合运用了访谈、情景再现等表现方式,将长白山的神话与传说、东北亚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大唐和勃海国、大明帝国和松花江、大清帝国和长白山、康熙东巡、乌拉古街、刘建封长白山第一次科学考察、东北抗联等等内容有机融合进来,使本片富有极强的故事性。
随着纪录片创作水平的提高,吉林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也日渐成熟。2010年,吉林电视台卫视频道专门成立了纪录片组。经过多次大型纪录片的实践操作,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纪录片策划制作、包装、宣传、推广等各个方面都培养出了若干专业人才,为今天这部大型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发展至今,吉林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在人文、历史、自然、文献等领域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单集纪录片《家在向海》,到系列纪录片《生态吉林》,再到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吉林电视台的创作呈现出理念逐渐创新,体量日益增大,制作日益精良的态势。但是与外界相比,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吉林省的纪录片产业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在成长的初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各方扶持,若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则应该制订系统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纪录片基金,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纪录片产业,并仿照文化创意产业给予纪录片企业一定政策和税收的优惠。另一方面,纪录片创作团队应该充分利用其品牌效应,在院线播放、版权销售等方面进行尝试,开拓新的创收渠道。从自身创作来看,吉林电视台的纪录片人应在题材和创作理念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开拓创新,比如迄今为止,吉林电视台尚没有现实题材的成功作品。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纪录片产业也将逐渐与国际接轨,纪录片作品将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广泛,而且欣赏习惯各异的受众群体。在美国纽约有很多纪录片交易商,其主要工作就是到世界各地搜集纪录片,把它们当作廉价素材,重新剪辑播出。有学者认为,这种做法使作品失去了原创者的个性,减掉了原创者的民族思维习惯,甚至使其民族尊严蒙受了践踏。应该说这种观点比较偏颇,实际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受众都有其特有的欣赏需求,针对其特点对同一作品进行不同版本的重新编辑,是吉林纪录片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要求。目前,吉林电视台正在尝试与具有国际市场操作经验的机构洽谈合作,为大型人文纪录片《长白山》、大型高清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及后续的作品寻求在更为广阔的平台进行传播与展示。
【作者单位:吉林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