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本网原创

"一剧两星"引剧圈震荡 利弊博弈谁能胜出

2014年04月17日06:3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4月17日电 (燕帅 宋心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5日宣布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这个被业内形象地称为“一剧两星”的新政引发热议。对于现在中国电视剧的制作—编播—观看模式来说,它到底是一枚炸弹,促使各利益方重新洗牌呢,还是只是一枚石子,虽在表面掷出了波澜,却并未对现存的态势产生颠覆性影响?业内近来纷纷估衡其利弊所在,综合各方观点,辩证法的双刃剑思维占据了舆论主流。然而,在做出这个模糊的判断之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有利究竟是对谁有利,而有弊又究竟是碰触到了谁的痛处?

“一剧两星”出台:政策与现状

4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上正式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开始,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二集。此次出台的这则新政,在业内被形象地称为“一剧两星”。关于这一新政,总局强调其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均衡卫视综合频道节目构成,强化综合定位,优化频道资源,丰富电视剧荧屏。

观望目前中国电视剧的编播方式,可谓多种多样:部分剧采用首轮独家播出的形式;部分采用两家同时首播的策略,偶尔配以其他卫视的非黄金档,即“2+X”;部分投资大、售价高、市场看好的电视剧,则采取四家拼播的方式,即“4+X”,并且按照广电总局政策,一部电视剧最多在4家上星卫视和几家地面频道同时播出。这些形式并行实施已久,成为近十几年来的荧屏常态。当这一切习以为常时,“一剧两星”时代的到来会改变什么?

电视台:分化竞争加剧 谋求自新之路

受到“一剧两星”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应该是各家电视台。“4+X”政策自从2004年实行以来,这十多年中,它和独播、“2+X”一起从侧面反映了各台的实力。可以看到,选择拼播的往往是二三线卫视,而实力雄厚、影响范围广的一线卫视常常会优先选择独播,并将其作为增加收视率的最大卖点。

武汉大学中国媒体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牧认为:“对于一线卫视来说,即使在电视剧价格如此高的今天,它们依然有实力去选择独播剧。但是对于二三线卫视来说,目前更多的选择就是合力购买,分销成本,因此‘一剧两星’会对它们造成最大的影响。”的确,在这种既成的态势下,那些一线甚至超一线的卫视,“一剧两星”本来就在朝“一剧一星”的路上走,并以此来继续夯实实力,坐稳自己的交椅;但对于比较弱的二三线卫视,实行新政后投资翻了一番,硬赔上钱去买热剧,或避高价而不买,都可能会有被挤掉的生存危险;不过,对于那些强二线卫视或准一线卫视,它们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从“四星”变“两星”只是更加速其朝一线迈进。几个大卫视很可能被催生壮大,形成和原有的一线卫视分庭抗礼的多极格局。因而,“一剧两星”之后,一线卫视和二三线卫视间的分化会加剧,同时各一线卫视之间的竞争也会加剧,前者势必导致强弱不平衡,后者则制约着强强之间趋向平衡。

“一剧两星”之后,竞争和分化必成定局,但这也必将在另一个方向上促使各卫视重新思考自身定位,走上一条差异化发展的自新之路。从长远来看,这对它们各自的未来发展有好处,也能激发中国电视台的整体活力。

一线卫视现在虽然地位稳固,但当更多准一线卫视跻身一线行列,一线卫视便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而要推出更多的精品,这里面一方面包括制作精良的大剧,另一方面也包括形式更加新颖的综艺节目。只有这样,才能在其他卫视来分蛋糕时继续保有高收视率。

二三线卫视之前往往依赖于“拼星”模式,平摊下来的成本较低,也就能够省下钱继续去多拼几个剧,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各家卫视的综合频道多少会形成过分依赖电视剧的姿态。“一剧两星”之后,购剧成本增加,它们必然不得不做出改变,玩出新花样。其实,在硬拼大剧之外,积极开拓库存未播剧市场、二轮剧市场、自制剧市场和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市场,这些其实都是不错的思路,能够重新激活逐渐陷入沉滞的地方台模式,从而实现总局所强调的“均衡节目构成,强化综合定位,优化频道资源”。小马奔腾电视剧总经理李立功称:“以前四星联播时,一些小的电视台根本都不受关注,但如果改成一剧两星,不少实力没那么强的电视台就可以打造自己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竞争,这对品牌也是一个较好的传播。”

不过,也有人担心比较弱的二三线卫视如果短期内不能吸纳更雄厚的资本,即使想以好的自制剧和综艺节目来打造自身特色,其制作水平也难免会受到资金的掣肘,而为了填补档期空白,荧屏上或许会出现比现在更多的粗制滥造节目。是更精良还是更烂俗?对此,我们只能先悬置猜测。

“一剧两星”也会给电视台带来的另一个便利之处。按照以往的四星同时播出模式,几家卫视为了协调时间,不得不用其他电视剧或综艺节目填补空档,而砍剧、缩剧也成为家常便饭。“一剧两星”实施之后,电视剧的编排播出对于电视台来说会灵活轻松很多,观众们也能更早、更完整地看到剧集。

制作方:投资风险加大 追求“内容为王”

按照以前的四星拼播模式,各卫视分摊下来的成本较低、承担的风险较小,买方市场因热衷于拼大剧而不断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电视剧的单集价格。“一剧两星”之后,从投入、回报的角度来看,各卫视成本、风险系数俱增,在众多电视剧及其制作方的选择面前不得不更为谨慎,更多地去考虑究竟值不值得购买。总之,“一剧两星”让卫视有了去自主选择更多电视剧的余地,作为卖方的制作方方面必将会承担一定压力。

著名影视策划人谢晓虎认为,在这种状况下,电视剧制作单位将面临全新的洗牌。他说:“从‘4+X’到‘一剧两星’,卫视的购买成本增加了许多,这就要求电视剧在制作上必须更加精良。”诚然,为了卖出产品、占据市场,吸引两星拼剧甚至一星独播,制作方必将会在电视剧的质量上大下工夫,树立“内容为王”方针,推出一批精品剧集,从而进一步打造自身品牌。业内人士大多表示,此举有助于提高中国电视剧的质量,减少一些“雷剧”的产生。谢晓虎就说:“当前电视剧市场上有许多粗制滥造的雷剧,但是因为分担成本低,依然会有人购买。但是如果变成‘一剧两星’的模式后,购买成本增高了,这类剧的市场肯定会有所萎缩。”好剧依然会被热抢,不愁没销路,而原本拼星的一二线卫视在有限的成本下,也不会为了减少花销而冒着砸自己牌子的风险去购买烂剧。和电视台一样,电视剧及其制作公司同样将面临两极分化的局面,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当大剧制作方加大研发投入、好剧本好团队成稀缺资源、烂剧渐渐淡出荧屏、“拍了不播”的浪费减少,中国电视剧业或许会走上一条良性之路。

据统计,按照当下一线卫视四家联播的普遍情况,每家需支付的单集价格为60至80万元左右,加起来可高达二三百万。“一剧两星”出台之后,如果还维持这种高价,产品很有可能会失去市场。因此,如果要想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将电视剧卖出去,制作方只能选择想办法去降低成本。有影视界投资人表示,政策出台后风险很大,单集成本200万大致将成为投资“天花板”,如若超过140万将会很危险。这势必会对影视制作方从后期收入中获益造成影响,但压缩成本本身或许能够带动一种新的收益模式,对于控制目前电视剧的天价趋势也有好处。

演员:收入或许受损 重新定位身价

制作方要降低成本的话,演员的片酬可能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开刀对象。近两年,从“大腕”到二三线演员的片酬都全面看涨,正如谢晓虎所言:“目前影视演员片酬过高,动辄就要占到一部电视剧百分之七八十的比重,已经成为电视剧行业普遍的问题。”然而,这方面又因缺乏行业监管机制,完全靠市场在自由调节,恶性循环只能愈演愈烈。“‘一剧两星’如果实施,卫视因为购买成本增加无力承担,势必会想办法压低制作方的价格;而制作方为了把电视剧推销出去收回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价格。”演员高片酬同样是制作方的痛处,“一剧两星”政策或许会成为制作方和演员谈判的条件:如果想要播出,就不得不降低收入。事实上,“一剧两星”的出台本来就有平抑高片酬的动机。

这项新政策必会或多或少伤及演员的利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将促使市场形成对演员的重新定位和演员对自己的重新定位。真正的一线明星依然会被作为吸引眼球、拉动收视率的重要卖点,虽然短期收入受损,但随着电视剧播出,他们的影响扩大后又会带来其他收益,和制作方达成双赢;而一些价位虚高的演员则会被制作方搁置,迫使其调整自身定位;至于那些价位不高但颇具实力的演员尤其是新演员,“一剧两星”绝对是个利好,在制片方压低成本的趋势下,他们能够获得更多机会去向制作方和观众证明自己,从而脱颖而出,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也能让整个电视剧界新人辈出。演员的地位和片酬和他们的实力挂钩,从“明星为王”到“内容为王”,这应当才是电视剧市场的合理定位。

观众:享受更多选择 好不好看是关键

在新浪微博的“一剧两星”热点话题下,网友们的PK结果显示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支持这一政策,其理由也大多是从普通观众视角出发的,认为“以后换台能有更多选择了”。的确,手握遥控器但换台不换剧、雷同的类型剧层出不穷,这些普遍的观看经验未免会让现在的观众对看电视产生厌倦。因此,“一剧两星”之后,各卫视无论是推出不同内容的精品剧,还是打造更新颖的综艺节目,对于观众们来说,荧屏都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打开电视后能够有更多、更好、更适应个人口味的选择余地,不至于非得被某些大卫视、大热剧绑架,而一些曾被大热剧挤兑的好剧也会被挖掘出来。不过,不少网友对“一剧两星”的第二条颇有微词,直呼黄金档只播出两集看不过瘾。

然而,正如一些人所担忧的,如果中国电视剧整体制作水平徘徊在低层次,观众们还会有“剧虽换但烂剧的本质不换”的糟糕体验,因此,在微博的讨论中,对新政持“无所谓,反正不怎么看电视了”这一态度的网友也不在少数。他们表示,现在网上有很多经典的美剧英剧可以看,而且可以一口气看多集,比大多数中国电视剧吸引人多了。由此看来,“一剧两星”给观众造成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现在还不能给出板上钉钉的判断。无论是选择“一剧四星”还是“一剧两星”,甚至是大卫视追求的“一剧一星”,这些策略本身并不能够对中国电视剧的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最重要的依然是其内在的竞争质量。

今年二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中国电视剧全产业链金融交易会上做《电视剧管理通报》时表示:“如果能够改变卫视黄金时段的播出形态,就能给生产提供出口。‘一剧一星’是最理想的状态。”事实上,国外的电视剧很多也都是由一个电视台独家制作播出的。对于中国来说,到底一剧几星才是最理想的模式?这个问题尚在摸索之中,不过无论如何,“一剧两星”在这方面显然是迈出了尝试性改革的关键一步。然而,它将如何牵扯到电视台、制作方、演员和观众们的利害关系,现在还只能停留在预测层面,具体还要看各方面在政策落实后采取怎样的针对措施。“一剧两星”之后,让我们拭目以待。(实习生 张玉瑶)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