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休刊大潮开启 纸媒时代走向衰落?

报纸虽死,但内容不死--一名上海《新闻晚报》记者的“再就业”

罗争光

2014年05月05日17:0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罗争光)2014年1月20日晚上,原上海新闻晚报社的员工最后一次聚餐。在微信朋友圈里,有人这样描述这场聚会:“叫什么来着?好吧,‘年夜饭’。”

   张龙(化名)感叹,其实就是“散伙饭”,送战友,踏征程。“多数人还是留在了上海报业圈,只是撒开了,说是祸福相倚,算吗?”

   时间回到大约一个月之前。

   2013年12月23日下午,一些企业发放诱人年终奖的消息开始散布网络,各路商家也正在卖力地迎战圣诞节和元旦。上海闵行区的一栋大楼里,张龙所在的单位正在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与以往不同,这次年底的大会人员格外齐整,气氛却几近凝固。

   张龙的老东家,是上海新闻晚报社。

   这个会议上,新近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高层宣布,《新闻晚报》将于2014年1月1日起休刊。

  1999年1月1日,《新闻晚报》正式与读者见面。那个时候,张龙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那个时候,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这份报纸的寿命,仅仅15年。

   “根本没有心理准备,没有从容寻找岗位的时间!”张龙叹息,“其实传言在(2013年)9月底就有了,有同事向单位咨询过,到底是否要休刊,但一直被告知没有这回事,安心工作。结果这一天突然宣布,大家都措手不及。”

   这一天,是星期一,张龙记得清清楚楚,离报纸休刊仅剩9天。

   “集团老总过来,宣布了休刊决定。第二天,安置方案也出来了。主要的安置选择是两种,一是集团内部各单位竞聘上岗,二是直接以买断方式离职。”他说。

   要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实现“再就业”,张龙来不及多想。他对自己记者的身份依然珍惜,因而希望继续留在平面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于是赶紧关注集团内部竞聘岗位。“时间紧,来不及挑选,更来不及留个职业空窗期去寻找外面的岗位。”

   内部竞聘上岗有笔试,也有面试,而且每个人最多只能报两个岗位。好在从业几年来表现不错,张龙获得了上海报业集团内好几家单位的青睐。一阵短暂的纠结后,他通过了新单位的考核,完成了“再就业”。

   也有不少麻烦比较大的人。张龙介绍,报社内有的是从创刊起就在这里工作、已经干了15年的老员工;有的是夫妻都在报社工作的双职工,他们在“被就业”后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到了新单位,都要重新竞聘上岗,从零开始。”

   张龙一个平日关系较好的同事,工作期间缺乏突出的表现机会,结果两次内部竞聘都没有竞聘上,最后只能“残酷地接受买断”。他介绍,这个买断的补偿方案,也挺让人心寒,“一方面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补偿,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鼓励金政策',也就是越早选择买断鼓励金就越多——跟拆迁补偿‘早签合同多得利’差不多。”

   突然休刊时,新闻晚报社有160多名员工,如今已各奔东西。张龙说,原报社领导在几天前的内部聚会中介绍,目前已经有87%的人或在集团内部竞聘上岗,或另谋职业,仍有13%的人待业中。

   另一个内部会议则传出上海报业集团高层的信息:约100名原新闻晚报社员工在集团内部竞聘上岗,今后如果再有类似休刊,不会再有那么多人依靠内部消化。

   张龙注意到,不仅仅在单位内部,整个社会对于《新闻晚报》休刊也有大量讨论。“大家都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而在我们报社内部,大家其实还不认可我们是被市场淘汰的,而是发展的总体战略所致。”

   但张龙也看到了传统纸质媒体的颓势。“现在新媒体发展如此迅猛,纸媒这种传播方式肯定是要走向衰败的,”他说,“不过报纸虽死,内容不死。总的来说,我觉得内容为王现在还不会变,好的内容还是受欢迎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好的内容卖出去,这是营销和传播的技巧。”

   张龙坚信,传统媒体强大的内容生产团队,这是新媒体无法取代的,关键是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和平台搭建上做得不好,为新媒体做了嫁衣。“纸媒更多地借助平台和互联网,利用免费的信息服务,通过影响力来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这种模式应该是完全可行的,不必依赖网站和其他新媒体平台。目前的问题是,传统媒体的这群人还不善于做这个,所以正遭受着‘转型的痛苦’。”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