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1988年,新闻系改名为新闻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一面旗帜,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为己任,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倪宁教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博士生导师,更是兢兢业业,潜心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韧劲、勇于担当的魄力和卓尔不凡的智慧积极投身于新闻教学和学术研究当中,严谨的学术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忱使他始终走在学术的前沿,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倪院长,让我们一起聆听倪教授从事新闻研究工作的真知灼见吧!
倪宁,男,安徽省肥东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10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3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6月被评为教授。期间担任过系办公室主任,副系主任,副院长,学校学生处处长,校长助理,学校图书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及专长为广告传播及新闻业务。曾兼任学校文化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著作有《广告新天地》、《广告学教程》(1-4版)、《广告传播学》(合著)、《广告精点》(合著)、《广告学》(合著)、《广告学概论》(合著)等,其中《广告学教程》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广告传播学》(合著)、《广告学教程》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新闻教学实践的组织与管理》、《报纸编辑学课程教学法研究》等三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奖主要成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倪院长,您好!欢迎您做客《今传媒》。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一面旗帜,为我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新闻人才,也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那么倪院长,请您就人大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详细谈谈。
倪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在原新闻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立于1955年,当年开始招生。1958年,原为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成建制并入人大新闻系,1988年,新闻学院成立。人大新闻学院(系)汇集数校资源,又得人民大学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滋养,这么多年来,经历风风雨雨,和我们全体校友一起成长、进步。新闻学院现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和广告与传媒经济4个系,一个新闻传播史论教研部;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5个本科专业;有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广播电视传播学4个研究生(含硕博)专业;设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为国内少数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新闻传播院校之一,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教育部开展学科评估,人大新闻学院连续三届名列榜首。目前各类在校生近1300人,每年还有在职学习的学生数百人。可以说,人大新闻学院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如果按照1955年建系算起,已经走了近60年的历程。面对新闻信息传播空前繁荣,新闻传播行业充满挑战,人大新闻学院需要更加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着力推动以下三个融合:一是超越具体媒介形态,在学院内部启动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再造(本科层次,多维课程包和自主选修体系);二是超越具体学科边界,在全校范围启动以“学科融合”为导向的跨学科联合实验班(本科层次,“新闻学—法学”、“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双学位实验班);三是走出校门,启动以“术业融合”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建设(研究生层次,双导师)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这几年,我们学院一直在探索、实践以媒介融合、学科融合、产学融合为核心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能够对新形势下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产生创新示范意义。学院依循学科规律,主动适应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浪潮,通过课程改造、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革新,阶段性完成了媒介融合时代的教学体系建设;主动开放学科边界,深度整合全校一流学科资源,启动“新闻学—法学”、“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实现了标志性的突破;主动促进术业互通,增设国际新闻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等人才培养门类,延聘跨领域、多层次业界导师,实质性建设产学合作基地,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国际化的新闻传播人才。广播电视学科新增硕士、博士点,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学科体系。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学院还推出了“新闻学子走基层”活动。为积极响应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号召,也为了深化高校新闻专业大学生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加强其对新闻采写的活力源泉的感受,从而提高社会认识能力和新闻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同学们在深入基层和群众中更深刻地认识了社会发展状况、锻炼了新闻实践能力。目前,这一模式已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记者:贵院的新媒体研究以“大传播、全媒体”理念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使学科建设不断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请您具体谈谈贵院是如何进行新媒体教学与科研活动的?
倪院长:人大新闻学院一直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基础教育和实际技能的培训。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新的传播环境下,人大新闻学院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一方面把学院人才培养中多年积累形成的优良传统承继和光大,一方面探求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的新思路、新做法。近年来进一步加强学科内部和跨学科融合,持续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以“跨媒体实验课程”为突破口,学院实质性推进媒介融合与学科融合框架下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加强课程包、案例库和实践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新闻评论案例教程”等五部教材入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此外,学院还以国家“十二五”教材建设为契机,着眼媒介融合与社会转型大势,启动新一轮新闻传播学科教材创新工程,规划新编教材20本,目前正陆续按计划完成。
学院对本科课程建设非常重视,在学校的支持与学院的大力投入下,已经建设成功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4门(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数字传播技术应用、新闻理论),北京市精品课程5门(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数字传播技术应用、新闻理论、新闻摄影),在建的课程还有新闻采访写作、新闻史、媒介管理与经营等。
因应媒介融合趋势,学院在教学上不断改进,形成了“跨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为特点的一系列创新方法。如:建设了11个“跨媒体传播实验”工作坊,将其纳入正式的本科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跨媒体理念和实际应用能力;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完整实验教学体系,涵盖50余门专业课程(占全院专业课程的70%以上),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建设,目前已拥有13个子库,案例数量超过500个,内容涵盖学院全部专业,并已经有多本相关教材出版成册。学院几乎全部业务课教师和大量学生参与了该项目的案例写作。该项目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成为了锻炼学生业务能力的平台。
作为教学改革的后盾,学院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为教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在“985工程”资金的扶持下,新闻传播实验中心的实验设施不断完善,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
为强化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新闻理论与实务体系研究、以公共传播为重点的传播理论与实务体系研究,学院规划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与中国新闻实践研究、数字时代新闻业务变革研究、中国公共传播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含政治传播、健康传播、民族传播、环境传播与公共外交等)、新媒体与社会变革研究、舆情热点事件的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的建构、认知神经传播学方法及应用性研究、中国媒介传播道德评价体系研究、媒介融合与视觉传播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等12个重点拓展项目,集聚和引导全体教师的主要学术精力及研究方向。一方面作为学科培育和学术势能积蓄,一方面也推动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学研究的创新。
记者:面对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依您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怎么样去应对?贵院是如何应对的?您曾提到“以变应变”,能具体谈谈吗?
倪院长:以人大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目前确实到了一个需要突破、需要进一步创新的发展阶段。以个人之陋见,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首先必须认清两个大的宏观环境,或者是两大变化。一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方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二是由于新的传播技术的带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传播媒体、传播手段等的变化,简直有些令人目不暇接。这两大变化,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悉心研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第一大变化是所有学科专业都面临的;而第二大变化,是我们新闻传播教育所要经受的特有的挑战,而且冲击性很强。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全方位的、带有颠覆性的、相应地调整培养思路和做法。这也就要求我们新闻传播教育要“以变应变”。但是,教育是有规律的,也不能翻烧饼,变来变去。所以,既要充分考量如何适应两个大的环境变化,坚持变革创新;又要坚守已经形成规律、共识的做法和认识。比如,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如何加强实践环节,怎样使课堂学习和实际运作的联系更加紧密;怎样增强准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素养,使理论知识更加厚实宽泛,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后劲;如何具有崇高的新闻传播职业操守,能够有效地正确地履行新闻传播职能?等等,这些教育理念又是不能变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变革中把握住一些基本的东西。
第二,我认为,全国的新闻教育单位应该在变革中相互砥砺,发挥特色。这些年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很快,新闻传播的教学点几乎遍地开花,这是好事,但毋容置疑,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整顿、规范。这些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形成比较好的风气,大家团结协作,各院系交往较多,几个学会团体也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应该继续发扬好这个优良风气。而同时,在执行国家关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各新闻传播院系也需要发见和发挥自身的特色,构建各具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意利用所在学校和地区的资源优势。这样,不以一种模子向社会培养输送,也能够满足我国新闻信息传播各种类别、各个层次的人才需求。
第三,积极争取有关主管部门、特别是传媒业的关心支持。由于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新闻传播教学单位仅靠一张纸、一支笔来维持教学、进行培养,是不可能的了。考虑到经费、教学硬件等的投入,这就需要给新闻传播教育吃些偏饭,多一些支持。再者,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新闻传播师生进一步加强实践,都提出新要求,也希望传媒机构能够为新闻传播院系多创造一些机会和条件。
第四,新闻传播教师自身的改造、重塑,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媒体给教师也同样带来挑战,需要他们有新的思维、新的视野、新的见识,需要调整。而革新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是很困难的事情,需要勇气和魄力。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新闻传播实际经验的或缺,也是一个严重现象,如何补足这块短板,也要花大力气。在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想这一点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记者:您在新闻业务和广告传播领域有很深入的研究,请简要介绍一下您在这两个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倪院长:至于我本人,在新闻业务和广告传播领域内有个人的专著也有与志同道合和的友人共同合作完成的著作。在广告传播领域著有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广告学教程》、《广告新天地》,与人合著《广告精点》、《广告学》、《广告学概论》等,此外发表著作《试析我国期刊广告经营的现状与发展》、《试论我国新闻教育的流变及其启示》、《试论电视节目赞助的决定性因素》、《报业经营应该怎样做》等, 在教学研究中还需多多建树。在学院,我感谢同事支持协同、尊重和谅解,使得学院发展稳步向前。如果说,人大新闻学院取得几分成就,除各方关心厚爱外,是全院师生,包括我们所有毕业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记者: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这个词频繁出现,传统的议程设置失去了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种状况,要实现“健康传播”,作为媒体,应该做些什么呢?
倪院长: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自律最重要,要有职业操守,正确处理市场、利润和社会责任的关系。而做到这一点,眼睛不要盯着别人做不做,首先自己做起来。新媒体平台下信息的同质化、飞沫化等干扰信息的健康传播,网络暴力需要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技术管理,规范网上传播内容。 (作者简介:雷小毅,今传媒杂志社社长助理,主要从事传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