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觉得最好看的春晚是北京台春晚,尤其是它的串词,让我觉得很高明。比如在一段关于胖子的说口之后,胖女孩晶晶收尾:“500年前,我爱上了一个人。500年后,我胖了,可他一点儿没变!”众人问:“谁啊?”
晶晶说:“林志颖!”然后就是林志颖上台唱《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多妙的串场!既承接了上一个节目,又提炼了下一个演员林志颖的“关键词”。另外几个串场,也是简洁、巧妙。比如一对老夫妻接受采访,老爷爷110岁,老奶奶100岁。主持人问老奶奶:“您这辈子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啊?”老奶奶答:“就是嫁给这个老头子!”然后歌手范玮琪上台,一边走一边说,“一首《最重要的决定》,献给大家。”
反观今年央视春晚主持人串场,大多是啰里啰嗦,花半天气力来介绍下一个节目,这种节目理念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其实很多歌舞节目根本不用串场,情之所至,自然接上。记得2011年10月我参与策划的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晚会,中间有一个感人的节目《最后一课》,讲述一位老教师临终前不忘给学生教课的感人故事。故事一结束,根本没有串场,直接是歌手吉米上场,演唱《追寻》。这首深情的歌曲,正好延续了前面伤感的情绪。试想一下,如果要加一个串场,势必要再说几句前面的师恩难忘的故事,然后再介绍歌手;或者歌颂师恩,然后再介绍歌曲,把这首歌往师恩难忘上联系。这种絮絮叨叨的串场,怎么做都不合适,于是我就设计了不要串场,直接上《追寻》。如今我还记得,当时最初商量歌曲节目顺序的时候,这首《追寻》一直没想好放哪里合适,等到《最后一课》内容成型了,我忽然想到放它后面最合适,瞧,一下解决了两个难题。
这次央视春晚串场,最让我不解的有一段,朱军穿着上世纪80年代的中山装来串场,就像三十年前的报幕员那样说话——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个小品。这并不好笑,完全是莫名其妙,因为全无设计。拿自己开涮、拿过去“复古”,要有巧妙设计,不能这么简单。如果朱军此段报幕结束后,去而复返,装作在找手机,又自言自语:“刚才发了个朋友圈,手机忘哪儿了?”大家就会会心一笑,因为这就是“新旧反差”,同时会让人感慨岁月如梭。
不要轻视节目中的主持人串场,用得不好,就会让观众反感。
去年有一期《星光大道》网络海选直播时,一位胖胖的男选手演唱之后,导演评委评价很低,看样子要通不过,这时候胖男孩急了,他说:“我还有个才艺——”说完突然做了个后空翻,很结实地站稳了,全场掌声。这时候旁边的女主持人紫檀笑着说:“吓我一跳,你早说啊,我得看看道具师傅同不同意,别把舞台砸坏了。”
这段结束后,紫檀走下台,我非常生气,质问紫檀:“你为啥这么说人家?说他会砸坏舞台,这不是在讽刺他胖么?你这个思维有问题,怎么总想着贬低别人?这不是幽默!”紫檀红着脸说:“那我该咋说?”我想了想说:“在他后空翻之后,你可以这么说——真没想到,你还会后空翻,刚才评委对你评价不高,有些危险,现在来看看你这个后空翻,能不能把你的成绩翻过来,来听最后结果——”
“翻过来”,一语双关,而且还是爱护、捧着选手的味道,多温馨。
实际上,这位男选手后来过关了。因为导演喜欢他的率真,当然,能够后空翻,说明才艺有的看。那时候,如果紫檀说了“看看能不能把成绩翻过来……”等到真的“翻”过来了,该多么有效果。
春节之前,紫檀主持一个文艺活动,嘉宾是谭咏麟,开场之后,紫檀走上前去拥抱了一下谭咏麟,然后说:“这是替我妈妈抱的,我妈妈最喜欢你。”现场一片笑声,场面温馨、有趣。紫檀这个“串场”就很高明,既让开场很暖,又很妙——点出了谭咏麟是一代中国人的偶像(紫檀是80后,妈妈是60后),尤其是上一代人的偶像。
看,好的主持人串场,就是这么的回味悠长。
(薛宝海:著名电视策划人、电视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