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交换异常发达的新媒体时代,标签化报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繁复,严重影响着公众的正确判断,推波助澜的恶果也更加明显。而媒体精准专业的舆情研判,不但是杜绝标签化报道的利器,更能帮公众撕掉错误的标签,起到正本清源的效果。
警惕貌似真实的标签化报道
只要碰到警察、官员等公众眼中的“强势群体”和百姓发生冲突的事件,不少人首先会发出“强权欺负百姓”的慨叹。
群众为何会主动给警察、官员,乃至“富二代”、“官二代”等贴上“无恶不作”等标签?公众的这种标签化判断难道是天生的吗?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对立思维定势均来自外部世界的投射。我们不否认,在警察等被标签化的群体中,的确有害群之马,但除了这个客观因素,媒体在舆情错误研判下产生的标签化报道,亦是让读者产生标签化判断的重要推手。
所谓标签化报道,就是非黑即白,人为地给某一群体中的所有人贴上相同标签,或通过貌似公允的客观描述误导读者形成标签化印象,以简单的对立思维来判断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蚁族、富二代等一大堆不断更新的群体标签,很少是自封的,大都是网民创新和媒体记者制造的,这种标签化的词汇,发轫于以前高大全的典型人物报道,却泛滥于信息交换发达的全媒体时代,并呈现了不少新特点。比如变得更加隐蔽和貌似公允,但误导性更强。
在商贩夏俊峰遭遇城管执法,用刀捅死两名城管队员的案件中,针对网上呼吁不要判夏俊峰死刑的汹涌民意,一些媒体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在报道中声援,却通过对夏家贫穷的现状、凄惨的结局等大量细节描写,把夏俊峰塑造成了一个遭遇不平敢于反抗的“悲情英雄”。
当然这些不幸都是客观存在的,但问题是,很少有媒体用同样的笔墨讲述被捅死的城管队员的家庭不幸。两名城管队员的家也都是普通百姓家庭,家境同样不好。这样的失衡报道,看似没有说假话,但由于没有客观全面地传达整个事件中的复杂信息,公众自然会顺着媒体的引导同情记者浓墨重彩表现的夏家,而对城管方则留下了强权凌弱的印象。
这样的标签化报道,相比网民单纯的观点宣泄,对民众的误导和蒙蔽性更强,因为专业媒体人通过对客观事实的精心选择取舍,通过给一起普通案件的当事双方分别贴上“弱势商贩”和“强势城管”的标签,会让公众更容易相信并接受媒体所贴的标签,其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当事人或网民的情绪化爆料或表达,肯定会影响媒体人的判断,而媒体人在舆情误判下做出的报道,将导致读者产生误判,从而形成一个标签化传递的恶性循环。从以前的媒体单方贴标签到如今媒体和受众一起去贴标签,全媒体时代这种受众和媒体的标签化互动效应是前所未有的,参与人群更加广泛,推波助澜的恶果也会更加明显。
在目前的标签化报道中,有的是对整个庞大的群体贴标签,诸如“富二代”、“官二代”等,报道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用极端的个案取代对整个复杂群体的认知。有的是对单个人物进行标签化报道,比如对“夏俊峰”的报道,逐渐为其贴上了“悲情英雄”的标签。而对于死去的俩城管队员,则利用人们对城管队员固有的不良印象,慢慢贴上了“黑恶城管”的标签。
标签化报道严重影响公众的正确判断
仅从新闻操作的专业层面讲,标签化报道容易使报道的人物千人一面失去个性,容易把复杂的事件简单化、出现一叶障目的错误,无法凸显复杂事件的本质。而从社会影响而言,标签化报道会使读者对繁杂的社会产生简单、局部甚至错误的认知,扭曲其价值观,甚至影响政府的工作和社会稳定。
这种主观预设立场的报道,首先传递的是一种偏见,是把媒体从业人员的这种偏见,通过专业化的手段,巧妙地嵌入到新闻报道中,并严重影响读者的判断。即便记者有所谓的客观描述,但这些描述都是为记者预设的立场提供佐证的,压根无法产生客观的效果。
比如将夏俊峰当成一个“悲情英雄”来报道,导致读者不去关注这起凶杀案中最重要的关于“正当防卫”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而是情绪化地同情夏家,并质疑法院判决,进而和其他网友一起呼吁法院刀下留人,使法院非常被动,也给公众留下了司法不公的印象。
近年来媒体流行的“最美”人物报道,就有将新闻主角刻意笼罩上神圣光环的倾向。尽管稿件中的“最美”人物的确有感人的故事,但是贴上“最美”标签后,容易给人夸张变形的感觉,多了神性,少了人性,会使得读者对这个“最美”人物无法做更深入的、更全面的了解。
既然标签化报道会带来这么多的负面效果,记者为何还要写诸如此类的报道呢?在这些报道中,有的是因为记者专业素养不够,而报社领导又把关不严造成的。如果记者对事件的复杂程度及本质认识不够,就容易产生舆情误判。按照误判的思路去做报道,出现标签化报道就不可避免。
靠舆情研判撕掉错误标签
2012年12月,有网友发微博说,“河南罗山县有一座公路桥,现在河流干涸了,奇迹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制的公路桥,竟靠木头支撑”。
该微博附带的图片显示,一座高高的混凝土大桥,桥墩众多,但其中入水的至少有两个桥墩均由许多木桩支撑。
由于该微博附带有照片,一些网络媒体在转载该事时,毫不犹豫地为其贴上了“豆腐渣工程”的标签,并戏谑地称其为“桥坚强”。而网上的声音均为一边倒的声讨,可谓群情激愤。
对此,《大河报》记者没有盲从,而是先自我普及了桥梁专业知识,靠此进行前置性舆情研判。
记者首先采访了一些桥梁专家,获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中国有不少桥梁甚至一些房屋,都是采用木质桩。这种桩基经过处理后,非常坚固耐用,历经百年而不腐烂,而旧时的施工技术,不能完全用现代的施工工艺去衡量比较。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桥坚强”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仔细询问了该桥的历史年代,结果发现该桥建于民国时期,如今已弃用33年。
此事至此,已真相大白。但《大河报》没有就事论事,就此打住。
《大河报》总编辑杨青在值夜班时发现此稿后认为,这应该成为一个靠传统媒体记者的专业调查,揭掉网络报道错误标签的典型事例。她告诉记者,通过此事不但要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更要告诉网民,靠自己有限的知识储备,想当然地给一些未经调查的事件乱贴标签是不靠谱的。传统媒体不但不能推波助澜地写标签化报道,还要主动地揭标签,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为此,这篇稿件的标题就被修改为《强大的网民们,这次你们骂错啦!》
随后,报社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刊发《“桥坚强”洗清冤屈 意义非凡》的报道,报道指出“桥坚强”事件的曝光,让旧时那种桥墩基座采用木桩支撑、与现代造桥工艺有着显著差别的建桥法走进了广大读者、网友视野,并旋即成为舆论热点。随着认知的深入,先前指责大桥建设系“豆腐渣”、“偷工减料”的拍砖声,也逐渐被认同声取代。
而网友的态度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正是由于传统媒体经过精准的舆情研判,靠记者的专业理性调查,撕掉了网络热点事件的标签,成功引导了网民盲动的情绪。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记者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介入对热点事件的调查,再去采访有关部门,就少了情绪化,多了专业化,报道自然就不会存在标签化的误导。如果在“桥坚强”的报道中,记者看到网友极具迷惑性且带有现场照片的爆料,不提前做各种桥梁专业知识方面的储备,直接去质疑官方的回应,自然就会被网民绑架携裹着,给报道贴上“豆腐渣工程”的标签,更起不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而诸如夏俊峰案之类的标签化报道之所以出现,也和采访部门领导对舆情判断有误,没有及时指导记者调整报道方向有关。报社领导得到记者的报题后,应该和记者一起分析夏俊峰案的核心元素,提前告诫记者采访的误区,帮助记者进行精细的前置性舆情研判,让记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报道,不过多渲染情绪化的东西。同情的归同情,法律的归法律,不能让同情取代专业的法律解析,而这需要记者大量的调查,需要记者的专业素养。
在夏俊峰案报道中,亦有媒体发出了冷静的声音,而这明显是建立在正确舆情研判基础上,跳出事件而进行的宏观调查,从而找出突发悲剧后的制度性缺失。比如,2011年5月,《东方早报》发表文章《“夏俊峰案”倒逼城管制度》,通过夏俊峰的个案悲剧,回顾了时间不长却复杂的中国城管史,并指出如果相关制度不变革,类似夏俊峰案的悲剧还会再度发生。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则刊发了《谁给脱缰城管套上笼头》,从一部可能制约城管制度的《行政强制法(草案)》说起,最终提出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对城管执法等行为进行约束。
(作者为大河报社会新闻中心副主任)